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策瑜九清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新聞烏托邦: 讀<新聞的騷動>

策瑜九清
·
·
要想實現充實的人生, 必須具備這樣一種能力: 能體察新聞從何時開始不再具備原創或重要的教育功能. 在這些時刻, 就應該終止與陌生人止與幻想的關聯, 並將治理, 成敗, 創造, 或殺戮的事物交由他人, 明白餘生苦短, 而自己的目標尚待完成.

不久之前曾經讀過Rolf Dobelli的<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 在那本書裏, 作者認爲長期被新聞淹沒是有害的, 就好像營養過剩甚至毒品上癮一樣, 我們非但沒有通過接收新聞來更好地認知這個世界, 反而在不知不覺中被新聞所奴役和毒害. 而作者給出的建議就是徹底戒除新聞, 畢竟, 遠離新聞其實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來説並不會有什麽實質性的影響. 那本書給了我不少啓發, 不過始終覺得徹底戒除新聞太過極端. 這周讀完了著名英倫才子Alain de Botton的<新聞的騷動>, 同樣是指出當代社會下新聞的種種問題和弊端, 不過Alain更多是從新聞機構包括記者應當怎樣讓新聞報道變得更有意義和更好地為社會服務這個角度來談, 同時也提出了我們作爲讀者應該帶著怎樣的態度去閲讀和過濾新聞, 可以說是寫出了作者心目中理想的新聞世界, 可謂新聞的烏托邦.

作者將新聞分作六大類: 政治新聞, 國際新聞, 經濟新聞, 名人新聞, 災難新聞和消費新聞. 總結説來, 總是作爲頭條的政治新聞讀來枯燥乏味且缺乏深入全面的視角, 國際新聞就好似格式化文本永遠按照一個模板填充東西進去, 而經濟新聞充斥著大量數據, 術語和圖表, 往往令大衆讀得雲裏霧裏, 變成了純粹的"投資人新聞". 大概因爲以上三類新聞做得太差, 於是受衆才會一窩蜂地去關注另外三類新聞: 名人新聞的走向通常為兩個極端, 要麽是引導對名人的無限崇拜和羡慕, 要麽是挖掘曝光各種名人醜聞然後引發群體性的最尖刻惡毒的攻擊; 災難新聞講求短平快, 大衆會一時因那些煽情, 宏大, 悲慘的敍述而產生情緒震動, 可是並不會關注後續情況, 更不會思考災難背後揭示的問題; 至於消費新聞, 無非是關注市場上有什麽商品, 售價多少, 優缺點爲何, 然後通過榜單推薦之類引領一個又一個消費潮流, 卻不會引導大衆去思考自己究竟需要怎樣的商品和服務, 那些衆人追逐的東西又是否是自己需要的.

就政治新聞來説, 作者提出的一個觀點十分引人思考: 我們一向認爲, 民主政治的最大敵人一定是淩厲的新聞審查制度, 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則應當是文明的天然盟友. 而現代社會卻令我們發現, 要削弱人民的政治意願, 有的力量比新聞審查更具危害, 那就是以足夠紊亂, 零碎和割裂的方式講述事件 -- 這實際上正是當代社會許多政治新聞的報道方式. 當新聞機構源源不斷地播出各種沒頭沒尾的簡報時, 只要數量龐大, 又不做解釋, 時時變更議題, 讓讀者渾然不覺之前某一件大事與當下另一件大事之間的關聯, 中間再穿插些諸如影視明星軼聞或是重口味社會事件, 就會令大衆感到困惑, 分神, 直至感到乏味, 因爲缺少了持續關注的能力. 當大多數人都不再關注政治新聞時, 即便是重大的政治社會議題也無法調動民意, 社會變革和改良也就無從談起, 那麽, 獨裁者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甚至都沒有動用新聞禁令的必要.

Alain心目中的理想的新聞模式, 是具有教化和啓發功能的, 並不是簡單把信息灌輸給大衆, 也不是引領大衆做簡單的二分判斷, 而是引發公衆進入成熟明智的思考, 這在我看來實在太烏托邦了些. 所以, 核心仍然是別讓自己被新聞淹沒, 不要讓新聞報道主宰你的情緒, 更不要讓新聞陳述替代了你的獨立思考. 正如書的結尾所說: "要想實現充實的人生, 必須具備這樣一種能力: 能體察新聞從何時開始不再具備原創或重要的教育功能. 在這些時刻, 就應該終止與陌生人止與幻想的關聯, 並將治理, 成敗, 創造, 或殺戮的事物交由他人, 明白餘生苦短, 而自己的目標尚待完成."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