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小丑》
昨天电影《小丑》的网络资源终于流出来了,内地的字幕组迅速做好字幕分享给了网友。没办法,对于内地人而言某些文化产品是无法享受正版资源的,只能去百度网盘。我记得前段时间某个公众号还写了一篇回溯内地字幕组发展历史的文章,很有趣。当然,正版资源缺失一方面导致文化市场较为封闭,盗版猖獗;另一方面也给内地民众带来了廉价(几乎是无偿)的文化资源。近些年来内地民众的正版意识逐渐增强,除了《小丑》等文化产品这种实属无奈的情形,其他有正版引进的话消费者是乐于支持正版的。
《小丑》在威尼斯电影节首秀之后就在内地影迷中掀起了热烈的讨论。不止是美漫迷,即便是普通影迷也对这部电影翘首以待。在哔哩哔哩上,一些知名up主也在观影后第一时间做视频聊了聊电影情节和观影感受。
总之呢,我在观影前对这部电影也是抱着满满的期待。
也许是期待太高了,看完之后反而没有什么强烈的感受。我思考了一下,大概是因为我在几年前看了《发条橙》之后就对这种讨论人性之恶的电影没什么需求了。
《发条橙》这部电影是公选课老师推荐的。这门公选课是讨论美学的,教材用的是邓晓芒老师的《西方美学史纲》。因为讨论美学就不可避免地讨论道德、讨论善与恶,于是老师就推荐了这部电影。
初次看完《发条橙》之后觉得很混乱,一方面是之前没有在电影中看过这么多无意义、无缘由的暴力,另一方面是不知道这部电影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因为我之前看的电影主题都很简单,涉及道德哲学讨论的不多。老师在让我们看了之后给我们进行解读,她认为这部电影主要是讨论自由意志、善和恶。在失去作恶能力之后,主角的行为能被称为善吗?当善被迫成为唯一的选择,那善还拥有道德评价意义上值得推崇的特质吗?这些问题让那时的我眼前一亮。
我高中一直纠结于在学习唯物辩证法时看到的一个结论,就是“善恶相互依存”这个结论,这是那时的我一直想不明白的。还在高中的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可以没有恶的,没有恶之后,善依然可以是善。社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严刑峻法啦、道德教化啦、物质丰裕啦等等方式消灭恶。换言之,我不认为善恶互相依存。
当我看完《发条橙》并听了老师的解读之后,才意识到善与恶都是自由意志的产物,也只有当一个人可以做恶但选择不作恶时的行为才可以被评价为善。当我们通过某种手段消灭了恶(当然这实际上不可能),那善也因为其不可选择性而失去了在道德评价意义上值得推崇的特质。
那时我终于理解并接受了“人性之恶无法绝对避免”这个结论。
同时我也对“人性之恶是无底线的”这个结论的理解渐渐加深,同时我对重口味电影越来越无感,心里不再对人性的底线抱什么期望。
当然,我那时心里其实还是对一个某种样子的完美世界抱着期望的。比如虽然恶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对恶造成的伤害进行救济。这就是法律要做的事情了。后来这种期待在刑事诉讼法的课堂上消失了。在刑诉的课堂上,老师通过对一个个案例的介绍,终于让他的学生们意识到人的理性都是有局限的,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下,完美的正义终究是难以实现的。我也放弃了某种全知全能的存在可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想法,开始接受这个世界的混乱和无序。
在理解了人心的脆弱之后,观看《小丑》时,亚瑟的各种悲惨遭遇和他相应的行为改变就很难再触动我了。他是千万个苦难人中的一个,命运阴差阳错地把亚瑟变成了joker——蝙蝠侠的死敌、哥谭市疯狂的犯罪者、极恶的化身。
这就跳到了另一个有趣的话题。作为DC宇宙的核心反派的小丑,是否需要一个具体的唯一的起源故事呢?在经典作品《致命玩笑》中,阿兰·摩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爱着自己妻子的失意中年人被裹挟着进入犯罪并最终堕落的故事版本。但是当蝙蝠侠问起小丑什么事情让他变成现在这样的时候,小丑回答说:“我……我不确定具体是什么事。在我的记忆中,有时是这样,有时是那样……”“如果我真的有过去,我希望它有多个版本供我选!”
在《黑暗骑士》系列电影中,希斯莱杰的joker有着纯粹的恶,这种恶在电影中透露出一种诡异的美感。希斯莱杰的小丑主要是为了挑动人性中的恶、诱使他人堕入邪恶而进行着一系列的犯罪活动,他亲手杀人反而不多。《小丑》这部电影中塑造的小丑形象相较之下显得形而下——亚瑟是一个有着精神疾病的失意男人,一时愤起激情杀人,并在命运一系列的打击之下成为了小丑。相较《黑暗骑士》中无缘由的纯粹的恶的化身,菲尼克斯的小丑太具体了。当然,我没有任何要评价他俩演技的想法,他俩的演技都无可挑剔。
回到前面提出的问题,我觉得小丑不需要一个具体的官方指定的起源故事。什么样的悲惨遭遇可以塑造极恶呢?我不敢去想象。
所以最后说来,我还是选择相信整部电影《小丑》都是joker在阿卡姆疯人院面对心理医生时为自己编写的一个起源故事。至于他的真实经历?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但也许正如《致命玩笑》中那句“在我的记忆中,有时是这样,有时是那样……”所言,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