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行為療程回測分享

Jhane
·
·
IPFS
·
稍稍告一段落,總結一下療程與此階段的狀態,希望能幫助有類似情形的人。
Photo Credit: Tom Podmore on Unsplash
大綱
1. 前言
2. 各項檢查
3. 認知行為療程
  - 訪談
  - 執行方案
  - 療程期間
  - 療程、檢測、營養補給品花費
4. 療程回測
5. 療程結案報告
6. 療程後續
7. 自救指南
8. 心理轉變
9. 最後的碎碎唸

前言

身體狀況看似從三月底冒出,接著四月、五月……持續到七月,都沒有出現好轉的現象;決定進行相關檢查,並執行為期三個月的療程。

過程冗長,大略整理一下,想知道更多的可以再細讀:

檢測及療程
.初步檢測及療程執行:伊生診所|ĒSEN Clinic
.進一步檢測:國泰綜合醫院

各項檢查

在開始療程前,會先經過各項檢查,接著醫師會評估,再進入療程,其中有幾項找出對應的問題:

  1. 自律神經檢測 → 過勞
    檢測結果幾乎全紅字,大多指數偏低,情緒指數過高,平均心跳數偏高。
  2. 抽血及食物過敏原 → 確定發炎指數及食物過敏原
    主要看 ANA 抗核抗體指數,就是自體發炎;1:80X(-)是陰性,而我的數值是1:640X(+),高出非常多。而食物過敏原也是為了避開現階段會引起過敏的食物,降低過敏及發炎的頻率。
  3. 超音波 → 甲狀腺囊腫、玻璃纖維瘤
    做健檢的同時也照了超音波,在脖子有照出甲狀腺囊腫,而胸部有玻璃纖維瘤,目前這兩者為良性,不過每半年需定期追蹤。

認知行為療程

確認完實際的數據,聽完醫生的報告後,準備進入療程。

訪談

健管師會先進行訪談,了解我目前的狀況以及目標,同時評估方案的可執行性,給予建議。健管師會從各個方向去切入,也會引導我更深的反思或意識更多我不曾注意的。

療程會配一位健管師(健康管理師),可以理解健管師為個案及專業醫療人士的溝通橋樑,以個案的各項考量給予相應的調整計劃或執行方案。
執行方案

我得到的執行方案是從「改善睡眠」開始,接著練習「放鬆」並搭配相應的營養補給品,而我會同步執行飲食的調整。

營養補充品並不是藥物,除了一般食用的的補充品,我還有使用胺基酸點滴。

初期會學習如何寫睡眠日記、飲食日記,藉由紀錄的方式去交叉比對症狀及進行調整。中期會持續且更進一步,後期會開始嘗試運動。

因為我以文章簡單描述,較沒有脈絡,實際上會由「睡眠、飲食、壓力、運動」這四大項來互相調整。

其實執行的內容比想像中的簡單,幾乎一般人都能做到!

但因為太簡單了,若沒有決心想改善生活,只會感到很無聊、無趣。尤其這份「改變」會影響到身旁的人,因此讓執行的難度增加。

如果有健管師或其他可以分享的人,也會讓成功的機率增加許多。我的話就很實際,除了想改善之外,也知道自己花費不少金錢,不能隨便了事。

療程期間

常常因為焦慮而感到情緒低落,不想一直反覆向身邊的人提起,會選擇放在心裡;更無力的是,去附近的診所就診,大多也只是得到過敏、感冒這一類的回應,無法給予更進一步的建議或診治,大多看沒多久就開藥,而中醫的部分就是,把脈、問診、開藥調理身體。

實際該怎麼做,如何做,很難得到回應,診所也有許多人在候診,我也不好意思一直問下去。

但現在可以跟健管師反應,這讓我感到很安心,健管師也會視情況分享相關的衛教知識,讓我在下一次有相同症狀時,不再容易感到焦慮。

雖然療程有三個月,但前兩個月的身體是處在起伏的狀態,時好時壞,連情緒也是波動很大,也發現自己常常因為認真,無形中造就更大的壓力。不只是對於身體狀況的焦慮,還有對於自己,總想著為何還沒有好轉、為何又出現新的症狀?錢花得好快,但我沒有新的收入了。

表面上說著金錢先放一邊,但心裡還是焦慮自己沒有收入,想休息但還是不爭氣地瞎忙。

前一次的回診,醫生告知我不要太認真,這種求好心切的認真會產生更大的壓力。第一次聽到醫生告知不要認真,讓我很訝異,我反覆思考認真的感受。

不認真做好的感覺,會讓我沒有安全感。可是認真做好後,那份不安減弱後又增強了,因為內心覺得可以更好,以致於這份認真沒有盡頭。

最後在療程的最後一個月才稍微好轉,接著就是準備這次的療程回測,結果有好但也有不好的。

療程、檢測、營養補給品花費

截至目前為止,至少有 7 萬多台幣附近。

我想我唯一的小優點是,關於健康的錢不會省;這真的很諷刺,平時用健康賺的錢,就是我的醫療費。所以這次才下定決心好好調整,只是關於壓力的部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剛好這期間找了保險顧問重新檢視保險,但因為身體的狀況(囊腫、玻璃纖維瘤)導致保險全部過不了。雖然這是已知事實,但還是想去嘗試看看。


療程回測

與上一次的檢測互相比較。

自律神經檢測 → 過勞
檢測結果幾乎全紅字,大多指數偏低,情緒指數過高,平均心跳數偏高。

這次結果:有三項數值趨近正常值,但……心臟負荷卻比上一次更高。醫生認為我的運動模式可能要再從更初階進行,習慣後再加強。

抽血及食物過敏原 → 確定發炎指數及食物過敏原
1:80X(-)是陰性,而我的數值是1:640X(+)

這次結果:數值是1:160X(+),有比上一次降下許多,但還是處在發炎。


療程結案報告

健管師會進行訪談,會以最初療程開始跟結束的狀態比較,依據對方所列的整體五個階級,我 Level 2 提升到 Level 4。

其餘的細項也都做出比對及後續的建議。

整體而言,我的問題還是在於「壓力」占最多,而認知行為就是透過各項的調整、習慣、認知等改變來調節。在這過程中也學習到許多心態上的轉變及放鬆的方式。

認知行為療程核心主軸

了解我們症狀、身體反應的 3 個步驟:

  1. 意識 ── 了解並了解行動的原因、原因、選擇和潛在結果
  2. 決定 ── 決定你是否能接受結果並意識到你的行為可能產生的結果,但不要過分強調自我限制,限制在你感到壓力或受限的狀態;決定自己的行為 ,例如要不要吃過敏原食物、要不要讓自己壓力大。
  3. 接受 ── 接受結果,並在決定繼續某些生活方式選擇後在情感上接受身體 / 生理狀態。

療程後續?

我在三個月療程結束,學到許多認知,也將這些內容都整理到我的 Notion 裡,做成一份指南,當我有形況發生或想再調整、提升生活作息時,就能遵照自己走過的指南來執行。

整體都調整很多,睡眠是最明顯的,至少睡飽、淺眠的狀態有減少,心理狀態比較舒服些,也能影響到許多生理情形。

我有再購買兩個月的療程,不過核心會以運動及飲食為主。

但是我有發現經期的轉變很大,經血量變得更多,且慣性不一樣:

過去經期
  • 經前:頭痛、胸脹、情緒極度低落
  • 經期:冒痘、疲倦
  • 時間:準時(根本機器人)
  • 血量:七天內有五天平均血量,六、七天逐漸變少至沒有,減少速度快
近期經期
  • 經前:胸脹、頭暈、情緒些許低落
  • 經期:頭暈、嗜睡、偶爾經痛
  • 時間:會延後或提早七天
  • 血量:七天內有四天的大血量,五至七天逐漸變少至沒有,減少速度慢,有時會需要更多的時間結束

主要是頭暈的感覺最強烈,其次是會很想睡覺,胸悶跟呼吸不順的感覺也有一點,不過頭痛的感覺變少。一直頭暈是大失血跟平常沒有保養身體,後續會試著補鐵跟進行運動。


自救指南

後來我將所有過程跟指引整理成自己的自救指南,一樣從「睡眠、飲食、壓力、運動」這四項來進行,不同的是有加以整理跟分類,讓整體更有脈絡,一些小訣竅、思維的轉換及內省也都編寫進去。

關於療程、檢測、營養補給、常備藥的細項、費用、作用等等,都製成表格,讓自己未來能尋找對應的項目,並對時間及金錢預算有心理準備

Design by Jhane Chou

心理轉變

每一次悲傷、難過、憤怒的種種情緒,我都要求身體忍耐,只要忍耐一下就過去了,每一次都是忍耐;等到忍無可忍的時候,就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爆炸,在瀕臨好幾次極限之後,情緒越來越低落,好像忍耐與否都無關。

我以為這是好事,以為這能讓我更專心去做我想達成的任何目標,卻不知道身體只是無力反抗,我的免疫系統、我的心臟,都在無聲地衰弱。

雖然表定從三月底開始,我想了很久,或許三月底不是真正的起點,而是自我有意識以來,身體就不斷配合我的節奏

最近,我跟身體說:謝謝你總是配合我的節奏,為了我的目標而付出,接下來換我來陪你慢慢好起來。

我不斷地想知道,到底是什麼讓我感到不安?

如果活著的終點仍是死亡,那麼我是為了什麼而存在?除了體驗人生,暫時想不到其他答案。

我想體驗什麼樣的人生?我怎麼知道。我還是很討厭這所謂的未知,也無法盡情去感受這種沒有答案的人生。

每次想著任何事情的同時,我又會想著,是不是這個當下的我就是在給自己無謂的壓力?能不能不要再想?

用文字描述的時候,那些想法與提問,總顯得冰冷嚴肅,我是以好奇的心態去發問,只是單純想知道為什麼而已。

已經比以往的心態好很多了,不再憤怒地質問一切。


最後的碎碎唸

懇請支持~不論是文章閱讀、分享、拍手,或是追蹤 IG、購買主題,都是支持我的方式,也謝謝你持續閱讀我的文章。

在身體恢復到一個狀態前,很難寫長篇的知識文章,希望能慢慢恢復。

文章首次發布於 Medium,目前閱讀的版本為同步版。


感謝你的閱讀及支持,任何問題都歡迎來信交流|imjhanemi@gmail.com

MediumInstagramFacebookDeerlightGumroad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JhaneUI / UX 設計師&自由接案設計師&雜食設計師 不定期分享設計領域的相關經驗 〘 完整內容請展開介紹〙 | 所有文章:https://reurl.cc/N6Q2Kp 設計作品:https://deerlight.design/ 原創主題:https://reurl.cc/g84djN
  • Author
  • More

Medium 2023 年 03 月文章數據及收益報告

曝鹿設計專欄-不再怕白晝的孤獨,和夜晚的惡夢

Medium 2023 年 02 月文章數據及收益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