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写出成长轨迹 · 第二天

七日書#5-2:旅行中的寂寞

Summer L
·
(修改过)
·
IPFS
·
孤獨是好的,寂寞也是好的。

我相信人的某些特質就像原廠設定般,是出生就已經存在的。

生在擁有四個手足的大家庭,家裡總是喧鬧但和諧,父母給我們的愛雖然從不明說,但未曾停止用日常的行動來表達,手足間偶爾爭執,但遇到好物第一個想到的也是彼此。童年的我浸潤於家庭的安然幸福,然而,即便在如此舒適的環境下,我最大的願望,仍是離開安全罩一般的家,往外闖蕩,往外自由。

大學時參加北京大學暑期課程,結業後我先斬後奏地展開第一次人生獨旅,因為只有短短三天,選的又是語言文化都還算熟悉,而且擁有美麗海景的青島,我嚐到初至異地的新鮮、隻身冒險的興奮,從此意猶未盡想規劃下一場、再下一場獨旅,也真的都實行了。

往後時常和朋友談到這些獨自旅行的經驗,我逐漸被定調成勇敢、獨立、行動力高的堅強性格,而我自己也享受於這些曾經也讓自己崇拜的形容詞,更宣稱「孤獨」是一件讓人喜愛的事。我努力扮演一個強大的人,不過扮著扮著,好像發現什麼不對勁了。

不對勁的是,我以為獨旅應該充滿內心的平靜、探險的衝勁,但並不全然是。

在時間拉長、距離拉遠的旅行,我發現在孤獨之後,寂寞還是會找上門。

有年夏末的日本關東獨旅,七天裡我曾經有兩天在青旅睡到中午才出門,晚飯後回去也逕自拉上床簾,躺在床鋪懶懶追劇。當樓下的交誼廳傳來暢聊間的笑聲、過於亢奮的吆喝,我有點羨慕、有點難過,甚至有點氣自己,氣自己遠道而來卻沒有把握機會認識新朋友,為旅程創造更熱鬧的回憶。

後來我去捷克當了半年交換學生,也沒有過著原先設想的那種交換生活:參加派對、認識許多外國人,交了一幫未來能到各國重聚的好朋友,說一口比以前更溜的英文。我反而花了很多時間待在家,閱讀、下廚,做一些在台灣也能做的事。

對當時的我來說更難過的是,我陰錯陽差住進了只有我一名租客的家庭式公寓,連能夠寒暄日常的室友都沒有,在空蕩的客廳裡我常常覺得自由卻寂寞,可能也為此流過淚。

回國後,如果再被問起獨旅的感受,我總是有點畏畏縮縮。我知道獨旅綜觀來說仍是幸福的事,但又覺得自己其實做得不好,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獨旅者,因為我經常會感到寂寞。

幸好,我在往後的某個日子裡釋懷了,關鍵點大概是畢業後那份需要常常接觸外國客戶的工作,在不得不出席的會後派對、定期餐會間,我看見有同事的魅力在人多的場合總是大放異彩,但同時,也看見平時默默崇拜的、專業能力極強的同事端著酒杯,在角落有點緊張的樣子,當熟人來到身旁,終於散發往常的舒服笑容。

我逐漸理解,寂寞的感受,可能來自於慢熟,來自於我需要多一點時間去認識新的環境,也來自於我正在摸索該如何在新環境中找到自我定位。

那年把自己關在東京青旅裡,是我正在充電恢復的時間,隔天才能繼續在陌生的國度探險嚐鮮;在捷克時雖然不太參加團體活動,但我還是在短期兼職的店家裡結交了至今仍有聯繫的朋友。

我只是認識這個世界的節奏慢了一點點,而且我能敏銳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儲備能量才能走得更遠、看得更多,當下的感受是寂寞也好,不是也罷,重要的是它都是必須的,並且能帶來正向回饋的。

知道這些讓我感覺更踏實,在後來的旅行,我更能在這些充電時刻舒展自己的內心,達到真正的休息,而未來若有人再來問我獨旅的一切,我想我會誠實地攤開這一切感受,告訴他,獨旅的你仍是原本的你,你會累、會寂寞,但也會找到不同的快樂,請放心去做吧。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