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印象
香港初印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剧风靡内地。我印象较深的有《大时代》、《国际刑警》、《神雕侠侣》。生活在内地某大城市的我,从小就对香港有了许多模糊的印象。即便没有逛过尖沙咀、铜锣湾、中环,也对这些地名十分熟悉。
十年前,我首次踏足香港。港铁车厢上的粤语节目,靠左行走的道路,密集的窄高楼,脚步匆忙的人群,左行右立的电梯,无不给我新鲜感。这片拥挤、闷热的“弹丸之地”,让我感受到了同内地不一样的活力。
现在提起去香港旅游和办事,马上跳出来的记忆是港铁车厢里温度很低的空调、埋头看Kindle的大叔,车厢开门后迅速移动的大量密集人群。
之后的几年里,我到港多次,玩遍了许多地方。从中环码头坐船出发,可以去长洲吃海鲜,可以去南丫岛远足。从西贡出发上山,可以走麦理浩径。
作为男生,我并不喜欢逛逛逛买买买。曾帮亲友在香港购物,买过劳力士手表、周大福首饰。中环和广东道的奢侈品店,其实离我很远,就算路过,也就是侧眼看看。我最喜欢的还是Apple Store,当上海陆家嘴的店都还没有开的时候,我就到访过香港IFC Mall的Apple零售店,当年还是用的iPod Touch 4,过去买Mac Mini、iPhone 4s。
香港的美食太多了。我吃过酒店的自助早餐,也喝过街边小店的早茶。我在茶餐厅里大口吃过云吞面、烧腊饭,也细品过颜色诡异的五蛇羹、凉茶,还曾吃过莲香楼的金钱鸡、叉烧饭。
领略国际都会
与香港发生更紧密的联系,是在六年前。因为工作关系,要到香港办事。当时我工作的公司,注册在内地,老板也是内地人,但选择将大量业务(名义上)放在香港,因为香港的许多优势是内地没有的,我因此有幸经常赴港出差。
香港的外汇监管十分宽松,资金进出自由,货币兑换自由。从其他地方汇入香港的资金,可以很快到达并入账,无需像内地一样申报境外收入,人民币、港币、美元和其他货币都可以轻松地相互兑换。香港的物品通关效率非常高,我们帮客户采购的物资很快就能入境,比内地许多地方的海关都要高效,而且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为0。香港的专业服务业水平甩内地同行几条街,我们用过一些专业服务,例如注册公司、报税、年度注册、开银行账户等,内地也有许多提供香港商业服务的中介,但打几年交道下来,我们今后都更愿意选择香港的专业服务,除了细致、高效,更令客户省心。可以说,就我们感受到的情况来看,无论政府还是业界,香港的整体营商环境在全球都是一流的。
我自己也利用赴港机会开设了个人银行账户。此后几年里,我经常光顾数家银行网点,皇后大道的汇丰,德辅道中的花旗、永隆,开源道的渣打,众安街的星展……走过许多地方,吃过许多美食。大部分时候独自一人,办事为主,但也有大量时间去感受这座城市。
我喜欢“海淘”,经常从美国Amazon买东西。有时商品直接运输到内地的税金较高,我会选择运到香港,再去取货,因为0关税。不仅关税,香港的其他税负也都很低。个人薪俸税、企业所得税较内地低很多,不收遗产税、赠与税、资本利得税等,不对香港居民的境外收入征税。
世界公民
香港居民有独特的身份优势。特区护照可享有一百多个国家/地区的免签待遇。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可以合法持用外国护照。
中文和英文都是正式语文。立法会、政府、法院的大部分文书都有双语版。金融、贸易等行业(包括监管机构)的文书则多为英文,便于联系世界。
我曾到过愉景湾几次,非常喜欢这个国际化社区。尤其在天气晴朗的假日,会有许多小摊贩在广场上摆摊,海边有靓丽的沙滩,商业区有Fusion超市、Wellcome超市和许多西式餐厅。愉景湾有很多外国人居住,据说比香港其他地方的老外加起来还要多。清新宜人的居住环境,第一次来时,仿佛觉得这里不是香港。
居民处境
香港大部分居民的生活状况并不那么良好。居住环境十分狭窄,让大部分居民仿若生活在第三世界。香港居民享受的所谓“免费医疗”,轮候期非常长,小病拖大甚至拖死是常态。居民收入根本追不上不断高企的房价。昂贵的出租车牌导致政府不断打击Uber等共享经济产物,长此以往,科技发展可能因此停滞。知名院校的大学生毕业后,收入中位数仅一万多元。
香港人喜欢争辩,尤其有很多年轻人,喜欢逼问亲友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如若不和便轻言决裂。从占中到反送中游行,许多亲友都闹过矛盾。这显然不是一种社会状态健康的表现。
香港社会处境
2003年,尽管有温家宝亲自站台撑“国家安全立法”,告诉香港市民国家安全立法不会侵犯香港居民的人权和言论自由,但香港市民并不买账,甚至出现了五十万人大游行。时任特首董建华无奈撤回条例草案,之后在任期未满时便离任。此后多年,数任特首均不敢重启国家安全立法工作。
2014年,中央政府发表了一部白皮书,阐明中国中央政府对港立场和政策。在这部白皮书发布后,香港各界都表达了对部分内容的担忧。通过这部白皮书,有民主派人士和学者认为北京可能加大对香港的干预力度。如今看来,这些担忧逐渐成真。
“2017,一定要得”,“有商有量,实现普选”,这是当年特区政府推广2017年特首普选方案的广告语。2015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香港2017特首普选方案的决定(“八•三一决定”),阐明了普选方案“五步曲”。但很遗憾,香港立法会后来否决了政府的普选方案,“五部曲”中止。香港一些民众斥责港府和北京给他们“假普选”方案,因为所有候选人要由提名委员会筛选。
2019年初,港府为处理一桩香港居民在台湾犯下的杀人案,准备修改法律,制定允许香港向内地、澳门、台湾引渡罪犯的法律。6月初,立法会二读条例草案前,香港发生了史无前例的百万人大游行。许多民众上街游行,表达对容许香港向内地引渡罪犯的抗议。此后,香港警队怪事频出,白衣人殴打甚至砍伤市民,警察包庇纵容;许多港警被被怀疑是内地军警人员,不会普通话;甚至还有入境事务处等其他纪律部队也有类似现象,听不懂粤语,不知道澳门居民的香港出入境规定。种种迹象表明,内地政府赤裸裸地干预香港自治范围内的内部事务,甚至在一些事情上粗暴践踏“一国两制”。
香港的当下和未来
本届特首林郑月娥上任初期便向公众说过“我不是北京的傀儡”。如今看来,不是傀儡,胜似傀儡。林太领导下的港府,几乎成了“香港市人民政府”。去年有媒体报道,港警其实直接听命于“中共香港市委书记”(香港中联办主任),而不是“香港市长”(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直到2019年9月,才终于撤回反送中条例草案,此前中央不批准,就一直不撤回。如今,特首已经只向中央负责,不再理会市民,好像不再向特区负责。
香港出了很多事,中央不那么放心,所以不肯给“真普选”,一再要求完成国家安全立法;但香港民众对中央也不那么放心,所以一心争取“真普选”。香港市民不断抗争,中央不断收紧对港政策。现在,中央和香港市民的相互信任越来越少,早已陷入了恶性循环。
到了2019年底,中共中央全会公报中甚至出现了港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日后干预港府施政的内容。近几年,北京对港政策愈发严厉,明知违法却毫不收敛、肆无忌惮。继续这样下去,恐怕铜锣湾书店和肖建华事件都会“常态化”。
自送中条例草案发布以来,香港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反送中游行发生后,营商环境、国际声誉都受到极大影响。如此下去,无论香港市民,还是关心香港的人,都会对香港前途感到担忧。
《香港基本法》明文规定,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维持五十年不变。而今,五十年尚未过半,北京对香港的干预愈发粗暴、直接,过去的“东方之珠”已多了几分黯淡。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