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文化操控
挑撥激情、蒙蔽客觀,為何權勢者創造恐懼總是奏效?為何群眾不會理性行動
Culture as Weapon: The Art of Influence in Everyday Life
作者: Nato Thompson ;譯者:石武耕
文化操作演化的方向,越來越感性訴諸我們的私密慾望、恐懼與對社會聯繫的需求。p.282
《文化操控》雖然是以文化作為書名,但書中批評的方向更接近指責當代藝術與商業的分野與批評資本主義的侵蝕,而非單論可能被操控的文化社會。另外也由於出版的時間(原文版是2017年出板,台灣是2022出版)比較早一點,所以在書中描述網路對文化的影響時,會選擇以電腦作為使用的平台做分析,而非當前人手一台的手機,出版時間的差異也讓書中的討論較難含括移動通訊的發展,但也不會太過掩蓋書中對於文化操控精細巧妙又含括歷史脈絡的分析。
Nato Thompson書寫的方式是透過闡述不同領域的掌權者,是如何使用文化這項武器,來維持自身的優勢與地位。台灣出版的副標是有一點太浮誇,因為比起論述政治影響,書中主要的論述還是聚焦在商業上是如何透過文化來拉攏消費者的目光,書寫政治操作的敘述還是比較少一點,並沒有如同副標下的一樣驚恐。
不過回到聚焦書中的論述商業對文化侵蝕的脈絡就顯得非常明確,特別是在市場上,Thompson主要想點明的是,當前掌權者的手腕是如何細膩地利用文化,作為拓展與維持其自身權力的工具。但作者想討論的權力並不僅限於政治地位上的優勢或當權者如何掌握話語權,權力更涵括主導市場的優勢、制定公共空間的標語、與模糊慈善韓式行銷的分野等等五花八門的手段。
尤其是書中所關懷的核心,就是想鞭辟入裡帶給我們認識當前資本主義是如何透過巧妙的文化編排,重新捏塑藏在公眾背後的品味標準,以及點破身為公眾的我們是如何被強迫參涉其中,而我們又是如何在不自主的情況下內化這些迎合當前者的文化傾向?
販賣恐懼、追求暢銷、兜售道德,對Nato Thompson來說都是市場用以說服消費者過程的一部份。或許市場傾向利用公眾對於道德的不安全感,提供象徵性替代品填補消費的需求;或許供給方期望以故事的形式,加深群眾對其品牌特色的認同;或許...又或許,都是作者在書中一再點破藝術與商業的分野,特別是商業文化操作手法的演進,越來越針對感性的修辭訴諸公眾的私密慾望,很難是為了純粹的消費用途。
文化操控
藝術是一套讓政治人物能理解與銘記的資本主義。p.158
Nato Thompson認為過去當文化被視作工具時,有權者與藝術家有截然不然的運用方式,但是在今日我們越來越難以分清藝術與有權者的分野。此外,雖然Thompson在書中區分了三種運用情感的藝術家類型,但比較可惜的是,書中後續並沒有繼續為這三種類型是否可以用以區分有權者(原文,the powerful)可能使用的文化工具而多做解釋。
Thompson更多的是梳理藝術是如何從原先表述自身對某些事物立場的工具,轉變成為特定立場的有權者背書的武器。尤其是,在崇尚資本主義的今日,商業戰場相互廝殺的血淋淋例子,更是書中文化操控最好的範例。
在資本主義接手形塑公眾日常生活習慣的今日,市場永遠在尋求更加有效與激進的生產、傳播文化的模式。在今日,跨國公司的行銷部門早已跨過品牌塑造、視覺辨識的低標門檻。而是透過強調長期願景的敘事策略,重新打造公眾對自身品牌的認同,這些敘事手法包括細膩的表達與吸收公眾的意識形態,以故事來描繪組織發展的框架,以公共互動的空間打造當代品牌日益膨脹的價值。
簡言之,當前品牌正在追求生產一種特別且符合自身價值的文化生活方式。
但問題是,這些生產文化的框架,必須先符合資本邏輯的篩選。這些品牌創造的空間所涵括的品味、意見、行動、甚至是性情等等結構,開始讓我們無從選擇。特別是當探索情緒性的訴求方式,正接手主導一切形式的商業、政治傳播行銷,更提醒我們去思考這些訴諸情感的資訊是否會帶給我們情緒上更為繁重的負擔。例如,飢餓行銷、訴諸恐懼的政治動員等等攤在檯面上的宣傳手段,一而再地增加公眾情緒上的負荷。
也因此Thompson舉例諸如IKEA、Starbucks等等國際知名的跨國品牌,是如何透過空間、視覺、味覺等等五官上的刺激,來向大眾包裝自家公司獨一無二的品味,並計畫性的隱藏跨國連鎖店掠奪性的展店策略與房地產政治。而這也是作者想指出的電腦(網路)對資本主義並不僅止於是一部機器而已,我們更謹慎的思考這些平台內化了我們什麼思考的邏輯。
疑問與反思
- 對於資本主義有點過度強烈的推論。
- 如果我們預期電腦(網路)已經開始成為接管整合與動員我們對世界感受的平台,那我們前後的改變是什麼?消耗的時間?用途?
- 有權者與正當性是否能有合適過渡的角色?而不該是非黑即白。
- 文化的定義有點過於廣闊到模糊了切卻行為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