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眾讀PopRead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自古以來爭議不絕的話題:民族|《從民族解讀世界史》|眾讀PopRead

眾讀PopRead
·
·

金庸小說中有一部《俠客行》,主角叫石破天,書中他自稱「狗雜種」,對很多人來說,「狗雜種」是很侮辱人的話。平常聽到別人開罵時會說其他人是「狗」或「雜種」。狗可以理解為比人低等的動物,或者奴才,但為什麼「雜種」是也是罵人的話呢?答案或許可以從相對的「純種」找到。越是純種,好像就越高貴,不只是人,動物也是如此,好像混了其他的血就會被「沾污」。也就是說混的血越多,人就越髒。「純種」理論曾經被世界很多世界奉為圭臬,而由「純粹」血統構成民族叫單一民族。即使到了今天也有人高舉「單一民族優越論」。

不過,很多「民族」其實都已經不是單一民族。多多少少都跟別的民族混過血。以中國為例,中國人口的主體是「漢族」,超過九成人口都是漢族,但在魏晉期間已有不少外族人來到中國華北地區,與中國通婚混血,而後來建立隋唐帝國也不是純粹「漢族」血族,兩朝的建國者有鮮卑血統。本書作者認為「宋」的建國者也是有外族血統。即使皇室不是漢族,在其統治下的人民也有很多是混血的。流浪多年的猶太人,散居別國,已經與很多民族混血,很多猶太人都有歐洲人的血統。在成吉思汗及其後子孫進攻歐洲大陸的時候也有與不同的人混血。順帶一帶,蒙古人發現東歐的斯拉夫絕色美女,不理會軍中的禁令……(下面劇情省略)。從歷史可見,征服者往往會與被征服者混血,中外皆是。數一數歷史上的大國,巴比倫、亞歷山大大帝的希臘、波斯、羅馬、奧斯曼等,因為彊土遼闊,自然有不同民族的來往,且不同的民族之間也會彼此通婚,由此可見「純種」或許只存在於極長時間沒有與別的人種接觸的社會。要看不同民族之的來往攻守,可以看這本書。

但我想談談為什麼別的種族自覺比其他種族優越?希特勒曾經高舉「雅利安人至上主義」,中國的元朝政權曾高舉「大蒙古主義」,白人會自詡「白人優越」……當有民族自是為「高尚」,相對而言其他的民族就是「低等」。中國不少朝代把週邊的民族稱為「胡族」、「蠻夷」;新移民到美利堅的歐洲人敵視本土的印第安民族,包括華盛頓本人;台灣曾有人稱原住民為「蕃」;白人岐視黑人……有些人到今天仍然信奉「種族主義」。我想民族主義意識會如此高漲,因為它合符人性的兩個面向:分親疏,比高低。首先要分「我們」與「他們」,其中一個容易劃分的標記就是「血統」,擁有同一個血統,就表示「我們」,此外就是「他們」,「他們」當然不能強過「我們」,因此會將其他民族的人打為「次等」。即使在現代社會,仍到處可見分親疏與比高低的行為,小至學校,大至社會,總有人形成不同圈子,圈子之間也存在「競爭意識」,要表示自己圈子比較強大的其中一種做法,就是貶低其他圈子。除了血統之外,還有其他分辨「我們」與「他們」的方法:膚色、語言、文化、宗教、地域、意識形態、政權……不難從上述的類別找到不同的圈子。膚色可分為「白」「黃」「黑」;語言可分為「英」「西」「中」……

在民族以外還有一個很難處理的議題:「國家」。由單一民族組成的國家稱為單一民族國家,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稱為多民族國家,很少國家是由單一民族組成的。十九與二十世紀時由歐洲掀起「民族主義」浪潮,不同的民族紛紛要求有自己的國家,而且彼此之間出現領土糾紛,特別是在東歐的巴爾幹半島,這後來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有其他原因,民族主義只是其中之一),有些爭議持續至今日。之前看電影《賽德克巴萊》,有一幕極其深刻,在日本殖民政府管治時期接受日本教育成長的年輕人,到底是「賽德克人」還是「日本人」?要如何歸屬自身的「國家」或「民族」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關於「民族」這議題可以討論的東西實在太多,大家也不妨看看作者怎麽說。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