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大叔》 — 給中坑們的大叔情歌
1、資格
我評論事情不多。本來就不多言,這個世界的內容太多,「磚家」太多,時間太少,並非很熟悉的事情,已經有人說了的論點,何必寫。沒有深刻感受的事情,何必講,否則對方說 「你唔係咩咩咩你唔明架喇」,或者 「第日當你咩咩咩你就明架喇」,我會徹底無語,因為我自己也確信設身處地去理解問題,非常重要。
因此,我來評一下《逆流大叔》不但覺得大條道理,簡直覺得有種責任,因為我不單正是大叔,而且還是個從出生就一直住在城門河畔的大叔,年青時懷著少年維特的煩惱,沿著電影主場景城門河大會堂踩單車上學放學;大叔時背著中年危機,沿著電影場景中的城門河下游到吐露港踩單車上班下班。
受奇夫、電影朝聖和活現香港幾位好友影響,加上開發《光輝歲月》時做的大量功課,我對港產片取景場地算是略知一二,有半齣在自己地頭拍攝的電影,《逆流大叔》肯定是第一次,比以前的《香港製造》還多。
剛踩了7公里單車回家,小小地圖已經覆蓋了在沙田住過的7個地方,念過的幼稚園小學中學甚至大學,用過的三個辦公室。是根正苗紅的沙田友。2、期望
在愛國者高呼「沒有港產片,只有中國電影」(當然還有荷里活)的今天,我看港產片抱的是另一種心情。不至於像家長看自己小孩的表演,明明十分柴娃娃,看在眼裡都覺得是奧斯卡影帝影后,但一定會多了一份諒解,尤其自己也製作內容,也需要跟中國以及美國的作品同場較量,人家以母語寫本土故事就是個國際市場,我們以母語寫本土故事,連找到投資者支持都難,我很能體諒那種明明製作和宣傳資源少十倍甚至百倍,卻要在同一個舞台競爭的難處。
於是當編劇、場景、特技、配樂等任何地方有所不足,看在眼裡都覺得還好,甚至有種代入感,會設想如果有更多資源,這個位應該可以拍得更好吧。然而,這種諒解也並非毫不理性,因為體諒的只能是製作資源,創作和演出那團火,卻絲毫沒有體諒的空間,甚至比起看外語片有著更高的期望。這方面,《逆流大叔》可謂交足功課。
偶爾我在上班的單車路上,會遇上練習中的「逆流大叔」3、資助
《逆流大叔》由香港電影發展基金資助,在我看來,政府的這些小投資穩賺不賠。當然,單算電影票房基金可能冇數可為甚至有點虧本,但,嗨,如果算票房就穩賺,純商業運作就能滿足資金需求,還要政府設個基金來把鬼?
其實票房只是其次,小小投資,對外面向國際社會可能得到獎項,觀眾看到香港美好的一面;對內面對市民,支持創作可以為神憎鬼厭的政府洗底,推得更遠甚至可以為發展東北大嶼、移山填海背書,「看,昔日只是農村的沙田發展後多好」,然後推土機啟動,可謂抵到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0s9_lfpa_4&feature=youtu.be
《逆流大叔》預告片4、尊嚴
電影劇情,還有加插的《英雄本色》原素,一再強調尊嚴。如果問人尊嚴是否重要,大概沒有誰會說否。但如果再追問甚麼是尊嚴,怎樣算是失去尊嚴,也許會有千百種答案,又或許很多人答不上來。
在我的理解,尊嚴就是對自己存在價值的根本肯定,比如前特首認為運動員因為影響不了GDP,對社會的價值較次,這是缺乏對運動員的基本肯定,一旦你接受了這個看法,就是失去尊嚴。
尊嚴不是別人怎樣看你,而在於你是否接受別人看扁你。所以電影中提到尊嚴不是別人賦予而是需要自己爭取,是 true by definition。廣東話說「面係人地俾,架係自己丟」是真理,人家看不起你只是不給面子,唯有自我放棄才能讓自己失去尊嚴。
那也算是向 30年前的 Mark 哥遙遙致敬:「我咁做唔係要話俾人聽我威,而係要話俾人聽,我冇咗嘅嘢可以親手攞番!」
也是今天香港的寫照。
「樽鹽」在《光輝歲月》中的價值遠高於學識、汗水、鮮血、眼淚,是只在傳說中出現的道具5、節奏
電影的另一個說教位,正好也是我自己十分強調的,節奏。教練喊,「跟住你嘅鼓聲向前行!」
另一套大叔活出尊嚴的港產片《激戰》中,賤輝也說過同樣的道理:「一個拳手,一定要建立屬於自己嘅節奏。」
節奏很重要,即使是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i’ve come to talk with you again…” 這般慢條斯理的節奏,只要能保持,一段時間後自然會看到進度。這不只適用於運動,生活和工作上都一樣,大叔智慧告訴我,認清方向,把握節奏,持之以恆,比橫衝直撞,爆發急衝,高效得多。
香港話說「唔駛急最緊要快」,其實是真理。
6、題材
欣賞以香港本土題材說故事,但也怕只以香港本土題材說故事。
記得有次訪問,聽得出記者想要sound bite,一再引導我說出自己很重視本土文化,我卻一再強調我的核心價值是多元,結果落得刪掉整段對話。其實,我固然重視本土文化,但在我眼裡,本土和多元本屬一對,在乎本土,世界因此多元;世界需要多元,所以本土重要。本土之所以重要,不是因為「我」很重要,而是因為假如維護不好本土,世界只會剩下兩種文化、語言、生活方式、社會價值。
萬一眼裡只剩香港本土,其他地方的本土都進入不了生活議題,人會容易變得狹隘,甚至自我中心。
7、病態
也許有些觀眾會覺得電影劇情誇張,太多巧合,但在我看來卻很寫實,唯一例外的是美少女教練這個劇情需要但非常超現實的設定。
很喜歡朱德庸的《大家都有病》,它誇張得來很寫實。說得好像很矛盾但其實毫不矛盾,因為現實本來就很誇張。世界甚至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小說家想的橋段都及不上現實的誇張。《大家都有病》描寫的都市裏,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病,越是人到中年,越是覺得現實。日常生活中撐著是種「禮儀」,大學都得學懂把影響自己和別人情緒的個人問題封印。分別不在於有沒有問題,而在於是否撐得住。能撐的就是「常人」,撐不住的就是「病人」,甚至因而輕生。
卻其實,病態,才是常態。認清這點,至少病人不至於太寂寞。
大家都有病8、UA6
看一部於沙田取景的電影難,在沙田看一部於沙田取景的電影,更難。
沒有誇張,沙田幾十萬人口,居然只有一家戲院,算上馬鞍山,也只是兩間而已,新城市廣場的戲院甚至一度被邊沿化到頻臨結業的感覺,直至最近才在八十年代 UA6 的位置重開 6間像樣的戲院。反倒是人口及不上現時的八、九十年代,沙田除了有 UA6,曾經有過第一城、娛樂城兩家、希爾頓、花園城(鹹)多間戲院。
再說,就算現在 UA6 重開,也不見得會選播港產片,《逆流大叔》算是有點噱頭,獲分配半家戲院上映,我才得以在沙田看沙田的電影。否則踏出戲院的一刻面前的不是「九點半、大會堂」,未免少了兩分味道。
“UA6”我不單要請大叔朋友們支持《逆流大叔》,還得推薦大家到沙田 UA6 去看,散場後到久違了的城門河走走,想一想日子過得可有尊嚴。
我知道你覺得我寫錯,但哪管你是 MCL 高層,都不要糾正我那是 Movie Town 不再是 UA6,我有權繼續把戲院稱為 UA6,然後看完電影搭火車過海,坐上小巴大喊一聲「大丸有落」。因為,那是活在「退變」中香港的這個大叔的,一份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