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61|創辦人模式 vs 管理人模式
嗨!我是本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的主編雨果.Hugo,目前和閱讀筆耕每雙週輪值一次編輯,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每週一上午 6 點派報)。也歡迎大家一起來「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即時交流。
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每週一上午六點迎接創作美好時光。
電子報是以 Heptabase 編輯,免費試用 7 天,和我們一起寫下 IMO。
瓦基「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從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使用我們的折扣碼「IMOYU92」,額外享 92 折優惠!
這份電子報每週精選數則「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的交流,鼓勵大家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所以取「IMO」(In My Opinion)作為名稱中的一部分。
我們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不侷限於寫作)、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上週五,我參加 BNI 的商務早會,會在早上 6 點到 6 點半間進行商務交流。由於早會地點距離我家有 40 分鐘的車程,這意味著我最遲必須在早上 5 點半前出發才趕得上。
從創作者轉換到創業者,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在過去還是上班族身份、每個月有固定薪資收入時,創作的目的單純只是為了追求快樂與滿足,對於變現,則沒有過於強烈的動機。
開始創業後,意味著我可能很快沒有獲利就要回去上班,現在賺錢比任何事都還重要,即使累積再多粉絲,如果無法變現,對我而言都沒有意義;而如何能夠「推而不銷」讓潛在客戶主動買單,也是一門值得細細琢磨的學問。
過去看了很多創業的文章與書籍,埋下實踐的種子,如今我也透過創業學習打造商業腦,讓過去書本上的知識透過實戰內化成為 DNA 的一部分。
【創作者經濟IMO】週報一路走來,秉持服務的精神,用心整理有益的文章提供給讀者,內容不限於創作者領域,更跨越管理、創業的範疇,讓大家有機會在不同的航道上,打開自己的潛能!
好東西就與好朋友分享!邀請您分享給你覺得最有潛力的 3 位朋友,開創共同話題,深化彼此的關係,也許你會意外打造下一個賈伯斯!
❏ 本週焦點
🔸 Paul Graham 精彩好文〈創辦人模式〉非機翻
🔸 我把卡片筆記盒,打造成了內容永動機
🔸 巨人的筆記》解答 3 個「做筆記」的困惑
🔸 自雇者沒有品牌基礎怎麼辦?
🔧 一系列以台灣為主題的字體設計
🔧 這是我最近寫的書「為你自己學 Python」
🌍 加密產業打滾,請謹記這 10 條生存法則
🌍 山寨幣季節 2024 年底可期
❏ Paul Graham 精彩好文「創辦人模式」非機翻 by 阑夕
世上有兩種不同的經營公司模式:創辦人模式和管理人模式。
在今天,即使是矽谷,也存在某種潛在的共識,認為擴大規模就意味著轉向管理人模式⋯⋯我希望再過幾年,創辦人模式能像管理人模式一樣廣為人知,何況現在其實已經能猜到其中的差別了。
無論創辦人模式如何被總結,它一定會打破 CEO 只能通過直接下屬與公司進行溝通的原則。跨級會議將不再是特例,而會變得常態化,甚至不再需要特別強調「跨級」這個概念。
閱讀筆耕 🙋 IMO:為你日常工作流添加「創辦人模式」思維
我們在第 21 期週報策展過〈創業家不能說「我會盡力」這個說法〉一文。當時以「守成 vs 大破大立」來比擬管理人 vs 創辦人的心態面。
而最近這篇由 Paul Graham 發表的文章換了一個切角,猜測管理人 vs 創辦人在組織面有以下差異:
越朝向管理人模式,組織越階層化(事業有成規模大,人員眾多)
越朝向創辦人模式,組織越扁平化(新創事業剛起步,人員有限)
我們可能不是 CEO,但我們一定是某種職責上的管理人,如果在日常工作流程中添加一些「創辦人模式」思維,會不會更加分?
多虧卡片盒筆記,讓我勾起新資訊和過往(寫好的卡片)的聯繫。
❏ 我把卡片筆記盒,打造成了內容永動機 by
加恩
這套系統,有這五個關鍵:
- 文章的最小單位:論點
- 新增:每一張卡片就是一個論點
- 分類:由下而上「隨意」建構類別
- 連結:在對的時刻,遇見對的你
- 檢索:重組論點,產生一篇文章
閱讀筆耕 🙋 IMO:後續直播心得
最近我正在二刷遠流出版社的《卡片盒筆記》,這本書著墨理論的部分非常多(理論也很重要),實際操作的部分比較少⋯⋯恰好就看到加恩的新文章——以及直播——來得正是時候。
以下是跟完直播,我的一些心得:
我操作卡片盒筆記的 Heptabase 軟體像是 iOS 封閉系統,打開直接無腦用;加恩用的 Obsidian 軟體則是「越獄」環境,必須做很多初始調校,才稱手。
加恩融入了 GTD 系統中「收件匣」(Inbox)的概念,絕妙!
卡片筆記
你有共鳴、有領悟(Aha moment)、不想忘記的東西,就值得收筆記。
標題:一個重點,一句話說完結論。
內文:把標題「為何這樣歸結」闡釋清楚,長度不定,視你所需;可以引用,搭配你自己的話重新寫一次。
模板:OOO/延伸/反向/Source。
文獻
卡片筆記的「戶口名簿」。
以「作品」作為文獻卡片,不要用「作者」
模板:Author/Year/File/反向。
索引
把「收件匣」裡的卡片歸檔。
何時歸檔?
當卡片筆記經過充分闡釋(Fleet Note → Permanent Note)。
怎麼歸檔?
例如,幫「咖哩飯攪拌吃才好吃」這張卡片的標題添加數字變成「0. 咖哩飯攪拌吃才好吃」,並歸入「index 0 - 地獄餐點」這張索引卡片。
為何不用資料夾?
索引卡片比較靈活,可隨時用 # 再細分。
加恩現場為他的索引卡片加入一個知識缺口,是未來可繼續探究的方向。
內容永動機
Heptabase 是透過「白板」來把多張卡片攤開來一起檢視;Obsidian 則是用「堆疊」功能來體現這樣的需求,也很管用。
素材早就已經躺在卡片盒裡!
你只需要篩選適合的卡片 → 重新排列卡片 → 連綴卡片 → 潤飾文字 → 完稿。
❏ 巨人的筆記》解答 3 個「做筆記」的困惑 by 閱讀筆耕
Q1:如果「誤讀」作者想法怎麼辦?
Q2:如何讓筆記「進化」?
Q3:這樣會不會很「燒時間」?摘要某件事時,會有自己的色彩⋯⋯絕不會輕易遺忘擁有自己色彩的「自我擁有物」,也就是理解與接受的部分。
閱讀筆耕 🙋 IMO:和卡片盒筆記相通
這可能是《巨人的筆記》最精華的部分,用「摘要法」讓你的筆記 Level Up!
摘要是一種評價與選擇。
摘要是壓縮記憶(經驗),重新創造的行為。
摘要是僅保留內容中的關鍵字,並將它編輯成自己的東西。
摘要即內化。
作者金翼漢分享了他的實際作法,不論是學習、對話、思考、日常、工作,先從中找出自己最能理解的關鍵字,關鍵字要言簡意賅,涵蓋整個內容的印象與脈絡。
用這些關鍵字寫出摘要,寫的時候不必拘泥原本的編排,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排列,(不用害怕誤讀作者的意思)積極添加屬於自己的想法。
雖然我是「卡片盒筆記法」的實踐者,但不影響我吸收《巨人的筆記》的想法。
我認為《巨人的筆記》裡提到的「摘要法」,是一套值得參考、把未經雕琢的「靈感筆記」、「文獻筆記」,用心萃取為「永久筆記」的一段過程,推薦給你!
❏ 自雇者沒有品牌基礎怎麼辦? by 劉奕酉
不少人認為,品牌要找到自己的優勢。
優勢很重要,但不是最初你和市場對話的重點。因為比你優秀的人很多;你的優勢如果與他人無關,也沒人會在意。有人在意你,你的好才會是加分項,否則還是留著自己欣賞就好。
不談優勢,談什麼?談差異。在一群豆子中,你不會一眼看出最好、營養最多的那顆豆子;但你肯定會注意到壞掉或顏色特別不一樣的那些豆子,對吧?
個人品牌也是如此。所以你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人選擇標新立異、甚至是爭議性的做法。因為差異化,能被他人注意到,然後發現其實沒那麼糟。這樣的一條路徑,就是打造品牌的路徑。
雨果・Hugo 🙋 IMO:細分切割你的市場
本文直接指出,在打造品牌的過程中,比起追逐「強大」,更應該關注的是我們與別人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客戶會選擇我們而不是其他人?
這裡需要引入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細分切割你的市場」。
舉例來說,我目前從事保健食品的經銷代理,而這款產品的主打功能是「抗老化」,服用後能夠活化 25 歲後人體停止生成的轉錄因子 Nrf2(其主要功能是對抗細胞中的自由基,這些自由基被比喻為細胞中的「恐怖份子」)。
那麼,我的客群應該是誰呢?一開始,我認為是所有年齡超過 25 歲的人,畢竟這塊市場非常龐大,令人很難割捨。不過,我漸漸發現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這個客群不夠精準。雖然,有些青壯族群對於抗老化會有意識,但他們的需求絕對不如銀髮族來得迫切。
因此,我調整了商業策略,專心服務現有的銀髮族客戶,走入他們的生活,學習從他們的視角看事情,拉近與他們的距離。對於原有的年輕族群,我開始鼓勵他們推薦這套產品給他們的雙親或祖父母。調整策略後不久,我明顯感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這一切始於細分切割市場,鎖定目標客群,熱情用心地提供我的價值。
創作者與數位生活
❏ 一系列以台灣為主題的字體設計 by L
剛看到一系列以台灣為主題的字體設計,選了幾個我比較喜歡的,很多都是跟背景有關,帶入了山岳、河流或綿延的道路,然後這張的注音符號我好喜歡啊!
❏ 這是我最近寫的書《為你自己學 Python》 by 高見龍
⋯⋯實體書&電子書正在編輯中,網站上的內容除另有標示外,將會以 CC BY-NC-SA 4.0 方式授權予公眾自由取用。
閱讀筆耕 🙋 IMO:版權宣告方式釐清
對於像是 CC-BY-NC-ND 4.0 等諸多「版權宣告」的方式傻傻分不清楚嗎?這裡有一篇伸閱讀可以幫助你:
創作者經濟與 Web3
❏ 加密產業打滾,請謹記這 10 條生存法則 by Jack Purdy
這些經驗適用於任何業務拓展團隊。無論是直接在 Web3 領域進行銷售,還是擴展套件服務於加密原生專案,都適合參考:
要對行業瞭如指掌好奇心為王成為價值提供者,而非銷售員拿不準的時候,寫出來激勵機制很重要兼職產品開發線下見面是關鍵不要做那個 「人」你的個人帳戶並不意味著你是個交易員自我提升 = 工作提升
閱讀筆耕 🙋 IMO:業務學
學校沒教的「業務學」各行各業都適用。
❏ 山寨幣季節 2024 年底可期 from Cointelegraph
山寨幣(Altcoin)是指除了比特幣(Bitcoin, BTC)之外的所有加密貨幣。
由於比特幣是第一個也是最知名的加密貨幣,其他類似的加密貨幣便被稱為「山寨幣」,意思是比特幣的「替代品」或「仿製品」。
山寨幣在 2024 年的前 8 個月一路艱辛奮戰,但現在有幾個跡象顯示,即將迎來一波強勁的反彈。
閱讀筆耕 🙋 IMO:正面消息>負面消息
這篇文章盤點「山寨幣季節蠢蠢欲動」的一些跡象,為大家整理出 6 個重點:
😭 負面消息
以太幣走勢疲軟
以太幣(ETH)價格相較於比特幣(BTC)持續流血,已經跌至過去 1000 天來的最低點,這對「二哥」的信仰者來說是一大打擊。
😊 正面消息
季節性因素可能有利山寨幣
山寨幣市場的波動通常與季節變化有關。
以 Chainlink(LINK)為例,它的幣價在 2022、2023 年「上半年」跌幅超過 60%,而在 2022 和 2023 年「下半年」卻上漲超過 120%。
中國流動性注入的影響
中國的流動性「每半年」變化一次。
資金動能通常在每年「年底至隔年 1、2 月」增強,而在其他月份放緩。
最近一次的資金活躍期始於 2023 年 9 月,並在隔年 2 月達到高峰,這與山寨幣市場的最近一次高峰相呼應。
全球流動性有望改善
雖然目前全球流動性狀況不佳,但隨著中國和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流動性有望改善,這對山寨幣市場來說是一個利多消息。
山寨幣市場重新測試舊價格水準
若以現況對標 2020 年年底,走一個山寨幣下跌、比特幣持平或上行的劇本。
目前山寨幣市場的市值,距 2021 年歷史高點仍有 50% 跌幅,顯示出強烈的支撐水準和看漲信號,可能即將迎來重大突破。
鏈上數據顯示山寨幣被低估
數據顯示,山寨幣市場存在被低估的情況,尤其是一些具有強大生態系統的項目。
舉例來說,AAVE 的市值約為 18 億美元,但其生態系統內約有 120 億美元的總鎖定價值(TVL),這對一個正在構建生態系統並賺取收入的項目來說,是非常低的估值。
近期活動公告
電子報的最末,要向你預告第三季說書摩天輪語音活動!
時間暫訂在 9 月 30 日(一)、10 月 3 日(四)及 10 月 5 日(六)的 20:00~21:30,各場次的主題選書將於近期公告在 Discord 以及之後的電子報,敬請期待 🔥
管理就是把事情做對;領導就是做對的事情。
——管理學之父 彼得・費迪南・杜拉克
❏ 投資加密貨幣,懂這些就夠了!從新手到穩健獲利的全方位幣圈入門課
浩瀚的區塊鏈世界不是只有比特幣而已,如果你想要有系統地學習這些知識,並且不受人數、時間、場地(海外地區朋友敲碗已久)的限制,不妨研究看看(加密貨幣課程怎麼選?),報名《鏈習生》平台這門新手友善的線上課程:
另一門課重視實戰,由美國私募基金分析師領軍的專業幣圈投資顧問團隊「呢喃貓」手把手帶大家從已習得的知識基礎上,把一身的武功實際運用出來。
不論你是完全零基礎的投資小白,或是希望提升獲利能力的新手,都是最適合這些課程的學員;還可以在學員專屬 LINE 社群即時交流,閱讀筆耕也在群裡,歡迎前來與我相認喔!😊
結帳時輸入【創作者經濟 IMO】專屬優惠碼「IMO300」,都可以折減 300 元,讓我們在 Web3 世界裡一起成長學習,還要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