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江上小堂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论语漫读(112):子之所慎 — 战和疾仍然是现代人所慎

江上小堂
·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之所慎:齐,战,疾(述而第七)。

孔子弟子日常所见,孔子对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特别慎重。孔子慎重对待的事当然不止这三件事,比如去拜见鲁国或其它国家的国君,也一定非常小心谨慎。弟子们唯独强调这三件事,不知道是什么缘由。

齐(zhāi),同斋。就是在祭祀或上朝前,要做些准备工作。其中之一就是本人要斋戒若干天。斋戒期间的饮食起居与日常不同,以洁净身心和集中注意力,在祭祀时意念才能上达神明。不唯华夏文化有斋戒的习俗,穆斯林教徒至今每年还过斋月。一个月的时间内白天不吃不喝,太阳落山后才能进食。

孔子是怎么斋戒呢?《乡党篇》有记载。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乡党第十)。

明,洁净。明衣,沐浴后穿的衣服。布,铺开。斋戒前,孔子都要准备好洁净的衣服,然后平整放好,待沐浴后郑重穿上。很虔诚,很有仪式感的样子。

饮食也所改变,也与平时不同。吃得清淡,不大鱼大肉,不吃葱蒜,不饮酒。还要搬迁住处,避开家人或学生,找个清净的房间一个人住下,闭门静思。总之,衣食住都要有所改变,远离一切扰乱情绪的事物,让内心安静下来。

打仗自然是孔子最反感的。他肯定不会轻言开战,对此很谨慎。孔子推崇王道,以理服人。但他这套,在春秋战国时期行不通,没有国君愿意买他的账。合情合理,《论语》中涉及战争战事的记述就比较少。有这么几条。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路第十三)。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子路第十三)。

这两条连着的。

孔子先说,“由军事上很有造诣的善人来教导百姓如何战斗,操练七年时间就可以派他们上战场了”。

接着说道,“不指导和训练国民如何战斗,却派他们上战场,等于是让他们去送命”。孔子显然反对穷兵黩武。非要打仗,那也得打有准备之仗,不能白白牺牲老百姓的性命。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第十六)

冉有与子路去见孔子,告诉孔子季氏准备攻打颛(zhuān)臾。颛臾是鲁国的附属国,季氏架空了鲁国国君,还要把颛臾收为囊中。孔子就表示反对,申明颛臾根正苗红,怎么能去攻打呢?并指责冉有不阻止。冉有和季路当时在季氏手下当差。这也是孔子反战之一例。

但是孔子也有主战的时候。

陈成子弒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弒其君,请讨之”(宪问第十四)。

陈成子是齐国大夫,势力比较大。把国君齐简公杀了,立其弟为国君。孔子必定认为这是犯上作乱,违反了当时的“普世价值”。作为邻国,应该武力干涉。因而去请求鲁哀公发兵攻打齐国。《左传》里有更详细的记载,“孔子三日斋而请伐齐三,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轼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为了上朝献策,孔子先沐浴斋戒三日,再去见哀公,再三请求。哀公自忖实力不够,孔子则为哀公分析局势,认为一半齐人会站在鲁国一边,可以打过齐国。所以,孔子既认为攻打齐国具有正当性,也有可行性,还是慎战的。

至于疾病,绝大多数人都很慎重。特别是在古代,没有好的医疗卫生条件,一旦生病就很容易呜呼哀哉!所以,预防生病就特别重要,生了病那更得小心。孔子也不例外。《论语》中,有两处提到孔子生病。子疾病,子路请祷(述而第七);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子罕第九)。

三者之中,现代中国人没有斋的习惯了,就谈不上慎重不慎重。然而对战争则应当更慎重,从国家而言如此,对个人而言也是如此。现代战争比冷兵器时代的后果是可怕得多。而现在的医疗条件虽然比过去好多了,但疾病似乎比过去多了,医疗费用又很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医疗都是政府和个人很头痛的问题。也不可不慎。所以现代人对患病很焦虑,养生健身,预防疾病成为现代生活的头等大事。

2021年3月9日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