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貓兒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廿二歲的獨L人生

貓兒
·
·

香港人有千萬種理由從家裡搬出來住,但我敢說大部分人一嘗獨住過後才會後悔不早點遷出。畢竟在寸金尺土、人聲紛雜的香港,哪怕只有一隅可以哭泣的私人空間,就已經非常足夠。

我算是同齡人之中較早搬出來自住的,下決定的時候甚至連正職都還未找到(現在也只是半職加freelance),但自覺屈在家裡心理狀態變得愈來愈差,話說不出來,工作不想做,整天只能對著Youtube發呆。對一個只有freelance工作、講求自律的人來說,簡直和斷財路沒有差別。那當然也不全然是我家人的問題,只是享受過在山城、瑞典自由生活的我,一直融入不了家裡壓抑的氣氛。與其再這樣糾纏下去,不如早點自立(反正老媽子經常吹噓自己大學畢業就在西貢置業——那是八、九十年代只要努力加一點天份就能做到的事)。

決定睇樓時也沒有跟家裡人說,只是約了朋友就去看。睇樓的條件只有三個:有陽光、有廚房(最好有設備),還有負擔得起。看陽光是在瑞典習得的癖好。我住在香港的時候從不留意天空是否蔚藍,陰天乃是常事,但瑞典窗外就是一大片天空。每天都會因陽光暖醒,自此對陽光有莫名的執著。有廚房的規定也是因為享受過下廚的樂趣。在家工作常會忘記時間,迷失自我,但下廚時就能放下一切,專心當下,頗有冥想的效果。尚幸自己在家裡嚴格的省錢訓練下還是有一點點積蓄,雖然付兩按一上的時候還是會稍稍心悸,但想到累透回家還可以直接躺在床上沒人打擾,還是覺得值得。

掙扎也不是沒有的。搬出來後,常常會想自己雖然討厭家人以沈默逃避問題,但自己這樣脫身,是否其實也在逃避家裡的問題。看到許多朋友因為種種原因留在家裡(想儲多一點錢、怕老人家沒人照顧、怕讓兄弟姊妹獨自面對家庭問題⋯⋯),又會質疑自己是否過於自私。想必自私總有一點,也並非鐵定是壞事,只是深夜臨睡前總會自我質疑一番。常常這樣與自己對話一輪,哭一輪,就凌晨三、四點。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最深,結也最難解。

有段時間鐵下心腸不回家裡,因為知道自己回去恐怕又不開心。不過走前跟父親說雖然在家裡不甚愉快,但也不會影響跟爺爺嫲嫲公公婆婆的關係。於是某天約嫲嫲飲茶,父親也在,看起來他還是挺開心我會約長輩吃飯。那時候我就暗暗決定,那還是每個星期都回去吃個飯。也不是說回去吃飯氣氛有比較好,說真的還是一貫地沒話說,但就是好像有一個交代,而不是突然消失不見。

前陣子看《暖男爸爸》最後一集,阿榮問芷明有沒有後悔遇上前夫,芷明的回答大意是:「做人唔可以咁貪心嘅,剩係要曬啲好嘢,唔要啲衰嘢。」聽起來像是老生常談。不過還是有很多人知道我自己搬出去住了,就覺得非常羨慕。我想說的是,自立、獨居固然很好,我到現在還沒有後悔。減少甚至切斷跟家人的連繫對有些人來說,也是解脫做自己的最佳方法。就我自己來說,我知道我的家庭問題並非一日之寒,也非我乖乖「孝順」就能改變的事情,而且問題也漸漸影響我的心理健康。不過有些牽絆豈能一刀兩斷。即使要對人「無感」,也首先始於「有感」。獨居並非隨意門,一出走就能獨立自主、免除煩惱。有了多出來的空間,還是要好好處理內心的鬱結與創傷。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