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傷心咖啡店之歌》

Flora異想
·
·
IPFS
·

《傷心咖啡店之歌》這是一本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出版的書,我卻是現在才讀,有點相見恨晚的遺憾,卻也覺得這個時間的相遇是有原因。或許在經歷過許多的人生歷程,才真正明白有些事一直是勉強不來,閱讀也是。不論何時相遇,重點在於終於遇見了,就不枉此行。要謝謝@林靈姝 當時的推薦,我才有機會遇見這本書。

***以下有部分書透(這樣說對嗎?看劇說劇透,看書就是書透?)

圖片取自博客來

從小我們就活在社會規範底下,我沒有像書中人物般去思考許多關於人生的問題,當然也不會對社會或生活有什麼思辯,只是一昧地學習或工作,覺得這些就是我能做的事。

有時我真羨慕那些有著自己風格的人,無論做什麼就像是天生就能做得好。不像我,或許我正像是書中人物馬蒂的同事劉姐一樣,不聰明,只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然後輕易地就能被別人捨棄,自己的價值好像只剩下努力而已。

書中有探究人生道理的思考,還有許多關於人生觀思辯的場景,尤其馬蒂、海安與吉兒之間的對話,三種不同人生觀的人,彼此間思想拉鋸的攻防戰,很激烈也很有看頭。但卻沒有影響他們之間的情感,這一點我倒是很羨慕。


從小我就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也因為聽話,漸漸地失去思考的能力。並非父母的壓迫,而是被規範的框架給框住,毫無自己的想法,總覺得自己的念頭不重要,也無須多說什麼,於是成了一個沒有自己的女人。如同書中的馬蒂,但她比我好太多了,至少她還知道認真讀書,取得文憑。照著書中的敘述,她應該相當聰慧,雖被規範住,時時對自己的人生感到疑惑,但仍然抱有期待。而我,終究趨於現實,只能捨棄大學,成為我一生的遺憾。

或許因為自己的社交能力頗差,總是欽羨有著良好社交能力的人們,在這傷心咖啡店裡的這群年輕人與馬蒂間,形成了一種有趣的對比,不善社交的馬蒂,竟然在這裡與這群年輕人成為了暱交,若我的生命中也能遇到這樣的朋友,應該也很刺激跟幸運吧。

從來不曾去過酒吧,不曾在外人面前喝酒微醺的模樣,在外人面前從來不會放鬆的我,真的很羨慕他們有這種能在外人面前卸下自我防護的自在。那是要多放鬆才能做到呢?這點馬蒂倒是跟我很像,放不開自己又在乎他人的眼光和檢視,處處都成了無法成為自己的隔閡。原來我也屬於這一種,差別在於我的生命中未曾出現這些朋友。或許就算出現了,以我對社會規範的認知,也不敢輕易嘗試什麼吧。

然而自由是什麼?書中他們認真地思考探討,彼此都不贊同對方的看法,但其實我蠻認同吉兒的想法,她說:「獅子的自由就是綿羊的死亡。只有適當的約束和自制大家才能一起存活,而且很自由。」

她還說:「自由來自愛」,我也相當認同這句話,若沒有愛,很多人根本無視他人的存在,那樣過度自由、放縱,在在都令人反感,也令人有窒息感,所謂的自由就是在不影響他人權益下才能做的事,否則你得到自己的自由卻剝奪他人應得的自由,這哪裡叫做自由呢?

書中的思辯讓我開了眼界,因為我本來就很少去思考關於人生的問題,但在這裏,看到每個人對於自己的人生有諸多不同的想法,而且他們彼此討論也彼此接納,這真的很不容易,人生觀如此不同的一群人竟能成為暱交,深深感到不可思議外,其實還有著更多地欽羨呢,或許只有小說才會出現的情節吧。而且作者寫這書的時候還相當年輕,卻能寫出這本看起來大徹大悟的內容,讓我很訝異也很佩服。

好友拍攝

讀著書,我想著:海安常常被這些朋友說是冷漠無情,但我認為他其實才是最有情的人。他對每一個人都好,即便才剛認識的馬蒂,他都能對她敞開心胸接納她,對自己卻用冷漠包裝,他可以用寬厚的心去愛別人卻愛不了自己,這實在令人感到心酸。

書的前半段我閱讀速度比較慢,但這書到了後段,當馬蒂前去馬達加斯加後,故事的走向不太一樣,節奏明顯快了,好像很多事都在這當中發生,而我閱讀的速度也跟著裡面的節奏快了起來。從明快的內容中,也讓讀者看見馬蒂因此領會心中一直困惑的問題。

生而為人最有用之處就是情感面,但在浩瀚的宇宙裡,情感根本是微不足道,馬蒂漸漸地明白人生不過就是如此。自己以前所有的經歷都是為了這一刻而存在,她終於明白這其中的意義。

但在書中的後段故事整個急轉直下,馬蒂在領悟了生命的同時,卻在此時也失去了生命,這種結果實在讓我無法接受。本來因這些體悟終於澄清心中的疑問,理當快樂地回家才是啊,為何卻遭遇災害,這個結果太揪心了。

好友拍攝

書看完了,心有點寒冷,不是因為天氣變冷,而是好不容易看到馬蒂已經看透徹的生命,卻讓她從此消失。身為人的那股情感無法接受這個安排。

不懂為什麼要把馬蒂寫死了,她不是主角嗎?主角不是應該一直都活著嗎?

我承認我有點情緒化了,那份難過是否也透漏出我對事情一定要保持完美的心態?裡頭的思辯就這麼跟著消失。

馬蒂的死讓我一直期待在書的結尾能讓她起死回生,“耶穌”不是就在她身旁嗎?多希望那位耶穌能醫治她,使她復活,這樣豈不是更理想?可惜他並不是真的耶穌,否則結局不會是這樣吧?然而這世界上哪裡有理想的結局?如果有,那就是天堂了,這也正是馬蒂現在去的地方。

也許正因著馬蒂終於明瞭對人生的體認後,才會願意犧牲自己為耶穌擋了那一槍?這一點恐怕只有作者最清楚了。也許這樣的結局才是最適合的吧?!

《傷心咖啡店之歌》讀完了,然而人生依舊要繼續,是否在讀完後,心中的疑問被解答?或者能更自由呢?我不清楚,但清楚的是,至少別再委屈自己,讓未來的日子能活得更像我要的樣子,而我繼續努力去描繪出心中想要的模樣,然後往這份想望走去。

對人生的迷惘還是會出現,但似乎不那麼執著在某個執念裡了。

朱少麟這位作者真是了不起,年紀輕輕似乎就將人生看透,方能寫出如此有水準也令人可以深思的一本著作,難怪可以熱賣數十萬本書,真是其來有自啊。


馬蒂即將脫離活在他人眼中的生活,也將脫離自己的桎梏,看起來已似乎經否極泰來,卻遭遇如此大的患難,到底該說是幸與不幸呢?

和女兒聊了一下這令人難過的結局時,她說至少是體悟了人生才走,總算沒有白活一場,也算是心安了吧。女兒比我豁達多了。

我還糾結在Happy Ending裡,但我的快樂結局也是別人的快樂結局嗎?

留給大家去思考吧,或許這就是作者留給我們的作業吧。


在小說結束的後幾頁,有幾位讀者與作者間的問答,作者在裡面說著:馬蒂一直都不是主角。

是我太認真把她當作主角了,才會這麼患得患失,看來我對書中的人物過於執著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Flora異想喜歡閱讀,喜歡隨寫,期待免於汲汲營營,只想記錄50+的人生,為自己多留一些色彩。文字或許平凡,但在於分享生活、觀點,並能盡情享受在當下,是我想追求的優雅!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小事

為下一次計畫

我的2024年度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