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觀影囈語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導演】姚鳳磐時裝鬼片的場景意象分析──以《鬼嫁》為例

觀影囈語
·
·
分析姚鳳磐《鬼嫁》的場景內涵,除了是對首部華語時裝鬼片的「場所精神」,進行電影文化、社會背景等影響的檢視之外,亦有助於釐清姚鳳磐鬼片之特定場景的意象形成,藉此掌握七〇年代台灣鬼片背後的社會、心理等因素。
《鬼嫁》海報

一、 鬼片概述與研究動機

恐怖片通常特別關切死亡的議題,並會挑戰中產階級的保守價值觀,以駭俗、詭異的元素,衝擊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禮教,令觀眾感到恐懼(Paul Wells, 2000),而以非理性的超自然力量為主的「鬼片」,即是恐怖片裡,直接觸及死亡議題的次類型之一。西方鬼片最早受到中世紀哥德式(Gothic)文學影響,以童話、民間傳說等故事為取材方向,華語鬼片則受到中國玄怪、靈異小說影響,以清朝《聊齋誌異》的改編故事為大宗。但在20世紀中期的二次大戰結束後,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重新鞏固「日常生活」於電影創作的重要性,冷戰、越戰等世界局勢的變遷,則造就後現代主義的反權威、反理性思潮,使保守價值面臨巨大挑戰,並令西方社會、人心都變得動盪不安。而這兩股力量,不僅將鬼片推向寫實主義發展,出現描繪現代日常情景的故事,更受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影響,讓劇中角色在理性發展的社會裡,飽受來自非理性靈界力量的恐懼,進而闡述與焦慮、憂鬱等精神疾病有關的主題(Paul Wells, 2000)。

1970年代的台灣電影,除受到經濟起飛及社會西化的影響,從健康農村走向文藝城市(盧非易,1998),出現描繪對中產生活的想像之外,亦開始有類型化趨勢,讓大量受觀眾喜愛的瓊瑤愛情電影和港台武俠片,成為鮮明的時代標誌,而導演姚鳳磐自編自導的多部鬼片,同樣受到市場歡迎,惟他不但打破過往華語鬼片的窠臼,創作改編自真實新聞題材的《鬼嫁》,更以第一部時裝鬼片為號召,讓「鬼魂」首次出現在華語電影描繪的現代社會裡,引發熱烈迴響。因此,姚鳳磐既掌握七〇年代鬼片對現代日常生活的關注,又以類型化元素博得市場認同,實可謂台灣鬼片的重要先驅。

綜合上述筆者發現,鬼片許多相似場景常有一再出現的跡象,例如早期哥德鬼片,多以古堡、修道院、廢棄莊園等場景為故事發生地,使得觀眾能在這些場景裡體察「場所精神」(Genius Loci),從中發現有意義的象徵性符號,並進入超越可見事物的情緒和感覺之領域(Mike Crang, 2000)。故筆者認為,分析姚鳳磐《鬼嫁》的場景內涵,除了是對首部華語時裝鬼片的「場所精神」,進行電影文化、社會背景等影響的檢視之外,亦有助於釐清姚鳳磐鬼片之特定場景的意象形成,藉此掌握七〇年代台灣鬼片背後的社會、心理等因素。

二、姚鳳磐及《鬼嫁》簡介

《鬼嫁》導演姚鳳磐、演員王釧如

姚鳳磐,台灣電影導演、編劇,活躍於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是台灣影壇著名的「鬼片大師」。姚鳳磐的鬼片常改編《太平廣記》、《聊齋誌異》等中國靈異短篇小說,或新聞事件等真實題材,並融合懸疑、偵探、愛情等元素,帶有混合類型電影元素的特徵。早期姚鳳磐曾擔任新聞記者,並為廣播劇、舞台劇等編劇,於1967年替擔任李行《街頭巷尾》編劇,後加入「國聯影業」編劇小組,並以非科班身分開啟電影導演生涯。

1974年,姚鳳磐拍攝古裝鬼片《秋燈夜雨》,故事改編自〈聊齋‧竇氏篇〉,成功建立復仇女鬼的形象,其後於1976年推出首部時裝鬼片《鬼嫁》,以新聞事件改編「冥婚」題材,讓鬼片裡的鬼魂開始進入現代社會,而片中的「廁所鬼手」畫面,更使姚鳳磐一舉成名。1970年代的台灣社會,時值瓊瑤文藝愛情片、古龍武俠片的黃金時代,而姚鳳磐的鬼片因類型特殊,也因此佔有一席之地,但由於姚鳳磐的作品多以自編自導為主,產量不比文藝片、武俠片多,因此電影界時稱:「一文一武半個鬼。」(劉冠倫口述,姚芝華撰文,2005)。

姚鳳磐自編自導的第一部時裝鬼片《鬼嫁》,是於1976年上映,當時姚鳳磐已連續拍攝過三部賣座的古裝鬼片,但為求突破既定模式的窠臼,他利用偶然在報紙上看見的冥婚報導,改編成現代鬼故事,希望藉冥婚連接陰陽兩界,並使劇情更貼近觀眾生活(劉冠倫口述,姚芝華撰文,2005)。故事改編自萬華大學生拾獲冥婚紅包,且答應冥婚的新聞。故事講述哲學系大四生程志達,在一次露營時撿到冥婚紅包後,與隱居在山上別墅的陳美儂一見鍾情,但志達事後收到美儂姨媽帶來的神主牌,且發現山上別墅其實是兩座古墓,才知道自己談的是「人鬼戀」。另一方面,志達的女友易萍萍,因為不相信志達的說詞,拜託父親剷平美儂和姨媽的古墓,導致她們終找上易家談判,進而復仇,而志達也才得知,原來自己與美儂,曾是30年前的前世戀人。

適逢瓊瑤文藝愛情片的蓬勃,《鬼嫁》的愛情故事也發生在理想的中產階級家庭裡,並以「人鬼戀」的概念,暗指哥德式文學裡常見的不倫戀關係,而《鬼嫁》的故事設定,更像是1960年代國聯及邵氏所拍攝的瓊瑤電影,其情節「常安排一位年輕純真的女孩在無意間闖入一個陰森陌生的空間,或邂逅一位成熟世故的男子」(黃儀冠,2014),與片中男大生和女鬼的相遇經過有著相似處,可見《鬼嫁》的創新概念背後,不免有受到瓊瑤文藝愛情片的影響。

三、西方、華語和姚鳳磐鬼片場景之比較

《大法師》劇照

任何戲劇「場景」(scene)都需要布景,而布景即是主題與人物的延伸,其中相對複雜的電影布景,更可以有效傳達與故事相關的豐富資訊(Louis D. Giannetti, 2005),讓觀眾在觀看電影場景時,都將意識到場景所形塑的現實「場所」(place),並誘發自身對個人和文化的認同感,以及感受安定的活力泉源(顏忠賢,1996)。因此,鬼片裡的常見場景,即是利用觀眾對場所的認知,以非理性超自然力量的相關情節,觸發情緒和感覺上的變化。

西方鬼片早期混雜在各式主題的恐怖片底下,多以描繪貌似人形的「怪物」為主,受到哥德式小說影響,故事常發生在古堡、莊園、修道院等場景,而在基督教文化的背景下,怪物和鬼魂常以惡魔、邪靈的化身為主,並出沒於特定場景,以「地域」為導向,可以隨著說故事者的創意發想而變化(Zack Davisson, 2015),但1970年代前後的西方鬼片,開始與現代生活結合,讓鬼魂附身於人類,出現於日常環境,造成熟悉空間出現不熟悉的事物,進而引發「詭異」的感覺(Paul Wells, 2000),如《失嬰記》(Rosemary's Baby)、《大法師》(The Exorcist)等。華語鬼片早期少有發展,直到1960年代後,才開始以港台鬼片為大宗,且幾乎都是受到《聊齋誌異》影響,故事常發生在寺廟、驛站、大宅等場所,在道教和佛教文化的背景下,東方鬼魂的概念與日本「幽靈」相似,多為死者的靈魂,「象徵了過去對舒適的現在所伸出的冰冷、死亡,且往往不受歡迎的手」(Zack Davisson, 2015),多能不受空間限制而自由移動,以「目標」為導向,如李翰祥《倩女幽魂》、宋存壽《古鏡幽魂》,但全部都是古裝鬼片。姚鳳磐鬼片也受到《聊齋誌異》、《太平廣記》等書影響,並曾從中取材、拍攝過《秋燈夜雨》、《寒夜青燈》等片,奠定復仇女鬼的典範(吳奕均,2018),但其場景運用仍與同時期的港台鬼片較為相似。

不論是西洋鬼片或華語鬼片,由於故事幾乎改編自古代文學,使其背景時間常以古代為主,且故事場景有遭到長期荒廢、歷史悠久等,遠離現實生活的特質,讓這些場景成為安全、隔離的鬼屋(Margee Kerr, 2015),直到1970年代前後,西方鬼片才逐漸將故事時空背景移到現代,並使鬼魂入侵日常場景,但有趣的是,這些日常場景,通常發生在中產階級的家裡,而家中日常使用的空間,其實代表我們所相信的社會關係,以及支持這些關係的日常行為(Mike Crang, 2000);因此,一旦鬼魂出現在家中,即等同宣告所有我們相信的價值都被打破,令恐怖片挑戰中產階級保守價值觀的精神,能以如此鮮明的形式表現出來。

四、《鬼嫁》的場景分析

筆者考量《鬼嫁》的創作背景及主題後,分析片中的主要敘事線,依此歸納出值得討論、別具特色的三大場景:荒野古墓、住家別墅、大學校園。以下將探討,姚鳳磐如何在第一部華語時裝鬼片裡,利用現代場景背後的「場所精神」,加強或翻轉其情緒和感覺的認知,賦予時裝鬼片不同於古裝鬼片的場景意象。

(一)荒野古墓

片中陳美儂和姨媽的兩座古墓,是最明顯的「死亡」表徵,而兩人的鬼魂顯影,更是直指人類對死亡的恐懼。儘管墓碑通常是用以慰藉生者的地方(Margee Kerr, 2015),讓生者可以對熟識的祖先祭拜,但當墓碑遭受長年遺棄、荒廢後,其地底下的亡者,變成後世生者所不熟悉的先人時,陌生的墓碑便將引發人類對「未知」根生蒂固的恐懼,並召喚本能的焦慮(Paul Wells, 2000),再加上《鬼嫁》裡出現的荒煙漫草、昏暗日光、黑貓等場景元素,也加深荒野古墓四周的危機感和恐怖感,使得環境更顯神秘、詭譎,以強調這些外部的自然環境與世隔離,將外部轉為封閉,凸顯人物的孤獨和無助(鄧傑心,2012);因此,程志達發現陳美儂等人的古墓,或易父開挖荒野古墳,興建現代別墅等情節,《鬼嫁》即揭示「生者/亡者」、「古代/現代」並存於世上的衝突現象,讓觀眾得以本能地對死亡、未知感到害怕。而透過荒野古墓而展開的人鬼戀,則是利用恐怖元素營造浪漫氣氛,並模糊陰陽兩界的分別,以此滿足觀眾對禁忌之戀的迷戀與畏懼,讓程志達的恐懼、擔憂、害怕,牽引著觀眾的窺奇心理,並將言情敘事、文藝愛情和懸疑愛情連結在一起(黃儀冠,2014),展現哥德式文學的特色,以及受其影響的早期瓊瑤文藝愛情片劇情設定,而發生人鬼戀的荒野古墓場景,則進而流露「浪漫/陰森」並存的特質。

(二)住家別墅

《鬼嫁》受到瓊瑤文藝愛情片影響最甚的場景,莫過於是住家別墅的表現。片中程志達初見陳美儂時,是在一處幻覺中的山中別墅,儘管依照劇情設定,陳美儂生活於30年前的華人社會,但陳美儂死後,卻住在洋化的高級別墅,甚至會彈來自西方的平臺式鋼琴,儼然是複製瓊瑤電影裡,以音樂增添文藝愛情氛圍的設計(黃儀冠,2014),而不管在程志達或易萍萍的家裡,我們也都能看見鮮明的中產家庭標誌,如沙發、落地燈、大面積窗簾,以及造型燈飾等,這些代表西方生活價值觀的物品,不僅可見瓊瑤文藝愛情片的影響(楊斯淳,2012),也完全顯示七〇年代台灣電影,在經濟起飛的社會氛圍裡,刻意強化西化生活與進步價值的關聯性,描繪貴族般的別墅生活,而這也多少反映民眾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幻想(李清志,1996),但這些相似場景的呈現,卻也忽略個別人物的差異性,使得當時電影裡的中產階級家庭面貌,大多顯得空洞、乏味,缺乏能對故事產生意義的布景。再者,不論是易萍萍與程母、易父抱怨程志達的不忠,或程志達為人鬼戀向程母辯護等情節,皆是於「客廳」內展開衝突,與瓊瑤文藝愛情片無異,因為「客廳」之於瓊瑤電影的意義,通常是表現家庭和諧氣氛的象徵場所,並可以呈現世代衝突、愛情線外在衝突等情節(黃儀冠,2014),而遭到反對的人鬼戀,其背後所隱射的階級差異戀愛,即是最明顯的外在衝突。有趣的是,當《鬼嫁》將鬼魂入侵的住家場景,以夢幻的中產家庭形象呈現時,便是以居家功能發揮情感上的祕密情調(鄧傑心,2012),並一再反映非理性超自然力量,打破中產階級保守價值觀的情況,造成「日常/詭異」的衝突與矛盾,與1970年代西方鬼片受寫實主義影響的風氣相同。當易萍萍的父親買下山坡,開始要剷除陳美儂和姨媽二人的古墓,用以建造別墅時,片中姨媽鬼魂,更藉附身王媽後言道:「你們吃得好、住得好,你們為什麼不替別人想一想?在那一墳地蓋別墅不是地方……你們、你們為什麼不替別人想一想?」,也讓「古代/現代」的衝突,在中產住家裡呈現出來,而恐怖片背後所隱含的「階級衝突」立場(Paul Wells, 2000),更透過人鬼之間的互不相讓,明確地表達出來。

(三)大學校園

大學校園是常出現在瓊瑤文藝愛情片裡的場景之一,其著重於表現學生戀愛「純真、質樸、美善」的特質(黃儀冠,2014),並強調大學生仿西化生活的風格形式(李清志,1996),藉以讚揚個人自由、浪漫主義等進步價值觀,但在《鬼嫁》裡,程志達不僅未能在校園裡擁有美好戀愛,甚至因為看見鬼魂、談人鬼戀,而受到同儕譏笑,凸顯人鬼戀在自由開放的風氣裡,仍屬非主流的情感關係,無法受到社會認可,以及其「青春/死亡」的衝突性,必與校園生活格格不入,讓程志達與陳美儂之間的人鬼戀,流露出注定帶有的悲劇色彩。另外,程志達在初見陳美儂後,他並非選擇到宗教場所求助道士,或進行驅邪儀式,反而是來到大學校園的圖書館,搜查「靈魂學」的書籍,足見當時台灣電影裡的人物,不以民俗文化對抗鬼魂,反而求助科學來解釋靈異現象,使得大學校園在台灣電影裡,罕見成為蒐集知識的場景,而當易父發現鬼魂入侵,決定在家裡進行驅邪儀式時,也同樣是找來「靈魂學」博士幫忙,讓片中人物對科學的仰賴,明顯受到瓊瑤文藝愛情片在思想上的西化,不僅帶有鮮明的樂觀主義,也更激進的去接納理性知識、思考、科學(楊斯淳,2012),顯現《鬼嫁》所欲樹立的「靈異/科學」之對立性。

五、姚鳳磐的日後創作影響

《鬼嫁》之後,姚鳳磐又拍攝數部時裝鬼片,並多次出現類似《鬼嫁》裡曾出現過的場景。例如,「荒野古墳」出現在《三更半夜鬼鬧房》裡,並同樣遭受開挖建房的危機,明示「生者/亡者」、「古代/現代」的衝突。「住家別墅」則在《半夜人》、《三更半夜鬼鬧房》等片裡出現過,不僅同樣描繪中產家庭的焦慮,更增加凶宅、風水絕地等設定,使劇情出現懸疑、偵探等元素。「大學校園」雖無再次出現,但其隱含的理性、科學精神,在《討厭鬼》、《冤魂不散》等片裡,被改以「醫院」呈現,並用「精神分析學」對抗靈異現象。這些場景的沿用或再造,都顯示姚鳳磐的時裝鬼片,確實深受瓊瑤文藝愛情片的影響,但他透過恐怖元素和科學知識,對《鬼嫁》場景內涵一再重新詮釋,不僅是為姚式時裝鬼片創造出獨特的場景類型,亦呈現出七〇年代台灣電影對各場景的理解,足見整個大時代的社會氛圍和創作思維之所在。

【參考資料】

一、中文專書

  1. 劉冠倫(口述)、姚芝華(撰文)(2005)。《姚鳳磐的鬼魅世界》。臺北市:禾田科技。
  2. 盧非易(1998)。《臺灣電影: 政治. 經濟. 美學(1949-1994)》。臺北市:遠流。
  3. 顏忠賢(1996)。《影像地誌學:邁向電影空間理論的建構》。臺北市:萬象。
  4. 李清志(1996)。《建築電影學:電影中空間類型的比較與解讀》。臺北市:創興。

二、翻譯專書

  1. 陳亦苓(譯)(2016)。《幽靈:日本的鬼》(原作者:Zack Davisson)。臺北市:遠足。(原出版年:)
  2. 蕭美惠、林奕伶、楊琇玲、陳筱宛(譯)(2016)。《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原作者:Margee Kerr)。臺北市:商周。(原出版年:2015)
  3. 焦雄屏(譯)(2005)。《認識電影》(原作者:Louis D. Giannetti)。臺北市:遠流。(原出版年:2005)
  4.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4)。《文化地理學》(原作者:Mike Crang)。臺北市:巨流。(原出版年:2000)
  5. 彭小芬(譯)(2003)。《戰慄恐怖片:失聲尖叫電影院》(原作者:Paul Wells)。臺北市:書林。(原出版年:2000)

三、碩博士論文

  1. 吳奕均(2018)。《青燈下的女鬼:姚鳳磐恐怖電影主題分析》。政治大學,臺北市。
  2. 黃儀冠(2014)。《言情敘事與文藝片─瓊瑤小說改編電影之空間形構與現代戀愛想像》。東華大學,花蓮縣。
  3. 楊斯淳(2012)。《1965年至1983年的瓊瑤電影美術設計研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南市。
  4. 鄧傑心(2012)。《華語恐怖電影空間意涵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