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善良的我們》中那些斯勾以的細節 ◎伊格言

伊格言|the novelist
·
(修改过)
·
IPFS
·
和 AI 相比,優秀的創作者絕對比較節能。
圖片來源:劇照

  這齣劇的編導是細節天才。

  我不會說這種等級的細節我做不到。我知道我做得到,在過去的一些書裡我也已經做了;但得花非常非常多時間仔細打磨(我向來如此自我要求,如此龜毛,所以產量悽慘)。

  我當然希望我能隨隨便便就揮灑出一大把這種程度的細節,但根據經驗,不可能如此輕鬆。

  這也是我個人的某種才份不足,所以得花時間想。花上那些難以計數的痛苦思索的時間以後,高品質的細節就自然出現了──你得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但我確信每一位有品味有自我要求的作者都樂於為這些細節自苦自虐。

  這些極其精彩的細節如下:

圖片來源:劇照

  第 1 集,林依晨進浴室向何瑞之求歡被拒,出來後沾了滿身泡沫。

  第 2 集,Rebecca 一氣之下砸錢買了新衣犒賞自己(衣服是當季名牌,很貴,所以沒能買得沒那麼爽快;這之前已經幾番來回,遲疑再三,買了又退退了又買;這是個讓觀眾的注意力持續而不渙散的小技術),新衣掛上衣櫃桿子後桿子卻一端垮下來,她伸手調整,喬著喬著另一端也掉下來──

  這適切而準確的細節讓被拒的狼狽更狼狽,讓滿身泡沫更泡沫,讓人生的一塌糊塗更一塌糊塗。

  (我在《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 16 講》裡寫過:70%的劇牽涉到聖誕節,因為那會讓有伴的人比平常更幸福,沒伴的人比平常更慘──

  我沒說完的是,那當然也會讓有伴但不幸福的人比平常更不幸福一點。)

圖片來源:劇照

  第 4 集,何瑞之手機裡儲存了一個姓名為「忘了」的聯絡人。「忘了」是雙關語,對何瑞之來說,既是完成式,更可能是祈使句(告訴自己必須「忘了」)。儘管面對妻子,他大可輕鬆地說「我真的忘了」;但他自己心知肚明。
這是他沒說出口的千迴百轉。

  第 5 集,「我只是不喜歡甜言蜜語,刻意討好巴結,結果從小到大從學校到公司,我都要被討厭。被討厭真的很討厭你知不知道?」

  第 5 集,Rebecca 在住家二樓陽台,打手機隔著市塵中的路燈與夜色接受一樓門前巷子裡的柯震東告白。這沒什麼好奇怪,甚至以編劇角度而言,這暗戀稱得上了無新意;但精彩來自於他們的心事必須在胸腔中、在虛擬世界(手機上的通訊軟體)以及現實中僅一臂之遙的空間中跳來跳去。

  而後以柯震東一句大喊作結。

  這當然浪漫,絕對浪漫──它其實就是我們常見的「男女主角結伴到沙灘上對著大海吼叫」的細節的變形。但「在沙灘或山崖上大吼」在影劇中已成為陳套,一再遇見只剩尷尬;而後者則在陳套中翻玩出新意。

  在這裡我看到柯震東的大喊,我真心替他們感覺浪漫。

  第 6 集,林依晨戴婚戒,先是弄錯手,再來是戒指太小。

  第 6 集,林依晨自己「發明」了能省力為失能者洗澡的金屬架子(她應該找個廠商合作申請專利而後量產)──我無法想像,如果沒有親自照顧過失能者,有什麼樣的創作者能想到或想出這樣的細節──這連仔細做田調都很難做到。

  王安憶在《小說家的 13 堂課》中把小說情節分為二大類,分別名為「邏輯性情節」以及「經驗性情節」

《小說家的 13 堂課》王安憶

  「邏輯性情節」是什麼?是一個邏輯上的動機以及它合理引發的後續結果。某種程度上接近我們所說的「高概念」。(註 1)

  不知道高概念是什麼的朋友可以去估狗。

  簡單講,教科書上說,《桃色交易》的高概念是「神秘富豪看上了年輕有才華建築師的美麗太太,希望出不可思議的一大筆錢買你太太一晚春宵。這錢可以幫助你走出此刻的人生困境,但問題是神秘富豪本人其實也是個超帥大叔,魅力滿點。你不擔心你太太一去就回不來了嗎?你該怎麼辦?」

  邏輯性就是這樣的東西──有一些充滿創意的前提,而這些前提在理想上會以合於邏輯的方式發展下去,為整個故事提供最底層的,推動故事前進的巨大動機。

  而徐譽庭在《不夠善良的我們》中著力甚深的,不是這樣的邏輯性情節,而是王安憶所說的「經驗性情節」。

  經驗性情節是,(根據王安憶的說法)「是現實生活中的情節」、「帶著巨大的感性,為我們想像力所不能企及」

  王安憶講得有點抽象,但此刻的我們其實不難理解,那就是這篇小文中上述的這些。你要不然就是經歷過,要不然就是聽人說過;否則,你很難自己憑空想像出來。

  「很難」,意思並不是不可能。還是有可能,但是,通常必須耗費非常多時間。

  王安憶說這些細節「為我們想像力所『不能』企及」是誇張了些,但真的「很難」倒是沒錯的。

  你覺得這種程度的細節 ChatGPT 寫得出來嗎?我會說,或許,但可能你請它寫 150 次它會出現 1 次。

圖片來源:劇照

  所以和 AI 相比,優秀的創作者絕對比較節能。

  ↑居然這樣作結,我自己也有點意外🤣🤣



→伊格言的社群連結:https://linktr.ee/egoyanzheng

(註 1)王安憶沒有用高概念這個詞,是我後來知道高概念這個詞以後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介紹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伊格言|the novelist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印刻》雜誌2021年3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零度分離》、《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幻事錄》等書。 http://linktr.ee/egoyanzheng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透明社會:為什麼卡謬《異鄉人》的主角莫梭要殺人?◎伊格言

【後記】幻事錄 ◎伊格言

隔壁房間的嗚咽──《安妮日記》 ◎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