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共鳴
我很喜愛的作家李琴峰老師終於再有新書出版——《星月夜》(台灣版)。日文版早在2020年出版。這台灣版的翻譯部分仍是由她親自處理。書一出版我就買來閱讀。
不過,今次並非介紹《星月夜》,反而想先介紹一本也是在2020年出版的作品,郭強生老師的作品《尋琴者》。
故事是講述一位太太剛離世,年過60的商人林桑,要處理他太太愛米麗留下來的鋼琴教室。在這情況下遇田上為鋼琴定期調音的「我」。林桑聽到「我」的琴聲,覺得可以讓亡妻的鋼琴教室繼續運作。這除了從生意上出發外,也是他從這位調音師,找到某一種「共鳴」。而我,與林桑的交流,勾起「我」這位被視為演奏鋼琴,卻因為一事戛然而止,變成一個隱藏自己的調音師的回憶,如何面對這個「我」。
共鳴,是指物體因共振而發聲的現象[註1]。以鋼琴演奏作為例子,鋼琴它有88個琴鍵,每一個琴鍵的敲打弦線發出聲音;聲音進入鋼琴的共鳴箱,那撞擊讓它放大。當演奏者按下黑白鍵,每一粒音在共鳴箱走一圈,彼此配合,結合成一首音樂。而聽眾聆聽著每一粒音,去理解作曲人及演奏者的情感,從而產生另一個共振:心靈上的共鳴。郭老師在書中是這樣形容「共鳴」的:
是他告訴我,每個人都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共鳴程式,有人在樂器中找到,有人在歌聲中尋找,也有人幸運地,能夠就在茫茫塵世間,找到了那個能夠喚醒與過去、現在、未來產生共鳴的一種振動。
可能是一種叫愛的東西,也可能是一種叫信任的東西。與其說我們在聆聽演奏鋼琴,不如說,我們在聆聽的,是逝去。每一個音鍵吐出的,都只有那個當下,永遠不可能重來。
即使最孤獨的人、最窮困潦倒的人、甚至瀕死的人,他們都能夠從一首德布西或巴哈中得到相同的感動,因為那是我們共同的來處與去處,他說。
《尋琴者》這小說,就是一個尋找「共鳴」的故事:調琴師為鋼琴找出共鳴,調琴師與身邊人的共鳴,還有,與「自己」的共鳴。
既然是「我」是一個調音師,故事主要是圍繞著音樂如何與人產生共鳴。小說中,調音師與林桑第一次產生了共鳴,是拉赫曼尼諾夫的〈無言歌〉(Rachmaninov: Vocalise, Op. 34 No. 14)[註2]。而這首〈無言歌〉,亦是影響主人翁「我」十分深遠的鋼琴家,第一次產生共鳴的鋼琴曲。好奇的我在網絡上找這首歌聆聽。聽了首兩、三粒音,就被它抓住情緒了,這是鋼琴家Daniil Trifonov演奏版本[註3]。書中主人翁說彈奏這曲時想到雪,是因為他覺得有東西飄落。而我想起的,是那種孤單、落泊感。
這首歌正好表達調音師的當刻的心靈狀況,他是孤單的。雖然曾找到他的共鳴者,但只是曇花一現,不久又回到那個冰冷的世界。直到遇到林桑,彷彿再次找到那個「共鳴」。但其實,他最需要的是找到與自己的共鳴:被騙進身體的靈魂,如何與這個身體產生共鳴。這功課一直都做得不好。直到最後一幕,「我」與林桑來到二手鋼琴集散地。當「我」看到一座一座被人遺下,並拆到「體無完膚」的鋼琴時,想到自己也如這些鋼琴般,一個被共鳴者遺棄的人;那些破碎的鋼琴,猶如千瘡百孔的自己,那一刻他崩潰。痛哭過後,讀者彷彿感覺到,「我」開始找到自己的「共鳴」。
每個人總有不堪回首的經歷/記憶,如何跟自己和解,是一份一輩子的「功課」——即便看到自己有多討厭,如何被或人或事磨蹭得體無完膚,仍要努力找尋那個「共鳴」位。
作者文字很精緻,5萬字,我開始閱讀不久,就很快進到故事中。作者在後記中寫道他有十多年沒寫小說,他覺得那段空白有如「我」一樣,一直在自我懷疑。閱讀這書有如看著他在為自己療傷,看著他面對那個傷痕累累的自己。這書雖然引用不少音樂作品,但與其他以音樂為主如《蜜蜂與遠雷》般有很多跟樂曲有關的描寫,即使不懂音樂、樂理,但都能感受到那種氛圍——雖有如〈無言歌〉般沉鬱,但如書中的主題般,讀者與書產生它的「共鳴」。值得一讀。
~~~~~~~~~~~~~~~~~
[註1]高中物理動手學︰四.波-聲音,都卜勒 - 科學(國立中山大學)——https://www2.nsysu.edu.tw/physdemo-high/Physic_Website_Job/physic_web/8-Sound/heading_pdf/science.pdf
[註2]Evgeny Kissin, Rachmaninov: Vocalise, Op. 34 No. 14——https://youtu.be/wOjArWMQd3k
[註3]Daniil Trifonov – Rachmaninov: Vocalise, Op. 34 No. 14 (Extended Version, Arr. Trifonov)——
https://youtu.be/cMHyxHwhFYk
《尋琴者》(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