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物語]嫦娥五號回來了,讓我們湊個熱鬧,看看冷戰時期裡的太空探勘狀況吧
IPFS
前陣子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照例」又在兩岸華人的社群網路裡掀起互嘴的漣漪。站在人類的角度,愈多國家進行太空探勘,應該算是好事;但在具體的國際環境中,這種太空行動又確實具有高度的戰略目的,自也代表著國家間的實力競爭,而使此類行動帶有高度政治意涵。所以兩岸鄉民/網民圍繞嫦娥五號的口舌之辯,或許也是種體現兩岸政局的正常反應吧。
不過太空行動雖然本質上是建築在政治和戰略目的上的政策,卻也的確是種有益於全人類未來發展的投資。因此,將自身的太空探勘結果送到聯合國報告,也有一種營造正面形象的「行銷」效果,更不用說在冷戰這種有關知識、文化的表現常被賦予「意識形態優越所致」那種評價的時代裡面。所以,美國也曾在聯合國裡報告其太空行動的成果(當然,選擇公開的都是「非關機密」的部分)。這裡的是美國在1966到1968年間為了順利執行載人太空任務「阿波羅計畫」(Apolloprogram)所做的試驗性計畫「測量員計畫」(Surveyor program),其中有關登月艇到了月球表面後,如何觀察到地表侵蝕情況的說明。當然,整個報告的內容甚多,也不只這張照片。不過用作讓我們感受一下這些高端技術的細密程度,並對於這些致力於改進人類未來的人們的努力成果興起諸如感念之類的情懷,還是很足夠的了。也因如此,如果願意再去省思各國(包括蘇聯)太空行動在人類歷史中的成就,或許我們也就不會對於包含嫦娥五號在內的這些事例,那麼輕易地採用直覺式的支持或反對心態去看待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