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AdrianAu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首都的人們風景:《都柏林人》

AdrianAu
·
·

某日在通訊軟件群組中,提起白先勇老師的《臺北人》,想起書海裡有些書用「人」作書名,如喬伊斯的《都柏林人》,還有川端康成的《東京人》。不過,我並未放在心上。

直到最近,當閱讀楊照老師的《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讀到他評論《東京人》時,有感可以跟《臺北人》做對照。故此心血來潮想讀它。但,這無疑是一個掘坑給自己跳,因為《東京人》是一本40萬字,厚700幾頁的書。

再次感受到「自作孽不可活」。

既然下了決心,那就一拼找來《都柏林人》來閱讀吧!就來一次「浩瀚工程」。

我們先到距離最遠的國度——愛爾蘭的都柏林。

開始閱讀《都柏林人》之前,跟好友提起此書,她的回應是覺得這書很難理解,沒法感受作者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她在想,是否跟譯本有關,還是對愛爾蘭當時代背景不理解。

幸好有她的提點,當我在閱讀《都柏林人》的同時,亦從書櫃中找回那些有關愛爾蘭近代史的書籍,重溫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愛爾蘭史。

~~~~~~~~~~~

《都柏林人》是喬伊斯在22歲時(1904年)開始創作,直到1905年,共寫了12篇。現時的版本共收錄15篇,寫成日子如下。喬伊斯將這15篇分成四部份[註1]:

童年故事:
〈姊妹倆〉(The Sister): 第一篇(1904年8月13日)
〈偶遇〉(An Encounter): 第九篇(1905年9月18日)
〈阿拉比〉(Araby): 第十一篇(1905年10月)
〈伊芙琳〉(Eveline): 第二篇(1904年9月10日)
青年時期故事:
〈車賽之後〉(After the Race): 第三篇(1904年12月17日)
〈兩個浪子〉(Two Gallants): 第十三篇(1906年2月)
〈公寓〉(The Boarding House): 第五篇(1905年7月1日)
〈一抹微雲〉(A Little Cloud): 第十四篇(1906年中)
〈如出一轍〉(Counterparts): 第六篇(1905年7月)
成年階段故事:
〈泥土〉(Clay): 第四篇(1905年1月)
〈一樁慘案〉(A Painful Case): 第七篇(1905年7月)
公眾生活的故事:
〈委員會辦公室裡的常春藤日〉(Ivy Day in the Committee Room): 第八篇(1905年8月)
〈母親〉(A Mother): 第十篇(1905年8月)
〈聖恩〉(Grace): 第十二篇(1905年10月至12月)
〈死者〉(The Dead): 第十三篇(1907年)[註2]

喬伊斯之所以創作《都柏林人》,是因為「都柏林作為首府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也是大英帝國第二大城市,差不多有三個威尼斯大,但迄今為止沒有一個藝術家把它展現給世界」。

既然是要讓人知道都柏林,那可能像某些國家般,書寫一些美好的東西。但是,喬伊斯卻是:

我的初衷,就是要書寫我的祖國精神史上的一章,我選擇都柏林作為背景,是因為在我看來,這座城市正是癱瘓的中心。

所以,《都柏林人》的主題,正正是描寫這個住在這城市的人的精神「癱瘓」:Spiritually Dead。

除了「癱瘓」這個詞貫穿這15個故事外,還有「腐敗」(Corruption)。這腐敗不但是人性的腐敗,還有宗教、政治上的腐敗。喬伊斯在〈一樁慘案〉中,主人翁詹姆斯.杜菲有這樣的看法:

⋯⋯再等幾百年,都柏林都不可能爆發社會革命。
(No social revolution, he told her, would be likely to strike Dublin for some centuries.)

這跟愛爾蘭當時的歷史有關:當時的愛爾蘭是被英國管治,而天主教是愛爾蘭人的宗教。這兩個大的體系,彷如藤蔓纏繞著愛爾蘭數百年,漸漸地,讓愛爾蘭人變得癱瘓及腐敗。一位22歲的年青人,已經看透了愛爾蘭人的不作為,並且看不過眼,故此用文字來表達他對愛爾蘭的「愛」:愛之深責之切。最早完成的三篇有在報紙上登載,卻因為內容完全衝著兩大體系,遭人投訴,所以沒再刊登。

1905年,喬伊斯將完成的首12篇寄給出版社Grant Richards。一年後,出版社與喬伊斯簽約。

如果你以為,簽了約,書就能平平安安地出版,那你錯了。簽約半年後,出版社Grant Richards拒絕出版《都柏林人》。原因很簡單,《都柏林人》充斥著對大英帝國及天主教的控訴,出版商有機為此面對刑法。所以出版社多次要求喬伊斯修改內容,或者抽走一些篇章,喬伊斯亦有作出一些讓步,但最終仍被拒絕。[註3]

雖然如此,喬伊斯一直在找出版商出版《都柏林人》。1909年,他本來找到出版商,且已經印好,但最後仍是因為內容問題,無法出版,那已經印好的一千本,全部送去銷毁。當晚,喬伊斯帶著他一家離開都柏林,途中創作”Gas from a Burner”,諷刺都柏林的出版界。[註4]直到1914年,第一間跟喬伊斯簽約的Grant Richards最終同意出版15篇的《都柏林人》,出版後亦沒有面對任何法律責任。從1905年到1914年間,喬伊斯共向15間出版社寄稿達18次[註5]。我能想像,喬伊斯在這過程中,有多令他心痛、忿怒。

~~~~~~~~~~~

在推薦我印象深刻的篇章前,先講翻譯。譯者的質素,很影響讀者對作品的觀感。最佳例子是村上春樹,賴明珠的翻譯,就是代表村上的文字。當最近新作《一個人的單數》改由另一位翻譯後,讀者們的反應不一,可見譯者的文采會影響讀者理解/欣賞作品。

《都柏林人》出版時期已經超過50年,可以在維基文庫找到小說原文[註6]。我仍買了中文版閱讀,以為可以讓我更容易吸收內容,可是並非如此。最讓我感頭痛應該是都柏林的景點街道譯名。因為曾在都柏林待過300多天,對都柏林一區二區的街道頗熟悉,所以對於那些譯名一頭霧水。以〈兩個浪子〉,科利與萊尼漢在都柏林遊走的街道,都是著名的大街及景點,但譯名太難猜,所以最後找英文版,以理解他們在那處逛。

另一個我認為是不專業的是「美眉」(“girls”)。我初時不明白代表什麼,慢慢才想起它是國語讀音跟「妹妹」一樣。但,為什麼不用女孩、女子,而要用「美眉」?

我對這譯本有點失望。為了更明白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在閱畢中文版後,找來英文版與中文版一併對照閱讀。

~~~~~~~~~~~

15篇小說(其實最後一篇〈死者〉是中篇)各有特色,各有亮點,真是有點難選擇。曾提及15篇小說都有主軸及主色調貫穿它們。而這15篇小說內容,又各自互有連繫,比如〈一抹微雲〉與〈如出一轍〉相類似:兩位父親在現實世界中受挫折,最後回家對孩子使用暴力發洩;第一篇〈姊妹倆〉與最後一篇〈死者〉內容有包含死亡;〈公寓〉與〈母親〉都是講述兩位母親如何為女兒「謀幸福」;〈車賽之後〉及〈兩個浪子〉的主角們都是無正業人士,只是有錢還是沒錢的分別。

如果要選,我會選〈一抹微雲〉(The Little Cloud)、〈泥土〉(Clay)、〈委員會辦公室裡的常春藤日〉(Ivy Day in the Committee Room)、及〈死者〉(The Dead)。

〈一抹微雲〉講述兩位老朋友相隔八年再次見面:小錢德勒仍是在辦公室做事的小人物,而加拉赫在英國新聞界已成赫赫有名的人物。小錢德勒在前往會面的路上,曾幻想自己可以透過詩作,帶他去到倫敦,因為他的出身和教養都比加拉赫好。他亦深信,機會一來,他可以大展鴻圖。那什麼讓他無法達成:

⋯⋯是什麼阻礙了他呢?是他可悲的怯懦!他渴望能夠洗刷污名,證明自己的男子漢氣概。他看穿加拉赫只是藉友誼之名施恩於他,就像他衣錦還鄉,只是對愛爾蘭的屈尊下顧罷了。

結尾他回到家,面對著那個諸多不滿的家,面對著他的夢想越來越遠,只能「悔恨的淚水不禁奪眶而出」。對自己的前景不滿,卻又下不了決心,是一種「癱瘓」。

〈泥土〉是一篇很難明的故事:一位與人為善,能平衡工作間一切問題的瑪麗亞,在萬聖節前夜回家與家人聚會。瑪麗亞本來想讓家人高興,買了葡萄乾蛋糕,但最後不見了;在玩盲換遊戲中,本來摸了一樣東西,但因為某些原因重摸一次;之後被邀唱歌,她選唱了〈我夢見自己住在⋯⋯〉(I Dreamt that I Dwelt in Marble Halls),只是當唱到第二節時,她錯誤再唱第一節一次。

這篇之所以難明,是因為故事重點是那些隱藏的點子。第一樣是瑪麗亞第一次摸到的「物件」:

⋯⋯她的手觸到了一團軟綿綿、溼漉漉的東西,她心裡納悶,為什麼沒有人講話,也沒有人幫她取下布條。頃刻之間聲息全無,幾秒鐘後,響起了一片窸窸窣窣的腳步聲和竊竊私語聲。有人在說花園什麼的,最後唐納莉太太厲聲呵斥鄰居家的一個女孩,叫她趕緊把東西扔出去,說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作者沒有明言瑪麗亞摸到什麼,但讀者可以猜出,是泥土。這遊戲是愛爾蘭萬聖節的習俗。摸到祈禱書,代表會到修道院;摸到水,代表漂洋過海,移民到海外;摸到戒指,代表將會結婚;而泥土,則代表死亡。所以,為什麼唐納莉太太責備鄰家女孩不能鬧著玩,就是這原因。

另一個暗喻是瑪麗亞所唱的那首歌。瑪麗亞重覆地唱第一節兩次,而她沒唱的第二節,正正表達她的人生不會出現:

I dreamt that suitors sought my hand, 
That knights upon bended knee,
And with vows no maiden heart could withstand,
They pledg'd their faith to me.
And I dreamt that one of that noble host
Came forth my hand to claim;
But I also dreamt, which charm'd me most, 
That you lov'd me still the same.[註6]

所以,她的未來,沒有婚姻,只有死亡。

作者巧妙地用隱晦的方式表達瑪麗亞的未來,有些學者認為瑪麗亞暗指愛爾蘭。無論如何,我在想,如果不了解這些背景,雖然仍可以理解故事的含意,但當理解後,會讚歎作者的背後心思,並對這作品有更深的體會。

〈委員會辦公室裡的常春藤日〉是一篇政治控訴短篇。一群為了市政選舉的人員,在辦公室討論政治。這篇內容完全是關乎兩大體系,即英國及天主教,而主題正正是癱瘓及腐敗。主人翁們對英國皇室沒有絲毫敬意:

「可是,話就回來,約翰,」奧康納先生說,「我們為什麼要歡迎英國國王呢?難道帕內爾不是⋯⋯」
「帕內爾嘛,」亨奇先生說:「已經死了。喏,我是這麼看的:那傢伙被他老娘擋著,直到頭髮花白才登上王位。⋯⋯
("But look here, John," said Mr. O'Connor. "Why should we welcome the King of England? Didn't Parnell himself . . ."
"Parnell," said Mr. Henchy, "is dead. Now, here's the way I look at it. Here's this chap come to the throne after his old mother keeping him out of it till the man was grey.)

「那傢伙」”this chap”是指愛德華七世,而「老娘」”old mother”是指當時的英女皇維多利亞女皇。喬伊斯完全不留面子給英國王室。所以為什麼出版社要求他改正,甚至拒絕出版。

文中的帕爾斯(Charles Stewart Parnell),是喬伊斯十分敬重的人物,因為帕內爾透過政治力量,讓大英帝國在愛爾蘭自治上,作出更大讓步,堪稱「無冕之王」。可惜,他的婚外情,為天主教會所不容,而身邊的戰友都對他這決定不斷攻擊,最後黯然離開政壇。

喬伊斯在9歲時,即帕內爾逝世的那年,曾寫了一首詩〈還有你,希利〉(”Et Tu, Healy”),內容是指責曾是帕內爾的追隨者Tim Healy對帕內爾的背叛。這篇小說亦有一首詩,題為〈帕內爾之死〉,亦是毫不留情地批評那些間接害死帕內爾的人:

他去世了。我們的無冕之王去世了。
啊,愛琳(即愛爾蘭的別稱”Erin”),悲傷地哀悼吧
他長眠地下,一幫窮凶極惡的
現代偽君子葬送了他。
他把怯懦鬼拉出泥沼賜予榮光
那幫狗卻反咬一口撲殺恩人;
從此愛琳的希望和愛琳的夢想
都隨著無冕之王的葬火歸入埃塵。
⋯⋯[註8]

的確,有不少歷史學家認為,如果帕內爾繼續在政壇,愛爾蘭自治目標或可以提早10年達成。[註9]

作者透過這篇,控訴人們對當時政治的態度是一種「癱瘓」狀態。《都柏林人》出版的兩年後的復活節,愛爾蘭人証明他們不是政治「癱瘓」:1916年,愛爾蘭共和兄弟會(Irish Republican Brotherhood, IRB)發動了復活節起義(Easter Rising)[註10],試圖從英國獨立。雖然起義6日後遭英軍鎮壓,領袖們都被處決,但這起義開啟了往後與英國的在明在暗的抗爭。

〈死者〉是《都柏林人》最後一篇完成,它的長度已經算是中篇(15-16,000字)。發生的時間是聖誕節晚上,一如以往,莫肯家兩姐妹老人家辦了一個舞會,邀請各方好友前來聚會。男主角是兩位老人家的外甥加布里埃爾,他太太格麗塔如常參加聚會並在聚會中幫忙。加布里埃爾是一位比較親英的人,從言談到穿著可見,雖然他否認。聚會上,一如往昔加布里埃爾在席上負責演講,今年的內容是表達兩位阿姨的款待之餘,亦表達不要沉湎過去,要把握快樂的時光,擁抱現在。晚宴完畢,他們兩夫婦準備離開大宅之際,格麗塔突然聽到受邀的歌唱家唱起〈奧格里姆的少女〉。

回到酒店後,格麗塔突然有感而發,因為〈奧格里姆的少女〉這歌,勾起她與一位男子的回憶,這位男子經常唱著這首歌曲。加布里埃爾聽到這往事時感到忿怒,同時覺得自己很可笑:

加布里埃爾覺得很丟臉,譏諷落了空,又從死者身上扯出這麼一個人,一個在媒氣廠工作的男孩。就在他滿懷柔情、歡樂和欲望回憶他們生活中的私密時刻時,她卻在心裡把他和另一個人做比較。自慚之情襲上了心頭。他覺得自己滑稽可笑,是一個為兩個阿姨跑腿打雜的孩子,一個神經質又自作多情的感傷主義者,一個對著一群俗人高談闊論並把自己小丑般的情欲理想化的人,一個剛才在鏡子裡瞥見的可憐而愚蠢的傢伙。

格麗塔述說完她的往事後,因為太傷心而沉沉睡了,只留下加布里埃爾靜靜地思想。

這篇亦是我覺得難理解的篇章。開首舞會的片段我仍能理解,但當格麗塔聽到〈奧格里姆的少女〉之後,講述的她那段往事,我不太明白當中作者的用意。

上網查考資料,原來〈奧格里姆的少女〉這首歌曲的故事是講述一位爵士與農民女子的相戀故事,可惜爵士最後始亂終棄。農民女子,帶著爵士的孩子,冒雨到爵士的城堡外,卻被他母親騙開,最後走投無路投海自盡。爵士得知真相後,趕忙追上去,只看到女子及孩子淹死的慘狀。而作者寫的歌詞,是來自愛爾蘭傳統民謠”The Lass of Aughirm”[註11],女子在雨中求見爵士。

看完資料,再次閱讀那兩段文字:當聽到格麗塔要離開時,那位正在患病期間的男子,冒着大雨出來見她,說他不想活的情節;及格麗塔講了一句:「我想他是為我而死」時,我更明白她為何聽了〈奧格里姆的少女〉後,會如此感觸落淚;更理解加布里埃爾的忿怒:他滿以為格麗塔很愛他,因為他很愛格麗塔;現在才知格麗塔曾有這一段往日情。更甚的是,他不久在人前演講說「我們的人生旅途總是鋪滿了這樣一些悲傷的回憶:但如果一直念念不忘難以自拔,我們就沒有心思勇敢地在人間繼續承擔我們的工作」。格麗塔的回憶,不就是他剛才所講,需要忘記的嗎?

我很喜歡結尾的文字:

窗邊傳來幾下輕叩玻璃的聲音,他循聲望去。又開始下雪了。他睡眼朦朧地看著銀白灰濛的雪花在燈光下斜斜地飄落。該是他啟程西行的時候了。是的,報紙上說得沒錯:愛爾蘭各地普降大雪。雪落在晦暗的中部平原的每一片土地上,落在光禿禿的山丘上,輕輕地落在艾倫沼地上,再往西,輕輕地落在香農河洶湧澎湃的黑色波濤中。雪也落在邁克爾.弗瑞安息的那座孤零零的山間教堂的墓地的每一個角落裡。雪飄落下來,厚厚地堆積在歪斜的十字架和墓碑上,堆積在墓園小門的柵欄尖上,堆積在荒蕪的荊棘叢中。聽著雪花在天地間窸窸窣窣地飄落,他的靈魂沉沉睡去,雪花窸窸窣窣地飄落,就像最後的時刻來臨那樣,落到了每一個生者和死者身上。

那種平靜,可以從文字中看到。

加布里埃爾靜靜地細想一切這個晚上所發生的一切,都在推翻他信念。作者用以雪作背景,帶讀者進入加布里埃爾的思緒,一同進到生與死:雪落在每一個地方,不論是加布里埃爾所處之地,山丘、河流、墓地,而最終雪都會消失:「這個實在的世界,這個死者一度養育生息的世界,正在漸漸溶解,化為烏有。」(the solid world itself, which these dead had one time reared and lived in, was dissolving and dwindling)。

加布里埃爾可以做的,就是:

與其隨著年華凋零淒涼地枯萎消殘,不如趁著激情滿懷韶華尚在,勇敢地跨進另一個世界。

生者與死者的分別,就是生者仍可以擺脫刻板的常規和過去的束縛,即擺脫《都柏林人》的中心思想:「癱瘓」。

這篇小說曾改編成舞台劇、電影。如果不想閱讀文字,可以到YouTube觀賞。[註12]當然,我希望大家先閱讀小說後再欣賞,那會更深刻。

~~~~~~~~~~~

讀畢完《都柏林人》後,驚訝喬伊斯那麼年青,就有這樣的心思,15個短篇,內含那麼多細節,又互相扣連。喬伊斯用癱瘓(或麻痹)及腐敗作主軸,用泛黃色及棕色作色調。

喬伊斯筆下的《都柏林人》主人翁們,沒有帶著一點的歡樂,只有忿怒、懊惱、悔恨、甚至暴走。每當讀畢一個故事,心情總是一沉,沒有一線歡樂,總是抹上一層灰濛濛,還有鬱悶。

這書經歷十年「劫難」才能出版,雖然出版時並非大賣,但它最終成為經典之一。亦讓身在這世代的讀者,透過這15個故事,認識當時的都柏林人,及以他們為視點,看到的都柏林「風景」。

~~~~~~~~~~~

[註1]莊坤良,〈麻痹:《都柏林人》的文化病理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3186

[註2]Publishing History of Dubliners
https://www.csus.edu/indiv/m/maddendw/publishing history of dubliners.pdf

[註3]Clare Hutton, Chapters of Moral History: Failing to Publish "Dubliners"
https://www.jstor.org/stable/24295682?read-now=1&refreqid=excelsior%3A40840a466045ea050924627bcbce7af7&seq=6

[註4]James Joyce, Gas From a Burner (1912)
http://www.ricorso.net/rx/library/authors/classic/Joyce_J/Poetry/Gas_Burn.htm

[註5]Dubliners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ubliners

[註6]Dubliners (Wikisource)
https://en.m.wikisource.org/wiki/Dubliners

[註7]"I Dreamt that I Dwelt in Marble Halls" 歌詞https://www.azlyrics.com/lyrics/enya/marblehalls.html

[註8]〈帕內爾之死〉"The Death of Parnell" 詩
http://www.online-literature.com/james_joyce/961/

[註9]《愛爾蘭史:詩人與歌者的國度》頁168

[註10]Easter Rising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aster_Rising

[註11]The Lass of Aughirm
https://lyricstranslate.com/en/irishscottishceltic-folk-lass-aughrim-lyrics.html

[註12]John Huston’s The Dead (1987)
https://youtu.be/Rkos62UPwVk

《都柏林人》(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7613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