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學習37//如果你還有煩惱,那肯定是思維方式錯了【我會獨立思考】

J個桃
·
·
IPFS
·
憤怒和恐懼是最容易帶來轉發的東西,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小看你的憤怒,你的憤怒對於某些人來講就是錢
一開始翻開我以為這是一本為小朋友所寫的書,可能是給予建議跟方向。不過除了小孩從小就要建立批判性思維外,長大後的我們更需要有批判性思維。 圖片來源:攝影師:Alexander Dummer,連結:Pexels

在探險這本書之前,我看到書名【我會獨立思考】跟作者簡介時,原先認為這是一本給小朋友看的書,可能是作者要傳遞的建議與方向。不過後來發現這本書,除了是給小朋友從小建立外,身為大人的我們更該學習。

這本書最主要的核心是在批判性思維。這個名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很多書籍都會介紹這個名詞,但這本書中有提到八個容易陷入的思維謬誤,那我在學習的時候時不時的腦海中會出現許多在生活中所面臨過的狀況,覺得十分有趣此外也以本書的學習為鑒,希望從今以後自己不要再犯這些思維的謬誤了。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批判性思維
  • 鑒別邏輯謬誤的工具:批判性思維是指通過你的評估、想法和事實來決定應該相信什麼,做些什麼的過程。
  • 助你獨立思考的思維技能:如果說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技能,那麽這技能就需要我們多學習、多練習。另外也要學會問問題,從評估證據到驗證事實的過程。

與批判性思維相反的就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會導致我們輕率的得到結論。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大腦其實是有省力模式的,也就是說是喜歡走捷徑的。所以刻板印象會讓我們感到恐懼、盲目相信、無知、妄下結論。


在認識批判性思維後,我們知道這是一種技能。那麼我們該如何訓練批判性思維?

五個步驟訓練批判性思維

第一步:提出問題。提出問題來自我們的好奇心,通常問題會比答案更令人受授。主要的原因也來自,當我們願意問問題的時候,其實也就代表我們知道自己的無知。而這個地方,我才知道原來問問題也有分層次的。這個我可是覺得一定要深刻記下來,要讓自己問的問題是可以引人思考的。

你是否不確定問題的答案,而去問別人呢?(這是問問題的最低層級)

  • 你的問題有什麼目的嗎?
  • 你的問題是否需要一個是或不是的答案?
  • 你的問題深刻嗎?
  • 你的問題具體嗎?
  • 你的問題能夠引發對話嗎?
  • 你的問題簡短嗎?
  • 你的問題容易理解嗎?
  • 你的問題是否不包含任何信仰或偏見?
  • 你的問題會引發更多的問題嗎?

這些問題要在自己發問時先問問自己,以上這些問問題的方式水平境界在不斷地提升。也就是說在進行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步就是針對各種各樣的命題,去提出你所擁有的新問題。唯有當你有足夠的好奇心,你才能夠提出具備顛覆性可能的問題


第二步:收集證據。在這一部分有分三步驟,教我們如何收集證據。

  1. 尋找訊息
  2. 建立聯繫
  3. 從聯繫中得出結論

在我們發表自己的意見的時候,需要有證據。然後證據又分成兩類:定性的、定量的。

  • 定性的就是指你的描述,這東西是什麼樣子的,你用你的語言描述出來。
  • 定量的就是你需要拿出數據來量化你所說的這些證據,獲得證據有以下幾類:觀察、採訪、閱讀、搜索、調查、投票、開會討論、實驗、歷史紀錄。但有時候你會發現有時我們接受到的訊息使用的定量方式,可能就只有從這些項目上使用一到兩個,而且數據量可以是很少的,可能採樣的數據來自周圍的2-3的朋友。

而我們從證據中獲得信源,就是指你所獲得的這些證據是不是可靠的,這裡作者有說了三種類型的調查者。

  1. 研究者:如果你需要訊息的時候,你的第一直覺是去翻書或者上網查閱,你能讀到的一切的資料,仔細核實你的信息來源,不要讀到什麼就相信什麼。
  2. 社會科學家:你尋求答案的時候,你知道訴諸何處,求助他人,不管是朋友、家人還是專家,你依賴於從他人那邊獲取有用的信息。
  3. 數據控:是開啟研究模式時,你會首先選取定量數據、數字、統計數據和概率,這能為你帶來堅實的基礎,但要記住數字並不代表事情的全貌。

而這三種類型的調查者,沒有哪一個特別好或者特別壞,我們可以將這三種綜合起來。


第三步:評估證據。在評估我們透過上一個步驟所收集到的證據後,有三個指標可以去評估

  1. 重要性:這個證據重不重要,值不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2. 準確性:這個證據是不是做了非常嚴格的研究,有沒有多方的驗證,有沒有同行的評議等。
  3. 相關性:這個證據和我們要論證的這件事,有沒有關係。

這裡邊有一個辨別新聞的真假性,我覺得非常實用,在現在互聯網的時代,每天都會收到許多訊息,我們往往都是被動接受但是卻很少主動去查證真偽。

  1. 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2. 你能找到這位作者的簡歷嗎?
  3. 這名作者是否寫過其他你能找到的文章?
  4. 文章提出的主張是什麼?
  5. 這個文章發表在什麼地方?
  6. 文章帶給你的感受如何?

當我看完這個辨別的方式的時候,我腦海中就想我每天分享的文章內容。於是這裡還是想和大家說。「嗨~我是鯊魚桃桃。我來自台北,目前是一位咖啡師。因為在去年我經歷許多事情後,我開始對我自己與生活省思,我開始學習書籍、認知感受生活,更重要的是我開始更愛自己的一點。我喜歡透過文字傳遞訊息,與自己想要表達的。我十分記得當初在去年玩社區遊戲的時候,我給自己設定死前要完成的十件事那裡頭自己所寫的內容。現在正努力實踐中,一開始我想要創作,想要持續但是有時候靈感不是那種在腦海中按電鈴就會開門的的那種,我曾給自己建立很多次的目標,如希望自己每周可以發布三篇文章,但是那時候我想了很多但是一直沒有靈感湧入,讓我可以好好的享受創作的方式。

而在這段時間裡,我學習到要為他人創造價值。那時候我就在想我可以用我自己現在的條件,帶給大家什麼呢?雖然我很喜歡咖啡,但是除了咖啡之外我還能做些什麼,提供什麼什麼呢?孔子說過君子不器。我也不想被自己侷限在工作職業上,想要創造更多的方式來代表我,直到有天我學習完後有一個名詞我不是很懂,上網查詢了一下。後來腦海瞬間閃過一個想法,因為我自己每次學習都會手寫筆記,但是有時候手寫隨時間會忘記。後來我發現只要每次學習完之後,在Matters上撰寫一次分享,除了可以再次幫助自己加深印象外,我可以將自己所學的東西提供給他人,或許每個人找不到答案的時候,我的分享可以帶給他們一線希望。所以我十分開始在初期自己認領了「自我學習」這個標籤。現在我也不斷的努力,提升自己的效率跟邏輯能力,達到每天都可以產出一篇的學習內容,同時加上我自己的感受和經驗來分享,希望可以在這個平台上有不一樣的體驗而且繼續探索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哎呀,突然有感而發的。現在回歸的我們的第三步,評估證據這一部分。接下來就是本書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謬誤。各種謬誤會導致我們在篩選證據時錯誤,接下來我來和大家分享八個極易陷入的思維謬誤,你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常犯其中。

  1. 人身攻擊謬誤:是指本該討論問題的,但去搞的最後在討論人的背景,導致最終問題無法討論。如今天有一群朋友可能要討論等一下午餐要去哪裡吃,然後突然有一個人說,那個A今天服裝配色很奇怪,連襪子顏色都穿錯了。我才不要跟他一起討論。這就是一種人身攻擊謬誤,明明現在在討論吃飯,卻突然將視角轉移到其他的衣著上,再從衣著上談其他的其他事情。
  2. 稻草人謬誤:那就不是對方的觀點,然後你給他插上一個稻草人,然後使勁的攻擊他。這種在我工作環境中,很常聽到這樣的話。有一群人來到咖啡店,然後討論如何選咖啡、喝咖啡,就會突然有一個人指的另外一個人說「哎呀,你平常都是喝茶的。所以你肯定不喜歡咖啡」於是就給這個插了不喜歡咖啡的這個稻草人,重點是那個人可能只是把他平常大部分的時間在研究茶,卻被定義成不喜歡喝咖啡。
  3. 樂隊花車謬誤:這個是指當你看到樂隊進入時,你就禁不住的跟著起舞,就跟著走了,也就是隨大流。就是別人怎麼說我也怎麼說,你不是通過對自己的判斷得出的結論,你是通過看有沒有人跟你一樣來得出的結論。這個在我工作場合也很常發生,就是看到很多人都會說開咖啡廳很賺錢,因為賣咖啡根本就是暴利,於是曾經在某一時整條大家都是開滿滿的咖啡廳,但是他們只因為這樣一股腦的,沒有判斷過一家咖啡廳經營所需要的內容,隨大流這樣的想法就開了一家店。或是我也很不喜歡人家說,看到一家咖啡廳總是客滿就等於生意很好,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東西。一杯100元的咖啡來了100人營收也不過10000,與其看人流不如看真正獲利的東西。所以千萬要記得不要隨大流,不要犯這麼樂隊花車謬誤。
  4. 滑坡謬誤:如果這東西一直下去怎麼辦,你的恐慌來自滑坡,萬一這樣下去怎麼辦。例如今天考試考不好,就等於我沒有辦法考上理想的學校,沒法考上理想的學校就沒有辦法得到理想的工作,沒有理想的工作,我的人生就是失敗的。所以考試考不好等於失敗人生,這也太慘了吧,這就是滑坡謬誤,你會不斷的往最糟的情況想下去,但是卻忘了這些東西在未來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有認真檢視並付出行動的話。
  5. 逃避話題謬誤:就是我跟你說建立規律作息很重要,你卻跟我說作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鍛鍊身體,這就是逃避問題,把話題拉到其他地方去。
  6. 虛假兩難謬誤:就是非黑即白,
  7. 訴諸主觀情感的謬誤:就是通常不在討論問題,而是在關注情感上面。
  8. 假性因果謬誤:兩件事情同時發現,所以你認為這兩件事有因果關係。

以上這些謬誤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都犯過呀!學起來,從今天開始練習,讓自己不再被這些謬誤綁架了我們評估證據的方式。


第四步:產生好奇。當你有了證據後,你產生思考後,你對什麼產生好奇呢?這時我們也要小心,有相同的證據可以推導出不同的觀點。

  1. 思考其他觀點:有沒有別的可能,是不是真的就像那個報導所說的那樣?
  2. 檢驗自己的觀點:就是我們每個人在輕易地得出判斷的時候,往往就是兩步:假設、推理。假設就是前提,我們一般看到一件事都會有個前提,要去反思你的前提和推理。例如:看到這個人身上有刺青圖騰,他可能就是成績不好的學生。
  3. 明白情緒的力量,如上頭所說你要知道你的憤怒和恐懼對某些人來說就是錢。
  4. 培養同理心,學會從不同角度來看問題。這裡作者給了我們一個方法來培養同理心,就是多閱讀自傳、傳記,從不同人的經歷中學習看世界,就是把你的腳放在別人的鞋走路一樣。


第五步:得出結論。得出結論的過程中,推理和證據是基礎。有很多問題都是非常複雜的,我們此刻所得的結論,未必代表著他不能改。此外得出結論也基於你的價值觀。結果不是終點。

最後,在分享觀點中有兩件事很重要。第一件事就是禮貌,在意見相左時能夠尊重對方。第二件事是傾聽,所以保持好奇心、善意、專心、投入這四個東西都是用來傾聽的。你能夠展開傾聽,同時能夠保持禮貌地跟別人分享你的觀點和建議,那麼你才能成為一個好的辯手。

在這過程中也是展開自我成長的過程,當你的結論是錯誤的時候,認錯、道歉、承認、讓自己進步,才是最好的成長。

批判性思維的主要核心在於讓我們減少和整個世界的摩擦,能夠讓我們的煩惱變得很少。批判性思維是實現自我成長的階梯,而不是和他人對話爭辯的輸贏。


📚今天學習:【我會獨立思考】

🙎‍♂️️作者:(美)安德里亞・戴賓克

⏳美國屢獲殊榮的作家和編輯,曾任《美國女孩》專欄編輯,過去的十年裡一直為兒童寫作。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J個桃Hi, 我是小桃!這裡是我的馬特市星球,裡頭會有我的正能量語錄,也有我的心情,甚至是成長的過程,人生就像是一場藝術品,每一筆、每一個選擇都是一個原創的過程。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在youtube上搜尋J個桃,可以看見除了文字外的我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打破思維裡的牆

每天一點的力量

找到方向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