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與菩提心

阿崇
·
·
IPFS
我有種感覺,這樣因為知道認識自己很不容易,而同理他人處境並感到不捨的感受,好像就是菩提心。

「只有自己先放下,看到一切皆是由個人獨自承當的事實,我們才能找到真正安頓身心的方向。」(出自〈生命的實相〉,《掬水集》)

這幾年,我學到一句話:「大道之行,不責於人」,我解讀為這世間運行的道理,要從自己身上去尋找,不能把責任歸到他人身上,我認為這跟〈生命的實相〉開頭說的「佛法強調一切都回到自己的身上。」是同個道理,也是我開頭引言提醒的方法。

自從有這認識,我便時刻提醒要從自身探究問題的根源,不論是煩惱、焦慮或與人相處遇到的問題。但世間萬物一直在變,生活也一直在變,心境也隨之起舞,在這些瞬息萬變中,我仍是那個我,但也不斷成為另個我。我因此意識到,認識自己是窮盡一生的課題。

有了這感悟,我開始明白「認識自己」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生大課題,因而能同理別人的處境,因為要誠實面對自己其實很不容易,不是人人都能回到自己身上。我有種感覺,這樣因為知道認識自己很不容易,而同理他人處境並感到不捨的感受,好像就是菩提心。

問題:如果菩提心是因為「回到自己」,因而同理他人的處境,但要讓人理解佛法強調的「一切都回到自己身上」又不是一蹴可幾,在旁觀他人痛苦中,要如何安頓菩提心呢?

法師回:如果可以一切都回到自己身上,也就在幫助他人了。

(文為2023年2月15日的佛學班作業,經法師授權補上法師批改回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阿崇阿崇,1986年生,現為網路主編。在工作與生活中,透過書寫探索「為什麼寫」。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塑我心目中的那尊佛

我在自己身上體驗到的業習

搜尋網路關於業力的文章:佛法如何看待死刑與廢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