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子非魚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閱讀|正面思考的假象

子非魚
·
·
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閱讀書名

正面思考的假象: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文獻筆記

Chapter 3 樂觀是一種自我應驗預言嗎?——大腦如何將預測,轉變為現實?

■ 悲觀者死得早

「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的概念,被稱為防衛性悲觀(defensive pessimism)。問題是,降低期望並不會減輕失敗的痛苦;負面期望不僅會導致較差的結果,且當我們遭遇這些負面後果時,負面期望也沒辦法讓我們免於負面情緒的影響。舉例而言,一群學生參加一場大學部心理學考試,對自己的表現期望較高者看到自身成績不佳會難過;而對自己期望較低者看到成績不佳也將同樣沮喪,並不會比較開心。

樂觀主義者,從定義上來說就是對未來懷有正面期待的人,他們期望自己過上好生活、和他人建立並保持良好關係,並且事業有成、身心健康、幸福快樂。


Chapter 5 你知道怎麼讓自己快樂嗎?——出乎意料的幸福因子

■ 結婚生子,與幸福感無關

換句話說,最無法提升生活滿意度的活動,就是上下班的通勤。我們每天困在悶熱的地鐵車廂裡,在尖峰時段和幾百人擠在一起等著回家;或者在車陣裡塞上好幾個小時,這樣的體驗當然不會讓人感到快樂。但值得探究的是,和自己的孩子玩耍、念故事給他們聽、餵他們吃飯或幫他們檢查功課,從中得到的快樂感受竟然沒比通勤好太多——這樣的調查結果不僅驚人,還令人感到不安。一篇篇研究皆顯示,孩子不一定會為我們帶來快樂,可是大家不都說孩子是快樂的泉源嗎?兩者之間怎麼會存在如此巨大的矛盾?為什麼無論是大眾文化或我們身邊的親友,都口口聲聲地說:「生個小孩,你就會比較幸福?」為什麼人們總是堅稱(甚至是堅定地相信)有了孩子,自己就能從此幸福快樂?有一個說法是,在延續人類物種這方面,無論是親身體驗或藉由比較而得到的幸福,都不是最重要的因子,把基因傳給下一代才是最重要的。由於腦海裡已經植入了這個演化上的「目標」,即便理性的科學研究顯示養育小孩並不會帶來快樂,人們還是會誤解成只要這麼做就能得到幸福,也是無可厚非。哈佛心理學者丹尼爾.吉伯特(Daniel Gilbert)指出,因為人們認為孩子會帶來幸福快樂,所以會合理化自身投注在孩子身上的精力與資源。我們的社會經常將幸福快樂當成最終目標,所以也導致我們認為花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在孩子身上是值得的,理由是因為能讓我們過得更愉悅,而不是人類天生受生物本能驅使,想要將基因傳下去。

很多人也相信婚姻能帶來快樂。但直到目前為止,婚姻與快樂之間是否存在正相關性,仍是未解之謎。相較於健康或財富等其他因子,婚姻本身既能積極地提升人們的幸福感,也會消極地影響幸福感。對某些人而言,婚姻能提升幸福感;但對某些人來說,婚後反而更不快樂,所以我們很難看出婚姻對幸福感的影響。德國有一篇研究顯示,婚姻對幸福感的影響不大,在婚後人們的幸福程度會稍微提升,但很快又會恢復原本的水準。有趣的是,婚後幸福感有所提升的人,往往是那些一開始幸福程度就相對低的人;婚前就已經是屬於樂天派的人,在婚後幸福感並沒有大幅上升。這也許是因為原本幸福感程度就高的人,更可能擁有滿意的工作,和家人與朋友的關係也往往較親密,因此這樣的人從婚姻中得到的快樂,相對會少一些。

■ 高收入無法顯著提升幸福感

在檢視不同國家的幸福感程度時,我們會發現隨著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上升,幸福感也會穩定提升;然而在GDP達到一定水準後,即便GDP再提升,也不會影響大眾的主觀幸福感程度。根據益普索莫里公司發表的數據,英國過去50年來GDP逐年成長,卻沒能讓國民覺得更快樂。

這些研究結果,也導引出一個問題:既然銀行戶頭裡的錢比較多並不會讓我們比較快樂,那我們何必汲汲營營賺更多錢?有幾種可能的答案。首先,我們在生活中一定會渴望得到更多,但一旦得到自己要的,我們也很快就會習慣,於是那個事物就不再能提升我們的幸福感程度。

此外,在職場上高收入往往與較重的責任、較長的工時脫不了關係。還記得前述的提升幸福感事項排名嗎?人們認為最能令他們感到快樂的,是多花時間和家人相處,第二名是多賺錢,第四名則是多花時間和朋友相處。為了事業有成、發大財,我們往往得犧牲和親友相處的時間,就算達成第二號目標,也失去了一號與四號目標。結果呢,我們雖然整體成就感有所提升,一天當中感到快樂的時間卻逐漸減少。

■ 「相對」財富才能促進幸福感

有多名研究者提出,真正能促進幸福感的並非絕對財富,而是相對財富——也就是與周遭其他人相較,自己所擁有的財力。假如鄰居、同儕和親戚的年收入都在5萬美元左右,那我們賺個8萬美元可能就會很開心了;但假如同事或朋友的年收入是9萬5000美元,那麼每年賺8萬美元可就很難自我滿足了。相對財富對於幸福感的重要性,解釋了文獻中一些有悖常識的發現,如「一個國家的GDP隨時間成長,但大眾的主觀幸福感為什麼沒有隨之提升」這個問題。國家整體可能變得更富足了,但國民個人的相對經濟狀況還是一樣,所以幸福感並沒有產生變化。

財富與主觀幸福感之間似乎不存在明顯的關係,但人們卻深信兩者高度相關。《科學》期刊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在請受試者評估其他人的心情時,受試者較可能會認為賺得多的人心情也會比較好,但事實並非如此。所以,人們雖然認為財富、小孩與婚姻能帶來幸福,不過從科學證據看來,事實不然。別忘了,就算是買彩券贏了幾百、幾千萬,我們的好心情似乎也只能維持短短幾個月,可是每周還是有一堆人把辛苦賺來的血汗錢拿去買彩券,希望能一夕致富,從此過得更快樂。

■ 樂觀偏誤,保持心情愉悅的關鍵

中樂透可能不會帶來幸福,但在買彩券時,心中同時也相信中獎後就能永遠幸福快樂,這股信念本身就能令我們開心不已;光是揣想著自己拿到高額獎金時要做些什麼,心中就會頓時充斥一股暖意。但諷刺的是,我們相信幸福即將到來,而令我們此刻充滿喜悅的正是這股信念。我們認為自己只要遵循一套特定規則,就有機會得到更好的未來;而我們在腦中想像那個美好未來,就能維持幸福感。

病情嚴重的憂鬱症患者心態悲觀,不過輕症患者其實能相當準確地預測近未來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這種現象被稱為憂鬱現實主義(depressive realism)。如果你問輕度憂鬱症患者預期接下來一個月會發生什麼事,他們能說出相當準確的一系列預測;如果你問起他們對壽命或罹患特定疾病的機率有什麼想法,他們能給你一系列正確的估計值。難道說,少了樂觀偏誤,我們都會罹患輕度憂鬱症?

樂觀偏誤,是讓我們保持心情愉悅的關鍵因素。如果大家都能準確地預測未來,如果大家都清楚地知道人們認為能帶來快樂的事,其實對長期幸福沒有任何顯著影響。當人們摘下玫瑰色眼鏡,可以清楚地看世界時,無可避免地就會變得憂鬱——沒錯,就會罹患憂鬱症。


Chapter 6 雪中盛開的番紅花——樂觀是天生的?

■ 悲觀解釋風格 vs. 樂觀解釋風格

佛瑞德詮釋事件的方式,被稱為悲觀解釋風格(pess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他認為自己該為負面事件負責(「是我太糟糕,她才會離開我。」);他相信這會是永久的狀況(「我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沒救了,我也沒辦法改變這種狀況。」);而且他把一次失敗事件,延伸到生命中的其他面向(「我不僅是糟糕的伴侶,還是一位失敗的律師與失格的朋友。」)

紹恩這樣的思考方式,是所謂的樂觀解釋風格(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他認為逆境是他人造成的(「是菲比太脆弱、太歇斯底里。」);他相信自己的情況會有所改變(「我會找到新的伴侶。」);也不會把個人私生活的失敗,延伸到生活的其他領域(「我依然是位稱職的律師。」)。紹恩將菲比的離家出走視為單一事件,對未來的人際關係(以及其他社交與事業上的互動)沒有影響,所以他心中充滿希望。他當初沒能阻止菲比離他而去,但這並不表示他沒辦法控制自己未來的感情關係,他反而相信自己學到重要教訓。紹恩的心態很樂觀,他相信只要別再去想菲比,就能恢復如初。

當然,無論是佛瑞德或紹恩,對事件的詮釋都不完全符合現實,兩人多少都該為感情分崩離析負責,兩人在未來可能還是會犯下一些相同錯誤。然而,紹恩較有可能走出傷痛、恢復正常生活,並得到下一段戀情;佛瑞德可能就沒辦法那麼快放下過去。研究顯示,佛瑞德較有機會罹患憂鬱症。多篇研究都顯示,如佛瑞德般的悲觀解釋風格,是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因子之一;憂鬱症患者和佛瑞德一樣,較有可能把負面事件視為自己的錯,並認為這些是永久、不可改變,且會影響到生命中所有面向的事。連結憂鬱症症狀與悲觀解釋風格的關鍵元素,就是「期待」——悲觀解釋風格會讓人對未來產生負面預期,產生負面情緒、變得消極與絕望,進而引發憂鬱症。


📝閱讀心得

這本也是找尋防衛性悲觀(defensive pessimism)與憂鬱現實主義(depressive realism)的資料,不過其對二者詮釋角度有些不同:

  • 「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的概念,被稱為防衛性悲觀(defensive pessimism)

  • 病情嚴重的憂鬱症患者心態悲觀,不過輕症患者其實能相當準確地預測近未來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這種現象被稱為憂鬱現實主義(depressive realism)

此書主題是「樂觀偏誤」,作者認為樂觀與悲觀的關鍵在於「期待」:

  • 樂觀主義者,從定義上來說就是對未來懷有正面期待的人,他們期望自己過上好生活、和他人建立並保持良好關係,並且事業有成、身心健康、幸福快樂。

  • 連結憂鬱症症狀與悲觀解釋風格的關鍵元素,就是「期待」——悲觀解釋風格會讓人對未來產生負面預期,產生負面情緒、變得消極與絕望,進而引發憂鬱症。

此書的內容感覺很跳躍,但還是有些看點,第五章提到幾個重點:

  • 結婚生子,與幸福感無關

  • 高收入無法顯著提升幸福感

  • 「相對」財富才能促進幸福感

  • 樂觀偏誤,保持心情愉悅的關鍵

人透過「相對性」才能促進幸福感是令人覺得可悲的,我認為「相對性」也是焦慮的來源,不論是跟他人比較,還是跟自己比較,過跟過去、未來比較,不比較就無法感到幸福嗎?如同身在福中不知福,是因為缺乏比較嗎?

另外,更諷刺的是「樂觀偏誤,保持心情愉悅的關鍵」:

中樂透可能不會帶來幸福,但在買彩券時,心中同時也相信中獎後就能永遠幸福快樂,這股信念本身就能令我們開心不已;光是揣想著自己拿到高額獎金時要做些什麼,心中就會頓時充斥一股暖意。但諷刺的是,我們相信幸福即將到來,而令我們此刻充滿喜悅的正是這股信念。我們認為自己只要遵循一套特定規則,就有機會得到更好的未來;而我們在腦中想像那個美好未來,就能維持幸福感。

這也是我認為的人生的意義要設定成無法達成性的原因,「中樂透可能不會帶來幸福,但在買彩券時,心中同時也相信中獎後就能永遠幸福快樂,這股信念本身就能令我們開心不已」同理,達成目標可能不會帶來幸福,期待達成目標後就能永遠幸福快樂的信念,是保持心情愉悅的關鍵。這其實令人沮喪,所謂的幸福關鍵,在於吊在眼前永遠吃不到的胡蘿蔔

總之,「樂觀偏誤」是讓我們保持心情愉悅的關鍵因素,而保持心情愉悅的關鍵在於「正面期待」,但「當人們摘下玫瑰色眼鏡,可以清楚地看世界時,無可避免地就會變得憂鬱」,這回到叔本華說的「生命的全貌幾乎是痛苦到讓人無法深思並探究。生命全賴於我們對它的一知半解」。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