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面對它還是逃避它?談談我怎麼克服工作倦怠與拖延症
剛開始上班時,因為有新鮮感,所以每天都覺得很開心,那時自己每天都沉浸在各式各樣的挑戰當中,身邊的人甚至都覺得我是過度熱愛工作的工作狂。但是隨著時間流逝,新鮮感也開始消失,那股力量變得越來越弱,我變得對工作倦怠,總是希望趕快放假,希望白天不要來,下班時間一到就想要趕緊回家,做不完的事情就明天再做吧!
如果把人註定會對工作倦怠視為不得不面臨的事實,卻不覺得自己需要做出任何改變,那麼我今天也就不會寫這篇文章了。
我想到以前的我總是跟別人說我是多麼的熱愛我的工作,現在卻再也無法有自信,這樣的心情,我一直以為只要多休息多睡覺,我的內心就會好的,但後來才發現這並不是最佳解方,到底我的問題是什麼?答案又在哪裡呢?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1.留意自己是不是在工作時一直壓抑自己的情緒?
情緒需要出口,無力感的來源非常多,有可能是擔心、害怕、不確定性、否定自我、時間不夠、壓力、憤怒、睡眠不足等,每一個部分的解方都不一樣,如果是跟情緒有關的,這些情緒如果沒有轉化,就算你當下沒有表現出來,它仍然沒有被真正處理,沒有消失,只會不斷累積,然後到一個點就會爆發出來,有可能是情緒大宣洩,也有可能是身體就因此生病了。
1.1 覺察自己有沒有壓抑的情緒是很重要的。
雖然口裡說OK,口裡說沒事,但內心明明氣得要命,卻遲鈍到連自己已經生氣了都沒有發覺,想說也不過就是在心裡罵他幾句搞什麼飛機,這應該很正常吧!只是在心裡偷罵他幾句,這樣也不算生氣吧!反正又沒有人知道。如果沒有覺察就這樣過去,這些情緒就沒有了出口。我這邊說的情緒的出口並不是指對人大大地發洩,我想一個會壓抑自己的情緒的人,也不希望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吧!這邊就來講一個我自己的小故事。
某天一如往常,工程師修好code後請我測試,我發覺錯的很離譜,內心生氣卻沒有發覺,為了跟對方溝通錯誤在哪裡,我努力的寫了一個小時的信,後來因為寫得太長了,不知道怎麼精簡,就請同事幫我看一下,我同事邊看邊說,你很生氣吧!這個地方那個地方都要刪一下,不然寄出去不好。然後又說我看你平常講話都還好啊!你是不是太壓抑了啊!
老實說我聽到同事說:你很生氣吧!我就瞬間冷靜下來了,然後跟他一起看信時,也才發現這樣寫不太好,可是因為我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所以我在氣頭上時,根本沒發覺我已經寫出了不OK的信,因為這件事情,我才覺察到了自己在工作時容易有憤怒的情緒
1.2 用客觀的角度去看事情來轉化你的情緒
憤怒的轉化並不是忍耐不發洩出來,就代表這樣OK了,而是用客觀的角度去看事情,然後理解彼此的立場不同,再重新看待這件事情其實也沒什麼好生氣的。
上面那件事情發生後,我想了三天,那是我第一次開始想,我總認為工程師寫code寫不好是不是能力不夠呢?或是故意隨便寫寫呢?後來我想是因為我認為職場是不能犯錯的地方,所以也會期待別人要一次做對,才是正常的表現。但工程師寫code本來就不是一次兩次就可以做對,他們也不像我們要直接面對客戶的需求,所以認知不同是正常的,瞭解他們的正常跟我所定義的正常是不同的,內心瞬間寬廣不少,就覺得沒什麼好生氣的了,反而從根源解決了我生氣後壓抑的情形。
說到另一種情緒-害怕,我有時也會感到害怕,那就是遇到突發狀況,但我還不清楚怎麼處理時,我會最害怕。不過後來我發現每一件事情,當一步一步去剖析,找到解決關鍵後,事情就沒有自己想得那麼恐怖或嚴重,可是當自己在害怕時,反而心慌且不斷擔心,腦袋大打結而很想逃走。
如果在害怕或擔心的當下,告訴自己說這件事情也一定有辦法可以解決的,先不要太擔心,冷靜下來想一想,我相信我有能力可以做到。如此安撫自己的大腦的話,就不會那麼害怕,也可以把事情做的更好。會害怕是因為把事情看得很大,而把自己縮得很小,所以只要在腦海當中,反過來想就可以得到勇氣面對它。
1.3 理解人都是不完美的,也要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
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或工作上的失手,不該過分內疚,可以把內疚的時間拿來思考要怎麼調整和改變,也可以多多請教有相關經驗的人會怎麼做。
內心的想法也要定期的整理,把感受和想法記錄下來也跟親近的人分享,除了跟朋友聊聊,我也會透過禱告請 神引導我的想法,有時就這樣想到一些可以轉化壓力的方式,也發現自己思考的盲點,或是原本沒頭緒的問題就被其他人解決,此外在我真的倦怠的時候,我也會想到我是為我的人生禱告多麼久,才擁有現在的工作,感謝與珍惜也是激勵自己的方式之一。
2.處理工作倦怠產生的主要心理壓力來源-拖延症
與其說是因為還有時間才拖延,不如說是因為自己覺得很龐大,很困難,沒經驗,而想要逃避才不去做。然而事實是就算讓你逃過一天兩天,但總會有那麼一天,我們還是必須去面對它,拖延反而造成一種無形的壓力,卻不容易發覺。面對我自己總想要拖延的想法,我試了一些方法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在這裡提供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1 改變一下做事的環境,並留給自己大塊的時間處理。
其實只要有一點點儀式上,環境上的改變,都可以給我們新的動力,我記得在我寫論文時,因為沒有經驗的關係而一直無法開始,那時想說自己真的可以畢業嗎?跟一個要好的姐姐說了這個狀況之後,他建議我可以來他的學校圖書館寫,所以我就從自己學校的研究室轉換到去姐姐工作的學校圖書館寫論文,然後在一個下午奮鬥後,再跟下班的姐姐一起聊天吃晚餐,討論今天進度,因此我的論文就有了開始。
同樣的方法,那在工作時,又可以怎麼調整呢?例如:戴上耳機聽一些旋律輕快的音樂(如果職場可以接受的話),而我自己則是關掉mail跟通訊的程式,也不看手機,再安排一整個上午或下午專心的做。
調整生活也適用這個方法,像是我在寫文章時,我就會待在客廳而不會在房間寫,或者是帶電腦去一間咖啡廳寫,以解決自己回到家只想耍廢,卻又因為自己一直耍廢,而感到很空虛的狀況。
2.2 做事之前先思考如何拆解任務,然後把這些細項任務按照先後順序寫下來。
有時候我們會不想開始,是因為任務拆解的不夠細,沒有拆解的話,也代表自己可能沒有想清楚要怎麼做,這樣做起來就會比較零散和困難,事項越細越具體,做起來就會更容易,而且就算無法立即處理完,也可以在之後馬上掌握自己目前處理的進度。
2.3 一直不想開始時,告訴自己先從細項任務中最簡單的部分,先試著做一下就好。
任務中最簡單的部分可能就是先從填填表格,草擬信件內容等,自己已經很有經驗的事情開始做,這些事情不難,可是有時做著做著,就會不知不覺產生想要開始了,想要做這件事情的心情,至少對我自己是還蠻管用的。
結語:雖然面對工作倦怠與拖延症,我自己也還在得勝的半路上,以後或許會想到更有效的辦法也說不定,然而我一直認為工作不只是工作,它可以幫助我們動起來,它也可以讓我們探索深層的自我意識,瞭解自己看事情的角度,與人互動的方式,以及自己從未正視的心態等,這些都可以在工作中更清楚的被覺察,幫助我們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工作倦怠其實是在提醒我們需要改變了,所以不要忽視這提醒,現在就試著做出一些改變吧!
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免費加入matters會員,為我拍手5下表達支持,真心感謝你看完這篇文章。
原文連結好想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