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之十】記錄部落文化 流亡藏人的精神面貌
全球化的當下,人人使用相同的智能手機,但別忘記,這世界原本就是非常多元化,棲息在不同角落的人,其生活方式也截然不同。生活在全球化的大本營,現年78歲的美國紀實攝影師Phil Borges偏偏對那些遠在他方的部落文化深感興趣,曾是牙醫的他為攝影放下手術刀,三十年來走過五大洲數十個國家,以充滿人文主義關懷的鏡頭,拍攝那些鮮為人知的原始部落。
人是會改變的,當下的Phil Borges對少數民族部落盡顯人文關懷,兒時的他卻是別人眼中的壞小孩,年紀輕輕已販賣非法炮仗,到中學時,出入差館成為家常便飯。單親媽媽愛子心切,也學孟母三遷移居到較好社區,奈何他仍無心向學,但天資聰穎的他僅靠臨急抱佛腳便能徘徊於合格邊緣,後來經老師鼓勵竟也認真起來,獲獎學金升讀加州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牙醫。如果Phil Borges是一個安於天命的人,那麼故事到這裡大概就可以劃上句號,可偏偏他不是,但也算姍姍來遲。1987年,45歲的他報讀攝影課程,隨即燃起激情,毅然放下熟悉的手術刀,走向一個未知的世界。
關注部落文化
美國攝影師Irving Penn有個攝影師計劃叫「Worlds in a Small Room」,帶着可移動的大帳篷,到秘魯山區、摩洛哥沙漠、新幾內亞的森林部落等地方拍攝不同地域的人。Phil Borges受其啟發,關注發展中國家地區原住民的生存狀態,拍攝印尼、肯尼亞、墨西哥、西藏等部落瀕臨滅絕的文化及信仰,以影像喚起主流世界對這些民族或部落的關注。
多年來,他嘗試在作品主題與觀者之間建立一種關係,不只是將他們視為生活某個偏遠角落的族群,畢竟在西方早期攝影史裡,總是將部落民族當成奇觀來拍攝。Phil Borges希望觀者能了解每個人的名字及故事,在對被攝者個人的認識中,去尊重他們的文化。正是這種精神及關懷,令他的作品屢受國際肯定,1998年獲邀加入國際特赦組織,拍攝世界各地的人權狀況,在世界人權宣言50周年之時展出其系列作品《Enduring Spirit》。
Tibetan Portrait
看Phil Borges的作品,幾乎每幅都是一致的色調,一如既往的中片幅方形照片成為其標誌性,人物總是在畫面中間,成為觀者的焦點,深邃的眼神背後似乎是一個個傷感故事。對他來說,畫面中的每個細節都是故事,所以他常以小光圈拍攝,務求拍攝清晰地拍攝所有細節,以豐富畫面的故事性。西藏人像系列《Tibetan Portrait》是他的重要作品,背景幾乎都是天空、白雲與山巒,充滿視覺震撼力,從而帶出他們相同的境遇——這些人都是因為追隨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壓迫,挨打逃亡,從西藏翻過雪山前往印度北部及尼泊爾。照片也流露出對西藏文化流失的悲痛,令照片看起來充滿光輝,這是生活在這片高原之上的人獨有的。
這裏簡單補充西藏流亡政府的背景。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毛澤東提出「進軍西藏宜早不宜遲」的指示,翌年解放軍大舉進入西藏,在中國政府與西藏噶廈談判破裂後,雙方在西藏東部開戰,稱為昌都戰役。這場戰役的大敗打擊西藏噶廈的抵抗士氣,解放軍逐步取得西藏控制權,1951年雙方簽署「十七條入藏協議」,規定西藏放棄獨立、中國政府控制西藏的外交和軍事等。及後,中央政府不斷收緊政策,當時更透過邀請吃飯、舉辦活動等方法邀請有威望的藏人,然後就把他們控制起來,藉此消滅藏人的反抗意志。
所以,當1959年達賴喇嘛受邀前往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地看演出時,數以萬計的藏人才包圍達賴喇嘛居住的羅布林卡宮,阻止他前往去軍區,害怕他一去不復返。「拉薩事件」在藏人的論述裏是「起義」,在中共眼中卻是「西藏叛亂」,結果解放軍炮轟拉薩,死傷眾多,達賴喇嘛在事件發生後秘密出走,翌年在印度成立西藏流亡政府。自此大半世紀以來,陸續有藏人跟隨達賴喇嘛的步伐,離開西藏前往印度、尼泊爾等地。1994年開始,Phil Borges前往這些地方,與他們一同居住,了解藏人及流亡藏人的故事、文化以及所面對的挑戰,最後將相片集結成 《Tibetan Portrait: The Power of Compassion》 一書。
We Connect 影像說故事
類似的故事在世界不同角落重複上演,例如在厄瓜多爾,因為當地1973年發現石油,吸引許多石油公司爭先開發,但發掘期間石油的洩露,卻令當地部落迫於無奈要不停搬遷,他溫柔的鏡頭正是無聲控訴。他明白單靠他一人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千禧年時,創建國際交流網站Bridges to Understand,將阿拉斯加北極村、秘魯、柬埔寨、阿塞拜疆等國家的原住民,與北美大城市的小朋友連接在一齊,教導他們如何以影像說故事,去分享、探索文化的多樣性,讓小朋友自小就有觸覺去了解及欣賞多元文化,從而去保育這種文化。
·顯影 Instagram / PayMe / MeWe ·圖片來源:http://philborg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