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出離心|菩提道次第略論講記
📘閱讀書名
📖閱讀筆記
共下士道 念死無常
壬四、修習念死之理。
應由三種根本、九種原因、三種決定門中而修。
2在學佛後,雖然知道當死亡來臨時金錢沒有什麼幫助,但又會覺得如果沒多存點錢,將來的生活會很辛苦,這種心態應該如何調整?
答:大多數人都有這種疑慮。的確,生為人,不論出家、在家都要生存,所以「錢」是不可或缺的工具。雖然如此,但多數人在使用金錢時都不懂得「少欲知足」;甚至有些想修行的人,會以將來想修行的名義而刻意地累積財富,最終有沒有去修行不得而知,但在累積財富的過程中貪念倒是增長不少。
對於一個想修行的人來說,「少欲知足」是很重要的: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既不會過度奢華而忘了修行,也不會因過於貧困而無法修行,設法讓自己賺來的錢成為修行的助緣,這一點是值得深思的。
◆◆◆
4每當想到自己有可能很快就會死去時,內心就會現起要趕緊去拜懺、持咒的念頭,而覺得聞思經論比較不重要,這種觀念正確嗎?
答:這種觀念並不正確。現今很多人都將「修行」設定在打坐、持咒、拜懺、誦經等事情上,但這些都不見得是真正的修行;所謂的修行,是指透由聞、思、修來調伏心中的煩惱。
宗大師曾說:「又行持前須先了知,知則須聞,聞已了知最終目的亦是行持,故於所聞法義隨力行持,極為切要。」聞思經論不是只為了理解法義,而是為了修行。為了使聞思不流於文字,而能成為正法,聞、思、修三者並行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在聞思法義的當下反觀自心,並讓自己安住在法義上而調伏心續,以此作為基礎,進而持咒、拜懺,所造的善業力量才是最強大的。
◆◆◆
5在思維死亡無常的道理後,心中時常現起:「既然有可能隨時會死,那是不是就不用計畫未來?」想完之後,感覺人生黯淡無光,內心反而更加沉重,請問該如何調整這樣的心態?
答:道次第中,之所以要我們思維死亡無常的道理,是要我們去除對世間安樂所生的貪著,不是要我們只想著當下而不去計畫未來。
對一個修行人來說,在修行前應該先有一套縝密的計畫,並告訴自己:「如果我還可以活一段時間,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發起菩提心;如果生命所剩不多,希望在這段時間能生起出離心;即便只剩一天,我都要認真地淨罪集資,希望來生有機會再次學法。」長遠的目標雖然是發起菩提心,但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而沒有出離心就不會有大悲心,所以發起菩提心是長期的目標,生起出離心則是短期的目標,而這兩者都建立在淨罪集資的基礎上。總之,即便每天思維死亡無常的道理,感覺自己有可能隨時會死,但正因為如此,所以更應該立即修學正法,讓自己朝向正確的目標邁進。
共下士道 三惡趣苦
1有些憂鬱症的病患,在思維「死亡無常」或「三惡趣苦」的內涵後,感覺病情有惡化的跡象,但由於還是很想學習道次第,所以應該如何思維會比較恰當?
答:在思維正法後,如果感覺心很沉重,就要多想想學習正法的好處。以思維「死亡無常」為例,當我們知道自己最終難逃一死,對世間人、事、物的執著就會降低,並更懂得知足,在這種情況下內心可以獲得滿足的喜悅,心中的憂慮也會因此減輕,對病情反而會有幫助;進而看到認真學法,能讓自己死後投生在更好的環境中,因此策勵自己要認真地行善、斷惡。
共中士道 希求解脫、思維苦諦
1在「三苦」中,我們比較容易體會苦苦和壞苦,卻不清楚該如何思維行苦,請問應該如何思維行苦?
答:在思維行苦時,應該將重點放在「有漏的蘊體」上。六道的眾生之所以要面對生、老、病、死等各種輪迴的苦,都是因為有著有漏的蘊體。由於這種蘊體是由「業」和「煩惱」兩種不好的元素所構成的,所以蘊體本身就含有許多的問題,當業和煩惱越重,所形成的蘊體其堪用性就越低,就像金銀中的雜質越高,其利用價值就越低一樣。
若能徹底看清一切痛苦都和有漏的蘊體息息相關,就會想辦法避免得到這種蘊體,並在追根究柢之後,便會發現想要避免獲得這種蘊體,就要設法斷除業和煩惱;而這兩者當中,又以斷除煩惱為首要目標。如此一來,為了斷除煩惱,就會精進地修學正法。
共中士道 思維集諦
2雖然在四諦中提到「煩惱是痛苦的主因」,但在現實生活中卻發現不完全是如此,例如:由於對食、衣等五欲有貪念,所以在享受時內心才會感到喜悅;當被敵人攻擊時,就是因為有瞋念,才有勇氣抵抗對方,而使自己不會身處劣勢;甚至在心煩意亂時,片刻的發呆都能讓人感到放鬆。相反的,如果沒有任何煩惱,反而讓人覺得生活平淡無趣。請問這是感受上的認知有誤嗎?又該如何結合理論來思維?
答:的確,某些煩惱看似能夠滿足我們短暫的需求,給予我們想要的快樂,但那些快樂的感受不僅無法持久,甚至在追求那些快樂的過程中,還會衍生其他強猛的煩惱,為我們帶來各種不必要的痛苦。例如:在享受五欲時,雖然當下會因貪念而感到愉悅,但對於可能影響我們享受五欲的人也容易產生瞋念、猜疑,或是不斷與他人比較而輕視、嫉妒對方;縱使沒有這些負面情緒,也會因為貪而欲求不滿。由此可知,雖然貪念會暫時令人感到興奮,但後續的問題卻是層出不窮。這就像是無知的幼童用舌頭去舔刀口上的蜂蜜一樣,即便一時能品嘗到蜂蜜的甜美,但是一不小心舌頭就會有被割傷的危險。
至於所謂的「沒有煩惱,會讓人覺得生活平淡無趣」,這是因為我們習慣將苦樂問題與外在的五欲緊緊地綁在一起,深信唯有美好的五欲才能讓自己感到快樂,所以即使生起煩惱,但只要能獲得想要的五欲,我們都會將它視為快樂,進而完全忽視保持內心平靜的重要性。這種錯誤的見解深植於我們心中,也是至今我們仍舊無法真正快樂的主因。
總之,判斷一件事情的好壞,應該從暫時及長遠的兩種角度來權衡其中的利弊得失:從長遠的角度分析過後,若對自己有害,那麼縱使短期內對自己有益,也要設法避免;相反的,只要對自己有益,那麼即便短期內要經歷重重難關,也值得全力以赴。
共中士道 生出離心、去除邪執
1在生起出離心之後,如何避免墮入小乘,而能繼續走向大乘?
答:大、小乘的行者在進入各自的資糧道前,都必須先生起「出離心」。假使在學法的初期,能對三士道的內涵作全盤的理解,並將成佛視為目標,為此而把中、下士道的法類當成進入上士道的前行,便能在生起出離心後轉念而對他人的苦感同身受,進而生起大悲、發菩提心,如此一來,便能走向大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