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米子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也不懂公益数字化

米子
·
最近“数字化”一词的频繁出现,及倡导其与公益领域“结合”的趋势,又为领域内的从业者带来云里雾绕的一些大词汇和概念,究其所以,又鲜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内涵和意义,借此机会询问了一些朋友,把收获回来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经验,写了下来。

近总能看到“数字化”转型趋势与公益相结合的文章、报告、研讨活动,云云。

“数字化”继专业化、标准化、商业化之后,成为又一个公益领域急于与其联姻的“泛”概念。

接下来不短的一段时间里,“数字化”这个词便将伴随着各种概念分析和案例共享,漂浮在公益领域从业者的脑门上,却远远不着其道。

我也不懂“公益数字化”,但它令我联想到前两年风靡一时的“大数据”和“区块链”。

当时应某官方背景的甲方爸爸要求,为一个社会组织培训项目写方案,课程必须包含“大数据”主题,理由:“领导要求有这个话题”——追其根本是国家文件中提出“大数据发展战略”,地方领导要在工作中踩“答分点”。

毫无概念的我,找了科学技术协会和科技创新促进会,询问“大数据”在社会领域的应用,无果。

最后找了相对靠谱的技术支持平台,结合平台的服务数据、公益组织应用技术工具的案例,做了分享。这一堂课,蒙混甲方“爸爸”的要求绰绰有余,但依然鲜有人弄懂“大数据”的意义。

近期发布的《公益数字化报告》,基本上也延续了对公益组织应用技术工具的倡导,却没能确立好的价值,可能属于为推动“腾讯技术工具开发和推广”的前期营销策略……真正关心公益组织成长的研究者,又怎能以15家组织(还是相对集中资源的那种)为样本推测整体需求和现状?

“**化”的提法

查了一下,“化”字作为后缀时的用法:词的后缀。附着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指转变或转化为某种状态。

换言之,一时大热的几个“化”,是指转变成形容词所指代的状态,比如:变得(更)专业、变得(更)标准、变成商业(哦?是要灭绝我第三部门嘛哈哈哈)……

数字化,结合维基百科,指将信息转换成数字(便于电脑处理,通常是二进制)格式的过程。

这个基础解释很对路,但对我们加深理解和展开行动没什么指导性。

于是我又向不同领域(包括学术和商业)的朋友们询问,梳理了一些信息。

数字化+公益

人类社会运行产生了很多能用现代手段记录的数据点,利用这些数据点可以构建虚拟的互动空间。 广义上,“数字化”涵盖了“收集数据——分析整合数据——利用数据发现构建虚拟空间——人类在虚拟世界开展交互”这个链条。 前端数据收集和分析,对应到“信息化”——将数据储存从纸质转为线上,开始有意识地积累数据,这是实现人类虚拟交互的基础。 从现实情况看,很多公益组织连这一步都还没完成,甚至还没开始

整合分析大量数据,并利用数据的共性构建虚拟场景、交互平台,将原本许多需要面对面完成的工作转为人机互动或人跟人的线上互动。

这个阶段要投入大量资源,包括人力和技术,基本上大多数的公益组织不可能直接完成。 

其中,一部分通用的场景,可以使用或购买市场上已有的技术产品来实现,比如报告中提到的:钉钉、石墨、腾讯会议……甚至微信。

但这远远称不上是“数字化”,顶多是使用了数字技术工具,报告所预示的,也可能是未来腾讯一系列工具开发的趋势?谁知道呢。

#说起机构负责人有意识的推动,我想起某机构决策人,去了一趟阿里公益的游学参访回来,就强制推行钉钉无纸化办公,但压根不考虑工作的真实需求和内部适应的过程。结果就是:这位负责人强行将聊工作的平台从微信转到了钉钉,但日常执行团队沟通依然以微信为主,两头跑,为了满足负责人追赶“时髦”的欲望。

是呢,机构负责人的决策和带领很重要,但前提至少分清“数字化”和“数字技术工具的应用”,还有,得有脑子。

在整个“数字化”链条中,意识到数据的价值并开始积累、应用数据,非常重要

公益组织们还是回归最基本的数据积累,把服务档案储存好、把服务对象行为反应相关的信息记录好、把项目传播筹款等工作痕迹管理好,并且逐步有意识地进行整理、归类,把数据积累当成对工作有价值的回馈,善用它们。

对了,资源相对集中的机构还会翻腾出很多新的花样,别为此感到焦虑。

使用数字技术工具,以实际需求为准吧,当疫情发生不得不在家办公时,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线上协作的需要;电子化审批、最简单的人机互动模式(比如微信公众号的自动回复)也会在组织发展的过程里逐渐学到。

然后就是多交流一些实际问题和经验,别老划拉假大空的概念和模型了,真的。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