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人生就是相遇」關於非暴力溝通的一些筆記
最近在讀Oren Jay Sofer的《正念溝通》,摘錄一些覺得很有道理的段落分享給大家。
真實人生就是相遇
「真正活著就是進入這種相互性的體驗,感知彼此與身在這裡的神祕。關係臨在是種真實的相遇,在相遇中,我看到的是真實的你,而不是我想要或需要的你。這種相互性就是真實對話的基礎。」
「有效的溝通仰賴我們臨在的能力。誠實開放地訴說、深度傾聽,以及在對話中不可避免的曲折中迂迴前行,全都需要高度的自我覺知。要說出我們真正的意思,必須先知道自己是什麼意思;而要知道自己是什麼意思,則必須傾聽內在,辨識出什麼對我們才是真實的。」
「我們是否習慣輕鬆又自由地開口說話,很難留下空間給別人開口?還是覺得傾聽比較自在,要挺身開口是很具挑戰性的事情?大多數人都比較偏重其中一邊。跟性別、種族、階級,或其他方面的社會定位有關的環境和事件,都會塑造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的形象。」
「我們都接收過『是什麼身分地位,就要有何種行為舉止』這類的訊息。無論這些訊息是顯性還是隱性⋯⋯我們會從各式各樣贊同或反對、包容或排斥的暗示中學到,根據自己的角色和他人的期望,什麼樣的行為舉止是最安全的。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揭開這些模式,並發展出一種真正的表達自由。」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在對話中練習臨在:
.抉擇點:注意自己在聆聽與說話之間的選擇。
.停頓:嘗試加入一點微停頓或更長的休息。
.速度:調節自己的步調,在說話時帶入更多覺知。
.關係覺知:發展內在與外在覺知的平衡。
在氣氛很緊繃的情況下,若說話太過緩慢冷靜,可能會產生誤解,導致對方認為我們不在乎、試圖控制局面,或是在批判他們。要在「找到一個輕鬆的步調」和「以真實的方式互動」之間取得平衡。
練習技巧時也不要忘記溝通的基礎是意圖
「意圖是我們言行背後的動機或內在品質。」
「無論我們把言語修飾得多好,他人其實可以感覺到我們內在的出發點。」
「我們可以盡量運用溝通法中的『我的陳述』和『積極傾聽』,但如果不是真誠想與人建立連結,這些方法都不太可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我們的意圖、觀點和經驗會相互強化:觀點決定意圖,意圖塑造經驗,而經驗又驗證我們的觀點。因此,調整自己的觀點,才可以改變意圖和經驗。」
怪罪遊戲
在工作上,根據我們處理細節的方式,另一個人若不是「毫無組織、不專業」,不然就是「吹毛求疵、微觀管理」。在戀愛關係裡,想要更多親密感和情感的人,認為他們的伴侶「冷漠、疏遠」,而伴侶可能會認為他們「需要人幫忙、依賴心重」。
你有看出背後的模式嗎?無論我這一邊發生了什麼事,無論我在情境的哪一邊,不對的都是「你」。如果我想要的和你不一樣,那就是你的錯。
只要我們的需求不一致,就會開始這種怪罪遊戲。
「退一步思考一下這裡的邏輯──如果我想要你改變自己的行為,所以告知你哪裡不對,這有什麼用?這種激勵改變的策略太落後了吧!第一次聽到馬歇爾.盧森堡指出這種明顯的模式時,我真的非常震驚。人們受到指責和批評時,通常都會為自己辯護,使得溝通更加困難。」
回應衝突的四個習慣性方式
迴避衝突;競爭性對抗;消極接受;消極抵抗
1. 迴避衝突的目標和願望通常都是維持和平。其背後往往隱藏以下一種或多種未經檢驗的信念:
.衝突很危險。
.如果我挑起衝突或討論我們的差異,其他人會受到冒犯。
.如果我試著談論這件事,會造成更多的傷害,還是就這樣吧。
.如果我不去處理,它就會自己消失或解決。
2. 競爭性對抗是控制或支配,而導致這種對抗方式的潛在信念可能包括:
.我必須靠自己,這就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如果我不起身反抗,就會失去力量或被摧毀。
.脆弱就是弱點,我表現出的任何同理心都會被他人用來對抗我。
.我是對的,他們是錯的。
3. 消極接受跟迴避衝突是不一樣的,因為它的目標是藉由放棄自己的需求或偏好,來化解任何潛在的衝突。其行為背後的一些核心信念是:
.如果我順從,一切都會很順利。
.我的需求不重要,我不值得快樂。
.如果我給別人他們想要的,他們就會喜歡我。
.我曾經犯過錯。
4. 消極抵通常帶有隱藏敵意,但口頭上又保持一切正常。看起來像是在迴避衝突,但其實有採取行動來表達憤怒或不滿。在這種行為背後的信念包括了:
.我沒有選擇。
.我的需求不重要。
.這裡沒有屬於我的空間。
.沒有人在乎我想要什麼。
.說出來也不會有差別,只會讓事情更糟糕。
「當我們看待衝突的模式陷入習慣性、受制約的情況下,由於曾有過負面的經歷,注意力會狹隘地集中在某一種看待問題的方式。我們的整個神經系統會因根深柢固的觀點和相對應的意圖,進入一個熟悉的模式:感到焦慮、挑釁或動彈不得。
意識到我們應對衝突的習慣,可以讓我們改變那些將它們固定在心裡的潛在信念和情緒,並做出不同的選擇。」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