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写出成长轨迹 · 第一天

站在闪闪发亮的书架前

萬千
·
(修改过)
·
IPFS
因为想看的书太多,而觉得幸福。

我在童年时就拥有一间自己的书房,尽管现在那间房间已经离我非常遥远。那时候母亲为家里建了一座新屋,她没有给自己单独的房间,但给我在卧室之外还留了一间书房,在她看来,我在这么漫长的人生里肯定有许多时间能用到那间房间。的确。那时候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未来还有那么多年要写作业。不过母亲没有预料到后几年她会离开那幢房子去外地工作,而我留在那里被爷爷奶奶照管。吃完饭我就钻进二楼的书房,做自己的事情,玩儿,翻书,想象。书架的组成很奇怪,有家长为我买的书,如小开本、简化版的《说岳全传》《荷马史诗》,有亲戚留下来的老旧大学英语专业课本和读物,如对雨果的介绍和其作品的概述,有一些硬壳精装的厚部头,如《民间故事三百篇》,还有现在估计没什么年轻读者听说过的文人写的散文随笔集,《燕山夜话》,以及我母亲从她单位的图书馆借走但从没有打算归还的书籍,许多。两本少儿不宜的书也堂而皇之放在同一个书架的高层上,《性爱知识百科》《厚黑学》,我到现在仍然只读过这两本的书脊,从没想过取下来翻阅。小时候我喜欢《格林童话》胜过《安徒生童话》,因为前者的故事里总有一种喜剧的氛围和一往直前的冒险。我还喜欢翻那些薄薄旧旧的外国文学介绍。有时候我依靠阅读想象自己是在和一个成熟、文雅的人对话,一个念过大学的人,他博学聪明所以能够听懂我小学三年级的人性烦恼。阅读如此平常,书离我那么近。很多当然是我那时读不懂的,但现在回想,童年画面已被浪漫成一个孩子在盯着闪闪发光的书架。

读书给我带来生命中最好的事。我觉得自己不需要为了佐证这句话多加什么介绍。后来如何如何,生命怎样怎样。因为那个小时候站在书架前的孩子后来的人生“什么都没有发生”。我可以说出许多记忆,但是那些记忆要放在什么背景下去审看光亮的程度呢?我选择放弃。那个孩子,她没有爱书到如何程度,也没有为书做出什么付出,但不用太费力地,她在灰心和黑暗的时间里,哪怕只是每一天的小小低潮,书给她的安慰都是如此明亮,台灯的光照在书页上,书页的光照在她面前。她是我,我依赖书,我逃进书里,书让我相信美好的事和辽阔的事,相信爱,接受黑暗。我也喜欢那些爱书的人,喜欢读书的自己。因为想看的书太多,而觉得幸福。这已经足够明亮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