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數位貨幣烏托邦》:有了對未來的想像,貨幣才得以流動
每一款加密貨幣都有一個故事在背後。《區塊鏈社會學》當中一有句話特別深刻:
貨幣就是一種價值的演繹。
每當談到加密貨幣,我們集中談幣價,鮮少從理念來審視這些幣的價值。《數位貨幣烏托邦》的作者認為貨幣不只是價值交換的載體,更是盛載了一個對未來的想像。
《數》可謂是一本比特幣的前傳。作者述說了各種烏托邦計劃,指出這些預想計劃如何滲透在現時比特幣的設計當中。這些計劃乍看花多眼亂,過於技術,但背後仍然離不開「有了對未來的想像,貨幣才得以流動」的主軸。為何發行新的貨幣或是將舊貨幣摧毀會是一種挑戰權力的起點?社會想像與貨幣之間,又蘊藏了一種怎樣的微妙關係?書中的另一重點「數據如何成為錢」正是在一個特定的社會想像下衍生出來的。
預想計劃及預想貨幣
關於甚麼是貨幣,我們一般從價值儲存、價值釐定、價值交換三點來描繪出成為貨幣的條件。滿足到這三點後,接下來要問的是,為何該貨幣能在一個社群流通起來?這本書給出的答案是:願景。書中舉了數個,如技術專家政治、長生不死運動,及加密無政府主義等烏托邦的計劃。作者觀察到每一個烏托邦計劃的出現,都是因對當時的社會環境不滿而產生的。更準確地說,這些不滿促使更多人希望從舊有的體制中逃脫,追尋一個理想社會。發行新貨幣成為挑戰既定權力的手段。
金錢是轉變的機制,也是從現在通往未來的逃生路線。
以技術專家政治運動(Technocracy)為例,運動受推行時正值於1930年代全美大蕭條。技術專家政治運動提倡技術人員取代職業政治家來治理社會,並且奉行計劃經濟,希望建構一個人人得以無償占有商品、服務、資訊的社會。
為了配合計劃,他們推出了一個與能量掛鉤的新貨幣,面額計算熱量與做功的單位 「爾格」,以憑證的形式流通。他們宣稱,能量憑證比美元還真,因為一美元在今天的價值,在明日將會有所增減,但一單位的功或熱在1900年、1929年、1933年或2000年,並不會有所不同。箇中的憑據是,由於能量憑證與功或熱有著源自於宇宙的本體連結,而恆久不變,成為更可靠的價值儲存與記帳單位。
作者認為,能量憑證這種預想貨幣,反映了貨幣的重要功能,那就是具有重新安排人類事務的秩序的功能,因為發行的貨幣該如何獲得及使用,將會受到發行方的價值取向限制。因此自行發行新幣往往具有挑戰權力的意義。技術專家政治運動奉行極簡主義的關係,一切非必要的活動都要廢止與縮減。因此,能源憑證也不鼓勵別人囤積,設定它的有效期為兩年,就是為了刺激物資交換。發行新鈔的方式來將這種價值、秩序符號化。我們不妨再看看Likecoin化賺為賞這個例子。Likecoin的出現,不就是將創作有價這個理念符號化的同時,也在鼓勵創作者生產有質量的文字,而誕生的載體嗎?
金錢藏了一套社會制度
作者點出預想計劃及預想貨幣之間的關係,就是為了指出金錢的媒介隱喻了一套社會制度。現金以數據還是物質為基礎,某程度上決定了一個社會如何運行。
書中舉了希臘作家普魯培克筆下一個以鐵本位的貨幣例子,如何影響社會秩序的建構。以鐵為主的貨幣雖然難以取得,但它並沒有金銀般值錢,並且特別沉重,不易攜帶。當這種錢開始流通時,反而減少了很多偷竊行為的發生:因為偷了也沒法藏,拿著又不方便。倒過來,這種貨幣的不方便卻促使了自給自足的原動力,去除不必要的繁文縟節,消滅了貿易。
當然那只是一個傳說,若要舉一個貼近現實的例子,便非電子貨幣莫屬。電子貨幣的好處,就是方便交易,加快了資金流動。當初現金電子化時,便有人預測偷錢的罪案將會大減,但反而衍生了方便政府監控的問題。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為了擺脫政府監控的問題,加密無政府主義者則另起爐灶,建立一種以匿名為基礎架構的數位現金,好讓政府無法追蹤交易背後的身份。這種貨幣將以數據為主,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比特幣原型。
數據如何成為貨幣?
金錢作為一個社會隱喻是為「數據如何成為貨幣」這個論點作鋪陳。貨幣得以流通皆因我們知道未來有人會願意接收。有人願意接受,也代表了有人對該貨幣表示信任。傳統的貨幣需要靠我們的感官來判斷它的真偽。譬如說,我們會將紙幣放在特別的燈光下檢查它的水印,或憑紙鈔的質感來判斷它的真偽;若是金屬貨幣,則會拿上手來,感受它的重量來驗明正身。普遍人所認知的貨幣乃是將金屬變錢,數位現金作為去物質化的現金則是將數據變錢,創造一種不依賴物質基礎為主的貨幣,一方面保留到讓資本快速流動的特點,同時使用者又能擺脫國家機器的監控。而它的可靠性乃是由數學與邏輯支撐的運算機制賦予。
比特幣作為運算型貨幣,由工作量證明的運算機制(chunk of proof of work)產出,這種機制猶如創造一道謎題,愈快有人猜中,它的難度便會遞增,要求更多的工作證明。比特則是一組工作量證明的運算結果,並且將其串連起來,形成一串簽名鏈。所謂的幣,其實就是對這些簽名鏈的擁有權。每當我們賣幣時,就是在簽名鏈上再簽名,並且將這個控制權讓渡給他人。其次,由於比特幣的運算機制有一個可預測的發行議程,一共只會產出二千一百萬枚,因此它比起傳統貨幣更能確保稀缺性。簡而言之,即使無法觸摸的情況下,它的發行機制提供了可與傳統貨幣比擬的信心基礎。
比特幣的神話
比特幣與能源憑證一樣,都需要提供一個願景來鼓勵別人的採用。比特幣所建造的神話,則是以政府倒台的願景為主,販賣的是世界秩序崩塌的危機感。每當世界出現各式各樣的危機,總能讓比特幣看上去更具吸引力:除了它無需要人擔心離開所屬的領土後便不能使用,有限量供應確保了它的保值能力。現實中,烏俄戰爭也示範了比特幣如何在緊急狀態況發揮作用。
比特幣的原初構想是成為一種超越領土、不受時間所限、在離開了國家機器的控制後,能在一個世外桃源上採用的緊急貨幣。在第十一章《世外桃源》一文中,作者介紹了一班原本想搬到一個海島上立國的人,利用匿名的數位現金通訊協定,推出自家版本、由黃金支持的貨幣,但計劃最後仍是失敗告終。這種在島國上建立世外桃源的嘗試,放在加密貨幣開始流行起來的當下來看,卻以區塊鏈網路的形式實現。
一幣一故事
書中道出比特幣的末世感的由來,其實意在說明「金錢如何靠願景來組織社會」這個觀察。這顯得書名中「烏托邦」三個字,更加意味深長;它老早向人暗示了金錢一直為人所忽略的面向:它不僅是一個價值載體,更蘊藏了社會模型、信念與預測,涉及一個與未來有關的時間框架。若依從這個思路下探索,反而令人想起在《區》中,高重建透過區塊鏈演繹世界,早已向人揭露了區塊鏈這項技術當中,同樣蘊藏了一套與以民主為基礎的社會模型。在這個意義下,《區》與《數》不約而同帶有烏托邦式的預想。
另外,這本書的作者以歷史視野審視加密貨幣的興起,提供了一個思考維度去審視市場上的加密貨幣:到底這幣背後盛載著一個甚麼的理念、嘗試解決甚麼問題?當它提供一個解決市場需求的方案時,到底它對未來盛載了一個怎麼樣的想像呢?一幣一故事便是這個意思。每種加密貨幣的背後,都可以是我們了解世界的管道。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