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edalus Drone》玩音樂的建築
動態+聲音+空間的“劇場”作品一直是我那杯茶。最近在建築課堂跟學生分享劇場和建築創造空間的共通點,正好這兩天看了這個作品就是這樣一個跨界設計的案例(雖然也不是“看” 也不是“劇場作品”)。由建築師 Thomas Tsang 和作曲/藝術家 Ken Ueno 共同創作探討聲音和建築的邊界,以敲擊樂+通過“大聲公”輸出人聲+無人機作為製造聲音的工具,在 AsiaSociety獨特的建築環境直接與空間對話,再加上參加者身處其中其實也變成了作品的一部分。
首先其實要介紹一下Asia Society Hong Kong Centre這個本身已經很具魅力的建築。原先是英屬時期的軍火庫,於2012年改造成為亞洲協會香港分部會址,建築師在鬧市中的一片山林以遊廊的方式連接幾個殖民地軍事建築物,順著百年大樹和地勢的動線設計讓遊人一邊遠眺高樓林立的金鐘商業區一邊慢慢的進入隱藏在山林之間的展廳。
作品第一部分在Asia Society上層空中花園開始,在平台和遊廊上下層之中佈置了八個敲擊樂手共同演出,各人看似是獨立的樂章在山谷中互相呼應,觀眾也在其中遊走因而與不同樂手所製造的聲音或近或遠的距離。當我以建築師的角度試圖尋找一個”全視點“的位置的同時,一個聲音設計師朋友則找到一個隱藏角落感受著整體的震動迴響。
在20分鐘的樂章結束後大家慢慢步入山坡內部進入“展廳”。50人進入了原軍火庫厚實的建築內部,加上四個展廳層層遞進的鐵絲網構建裝置,空間變得緊湊,甚至是有點壓迫感。在頭兩個展廳的圍欄較低,空中穿插了幾個機械移動著的播放器,聽著低沈的鳴聲也看得入迷,還時而有一聲銅鑼在敲,身處厚厚的石牆當中感受到震動和回音。
群眾慢慢從一個空間進入下一個空間的時候聲音層次也越來越豐富,其中當無人機一同起飛的時候應該算是樂章的高潮。原來在牆外的這些小機器是聲音製造的一部分,再加上Ken拿著播放器和手提擴音器(大聲公)的聲音演出最後充滿了並建造了空間。自黃昏5點在寬敞的空間花園的前奏到演出結束從軍火庫展廳出來的時候已經天黑,擠擁在小空間的人群回到“社交距離”散落的外,應該也算是演出收放的一部分吧?
前一天也參加建築師導賞和藝術家分享的環節,本來還擔心聽了這樣“理性”的設計分析會被劇透了而無心感受作品,可是聽/理解了空間和演出結構和身處其中與人群擦肩聽著每個部分慢慢開展還是有種真實的震撼。表演作品還真的是用身體感受而非只是腦筋思考,也正好把最近用得有點過火的理性腦袋釋放一下。
《Daedalus Drone》裝置+演出 | 21-28.11.2021 | Venue: Asia Society Hong Kong
Presented by Osage HKACT! Act10 & New Vision Arts Festival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