因為愛著,所以孤獨──拉斯・史文德森的《孤獨的哲學》
「事物的起始,就是一場關係」
人是單一獨立個體投身於世界之中
他總是與他者相互存在
與他的外在建立起無數的關係
他所連接的是他者、是物件、是個體
我們每一個人皆是:彼此互存。
──蔡欣芸,《關係字典》
你還記得,上一次因為什麼而感到「孤獨」嗎?
人來人往忙碌的街道上,紅綠燈閃爍著「禁止通行」的紅光。陌生的人們聚集在人行道,穿掛著象徵各自身分、個性的私人物品,埋首於手機螢幕和耳機音樂中。不遠處,一場突如其來的交通意外驚擾著行人,揚頭側臉看著意外現場,隨後又沒入各自的嘀咕聲中。
入夜時分,一場各懷心思的飯局方才落幕。和氣的同事們簇擁著擠出門口,店長掛起「休息中」木牌,你聽到一旁的同事商議著「續攤」。一點也不意外,他們本是辦公室裡的「好閨蜜」。揮手道別,依稀記得飯局上盛飯、咀嚼、啜飲、點頭、微笑,你明白同事間和氣只是表面,更明白聚餐上的歡聲笑語也許比肚裡的酒精更快清醒。
按下開關,空蕩的房間只剩下紀念品,刺眼的紀念品。「Happy Birthday」是最甜蜜的歌聲,也是最錐心的詛咒。「他」不在,一如前一晚你親口要他做的一樣。關上房門,此刻這四、五坪的小房間,是僅存著的避難所,躲避這令人窒息的一切。
於是拿起筆翻開日記,嘗試寫下一天發生的事。試著讓墨水去讀取感受的濃淡,只是文字無法完全成載思緒;而在這之後,躺上床(也許還哭過了),兩眼直瞪著天花板,你想著自己到底怎麼了。
「我們的」孤獨
孤獨可以說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成長過程中多少都曾經歷過孤獨:失望、沮喪、無助、慌亂、焦慮、被拋下、不被在乎,諸如此類的感受經常伴隨著孤獨感一併提及,成了人們難以迴避的負面情緒。與此同時,我們似乎也有著遠離人群的傾向,心中總有不想要他人觸碰的領域。就算是最親暱的家人和情侶也是一樣。某些時刻,我們渴望孤獨、渴望離群索居,只讓自己面對自己,以此沈澱心裡的感受,與某部分需要陪伴的自己好好地對話。
孤獨很日常。儘管有時候難以忍受(負面感受總是要些許時日消化),但關於孤獨,還有什麼可說的嗎?它不是人們最個人、最主觀、也最私密的感受,既然如此,孤獨,還有什麼好聊的呢?
《孤獨的哲學》作者拉斯.史文德森透過這本書想說:不只有,還很多!因為孤獨既是你我的感受,也是你我如何自處與相處的方式。
人們鮮少精細區分什麼是孤獨。許多時候孤獨與「獨自一人」綁在一起,這看起來沒毛病,畢竟行單影隻總不是快樂的事,想想覺得會很「孤獨」挺正常的。但史文德森認為,一個人和孤獨,是兩件獨立的事情。它們可以不相干。例如十年不見的老朋友,一見面可以有聊不完的話題,但當話題日益接近十年後的今時,彼此漸行漸遠的事實還是會勾起心中淡淡的「滄桑」。諸如此類,生活中總是可以找到「身旁有人但很孤獨」,以及「旁邊沒人但不孤獨」的反例。孤獨還是需要「單獨」拎出來看。
孤獨強調「觀上的感受」。孤獨是每個人如何感受和理解他自己的處境,因而不是(也不只是)旁邊有沒有人而已。換言之,就算你IG帳號追蹤破千、每天私訊、LINE訊息接不完、拍照打卡打到手軟,回家還有兩狗一橘貓一黑貓陪伴,你還是可以覺得很孤獨。因為這是真實的感受,不管有誰在旁邊陪伴,每個人都可以感到孤獨。
「我們需要他人的目光注視」
孤獨反應著人們如何感受並詮釋他經歷的處境,是人們如何詮釋處境當下,期待和渴望沒有達成的感受。然而這種感受是很難言喻的,表達出「渴望」會被理解成「不知足」,而「渴望沒滿足」又會鉤出其他的負面感受。這些跟孤獨感綁在一起的情緒和詞彙光是想到足夠讓自己反感了,就更別說講給別人聽還期待得到同理了。
個人經驗有它不好分享的私密性質(你很難向別人轉達你到底怎麼了)。一來是有些時候當下連自己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知道心情不好),二來是把這些模糊的心情和不滿講出來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這導致我們很難用三言兩語講清楚自己怎麼了,即便真的有人願意聽,當我們試著講出(或寫下)孤獨感時也容易卡關,陷入一種「我說不出我怎麼了」的尷尬處境。
也因此描繪孤獨感,尤其關乎「渴望而不可得」這種感受。它不僅會涉及認知層面(我覺得……),也涉及身體上的感受(我感到……)。即便能講清楚發生什麼事(重建場景),身體和情緒的感覺也不容易透過文字寫下來。
說是寫心情小語,但它的字數可一點也不小。我們可以一起試試看:
閉上眼睛,回想最令你感到孤單的事。
想好了嗎?
睜開眼,嘗試分別把感受和場景寫下來,然後比較「字面上」的意思跟你原本的感受之間哪些差別?
(或許你會發現文字能成載的思緒太少了。情感複雜到在鬼打牆,反覆糾結在小事上,然後還沒辦法進入主題:你為什麼覺得很孤單?)
這種情感上難以共感(也難以表達)的性質,會讓人們感覺人在本質上是「孤獨的」,我們只是:「發出聲音與模仿他人,相信自己是在進行溝通與了解彼此,但實際上這一切都是幻覺」(第32頁)。然而有趣的是,這往往得在經歷悲歡離合後才會有所感悟,人們正是先經歷「不可得的渴望」後才有感而發,反而讓孤獨感映照出自我與他人,離異又依存的複雜關係。因此,孤獨呈現「關係」相當重要的一面:「人們的渴望是蘊含在關係之中」。無論我們選擇把自己關在小世界裡遠離人群,亦或是在眾生面前表演自己,孤獨感仍舊會將我和我的感受、我的過去──與他人和他人的感受、他人的過去──連接在一起。而這一大群複雜的東西雖然被孤獨感接在一起,卻不代表我們只能任由孤獨感擺佈。
別忘了,很多時候我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情感的一端連結著世界和我們
孤獨感將我們與世界連結在一起,情緒裡難以言喻又模糊的性質反而使我們對於世界(和自己)的理解能「另闢蹊徑」,尋找其他不同於「孤獨」的可能。要怎麼消除孤獨感帶來的影響,甚至從中成長呢?作者指出這代表我們需要發展「獨處的能力」,讓自己能處在「自給自足」的狀態。這分成兩個層面,一方面我們得要有辦法和自己在一起,這個「與自己相處的能力」是創造出「雙重自我」,讓自己與另一個自我交談,在缺少他人的情境下有對話的對象。
另一方面,人們也正不斷地因應人際關係調整自己。這些調整的過程同樣是在創造「雙重自我」(儘管人們並不樂意),這些經由互動產生的自我促使人們有可能擴大回憶的內容和感受,從而能體驗更多不同的自己。我們會「回想」曾經發生過的事並說出感受,在這個意義上,人們經常落後於他們的感受。當人意識到「我很孤獨」時,回憶孤獨會讓我們以過時的自己重新回到那個充滿混亂的當下。同一件事情,心情好壞會影響如何理解它;而情感開啟了經驗新世界櫥窗,人們透過情感潤色,浮現其他的記憶。不斷回到「孤獨」,也會有越來越多有別於「孤獨」的感受慢慢參入。情感模糊地帶,提供我們再一次詮釋經驗的可能性,這讓我們有機會挑戰、和克服孤獨感,在生活中嘗試做到「自給自足」。
一如人們在往往是在事後經歷到「孤獨」。無論有無他人參與,每一個過去的經歷聯繫著我們此刻感受──就好像每一個與之相遇的人也將過去的感受與自己帶到此刻。當人們持續透過回憶、書寫、傾訴或交流,參與在彼此生活的經歷裡,迥異的人事物會增進彼此理解、並創造「新的」意義,讓我們能用不同方式感受曾經的情緒,也讓我們有能力尋找全新的感受。
儘管我們確實沒辦法理解別人也確實無法被理解,而這樣難堪的我們又如此地需要別人(反過來說也是同理,別人無法理解我們,亦如別人需要我們一般)。但因為我們曾孤單過,所以我們能愛人。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