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DAY 6
暫時逃離現實或喘口氣的地方,想想我好像從小就會,小的時候很容易躲進書裡,旁邊的人叫我都聽不到那種,長大以後好像就沒辦法沈浸在書裡充耳不聞(好想回到那狀態啊),更需要喘口氣的地方~
看了 馬特市自由寫「七日書」|四月十二日:那麼遠的地方 跟 家的記憶 ,想起了上篇沒辦法寫的家,從小爸媽忙於賺錢養活我們,對家的記憶,不像是課本裡樣板那種溫馨的家。大學跑到花蓮去唸書,工作以後北漂,對於「回家」,我總是抱持著複雜的心情,想要跟家人親近一點,卻又不知道如何親近起,面對不知道何時會爆炸的媽媽,沈默寡言的爸爸,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壓力。
今年春節,媽媽爆炸了,爆炸的起火點是初三或初四恢復垃圾清運後,在客廳的妹妹未去倒垃圾。妹妹覺得莫名其妙,沒明確交代要倒,媽媽則是氣妹妹沒有當責,倒垃圾好像只有嗎媽在乎(因為沒有倒的話,廚餘有臭味),我當時在廚房洗碗餐的碗,躲過了第一次大戰現場。不過後續也是被戰火波及,但我始終沒搞懂被波及的理由,我跟妹妹都有洗衣服、曬衣服、洗碗、倒垃圾了,後來與朋友聊起他家的過年,才了解媽媽罵得我們都想回家「休息」,不是回來「團圓」的,媽媽心目中的「團圓」,除了形式上的家務分擔,他更期望的是一種一起跟搶著做的感覺,不過爸爸總是自認他出錢了,所以都坐在那邊休息等吃三餐,不大分擔家務。
我其實很想跟家人更親近一點,不過從小就不太會講心裡話,我記得國高中跟媽媽講被排擠,媽媽要我反省自己是不是哪裡不好才被排擠,後來青少年的為賦新詞強說愁,被媽媽責備無病呻吟,他壓力比我們大?在外地工作的煩惱跟抱怨,只得到一句「那是你自己選的!」
在年近三十的時候,我終於看懂也不再怨父母,也會在妹妹埋怨父母的時候,跟妹妹說,父母這年紀,改變不容易了,我們要改變應對他們的態度,不要在一直有情緒耗損彼此。現在的我心比以往寬,但住在同一個房子下,他總要我照著他的規矩過活,我總覺得保持個偶爾回家住幾天,大概是對彼此最舒適的狀態了吧?
我自小在台南長大,台南是我飲食上的故鄉,到花蓮唸書,在台北工作受挫,想家又不能回去的時候,我總是要在當地,找到幾間不同的店,有空檔好好吃個飯,就可以去吃最愛的石頭火鍋,如果沒有太多空檔,就去吃個熱湯麵,或是台式鹹粥,作為安頓身心的場所,好像在那裡吃一頓,轉換個心情,就可以充飽電繼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