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香雞裡沒有雞、大麥克裡沒有牛,人造肉會是全球暖化的解方嗎?【溫室氣體/植物肉/培養肉】
你是否可曾想像吃到口中的牛排,不再是從活生生的肉牛宰殺而來,而是來自於實驗室的大量培養?現今「人造肉」產業正蓬勃發展,原先居高不下的生產成本,正隨著鉅額投資及技術突破而下降。在未來,人造肉的商業化將衝擊傳統的畜牧產業,成為消費者購買肉產品的額外選項。
什麼是人造肉?
本世紀初,科學的發展大躍進,科學家提出在實驗室中培養肌肉細胞的概念,另外亦發展出以植物性蛋白做為原料生產的人造肉。其實我們很熟悉的素肉,也是人造肉的一種,祭拜的時候因真肉價格太高,許多廠商推出素雞、素魚、素海鮮等等相對低價格的肉產品,讓消費者祭拜時有更多的選擇。
人造肉分為「植物肉」、「培養肉」
目前市面上的人造肉可透過原料及生產方式,分為植物肉(plant-based meat)及培養肉(cell-based meat),兩者的根本上的差異在於主要原料。
植物肉是以穀物、豆類等等植物,萃取其蛋白質做為生產原料,採用工業化機台的生產方式,透過改變蛋白質排列及組織結構,產生近似於真肉的肌纖維排列及口感。
培養肉則是從動物體內取出肌肉幹細胞,在生物反應器(bioreactor)中給予生長必要的養份,促進其擴育成肌肉纖維組織,再透過不同的生長架,培養出不同排列形態的人造肌肉組織。
為什麼人造肉開始大行其道?
- 畜牧業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使全球糧食問題加劇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光是畜牧業就佔了全球溫室氣體14%的排放量,其中高達三分之二來自於牛隻。隨著全球人口與平均收入上升,全球肉類總消費量持續增長。根據FAO於2011年的報告《Feeding the future》,2050年全球肉類消耗總量將達到4億6千3百80萬噸,相較於2010年足足上升了73%。
在畜牧業大量溫室氣體排放、對環境產生嚴重汙染及肉產品消費持續上升的趨勢下,低溫室氣體排放且無汙染不殺生的「人造肉」,成為了現今的熱門議題,無數企業及新創公司投入,像是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Future Meat等等,並且獲得了投資人的高度關注。
- 人造肉溫室氣體排放極低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2016年的報導中,豆類、穀物、蛋等等,相較於牛肉、豬肉等家禽,其生產每公克蛋白質所產生溫室氣體(green house gas emmisions per gram of protein)非常低。
若能以豆類、穀物為原料生產人造肉,除了能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節省土地面積外,人造肉生產過程中的能量轉換效率,高於養殖肉品6倍,可以有效降低因為人類消費肉品而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人造肉公司Future Meat聲稱,他們的製造模式比傳統方法更有效率,能節省高達99%土地使用及80%溫室氣體排放。
- 人造肉生產過程安全乾淨又不殺生
傳統畜牧業飼養方式必須施打大量抗生素,讓牲畜能健康快速的成長,此舉會大大促進細菌病毒產生抗藥性,在不遠的將來對人類健康產生重大威脅。人造肉可以大幅減緩這類問題的惡化。
此外,人造肉生產過程沒有宰殺、清洗、肢解等易受汙染的環節,再加上生產環境受到高度規範,不必擔心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微生物,因此也被稱為「乾淨肉(clean meat)」。
人造肉尚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
- 生產成本過高
事實上人造肉在2013年就已經問市,由荷蘭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培養,生產出一塊成本約台幣873萬元的漢堡肉。對比2013年,現今人造肉的生產成本雖然已經降低許多,但還是難以和真肉產品相比。以色列新創Aleph Farms目前約450克的漢堡排,生產成本高達台幣3000元。Beyond Meat亦表示,希望公司生產的人造肉產品,價格能在2024年和傳統肉品競爭。
- 添加物造成健康疑慮
雖然目前市面上的人造肉,營養價值已經和一般肉類不相上下,但是在培養過程中的添加物卻會造成身體負擔。像是Beyond Meat與Impossible Foods的產品,每一百克鈉含量分別為390毫克及370毫克,足足高出牛肉(72毫克)的5倍以上。
隨著永續發展、糧食、動物友善(動物福利)、健康等議題成為主流,為人造肉帶來極高的聲量。美國管理諮詢公司AT Kearney預測,2040年人造肉將成為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占肉產品的60%。雖然目前法規、消費者接受程度尚未明朗,但是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及國家重視永續發展,人造肉公司在不遠的將來克服成本、食用健康等問題。相信總有一天人造肉能夠取代養殖肉,為我們開創一個永續的未來世界。
“如果你喜歡立佛的內容,請不要吝嗇的給予我鼓勵!“
“看完後有什麼想法或建議,也歡迎提出來一起討論喔!“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