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日本女性的年齡歧視
書名:《年齡騷擾》
作者:田中光
譯者:李彥樺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19年4月
“女人越年輕越好"的觀念早已深植每個人心中,是故女人都不喜歡被叫作“阿姨",更惶恐被冠以“大嬸"、“大媽"等稱號。在大男人主義的日本,女性的年齡歧視問題更為明顯,社會上甚至有股“厭姥心態"。演變成這樣的局面,全因日本對女人存在價值的傳統觀念所致。
本書作者田中光從女性隱瞞年齡的心理因素談起,剖析生理成因,向讀者呈現在日本的家庭和職場環境中,年齡對女性來說並非只是每年遞增一歲的數字,而是長久以來難以擺脫的年齡騷擾與歧視的緣由。
書內先舉出女藝人謊報年齡的例子,告訴大家每當發生此類個案,當事人例必受到社會大眾的嚴厲批判,甚至被控訴有關行徑欺騙了粉絲。為何在日本,女人的年齡比男人的年齡更容易被放大?這可循當地文化窺看究竟。在從前大多數日本女性都在二十出頭就結婚的年代,過了二十五歲還沒結婚的女性會被稱為“聖誕節蛋糕",過了三十歲都還沒結婚則被稱為“除夕蕎麥麵"。這些稱呼都有過了特定時間仍賣不出去的意味,等同廣東話中的“賣剩蔗”、“籮底橙”。
此外,日本人會說“女人如花,男人如樹"。用花來比喻女人,這就是說女人再美,也會有衰老的時候,因為花總有凋謝的一天。而用樹比喻男人,就代表男人年紀愈大,因變老而出現的皺紋也會得到年輪這個善意的比喻。明明同樣是年齡造成的自然現象,男人與女人所獲得的評價卻大相逕庭,可見日本社會對男女之間有着嚴重的雙重標準。
書內透過老少配、生育期限、職場歧視等現象,探討女性隨着年齡增長所面臨的困境。日本社會普遍接受男大女小的“老少配"婚姻,因在傳統觀念上,妻子必須在丈夫臨終前負起照顧的責任。故對丈夫而言,妻子年齡愈小愈好。儘管這種思維如今有所改變,但不少專為職業男士如醫生、律師等提供服務的婚姻介紹所,刊登的廣告仍要求對象為三十七歲以下的女性,藉此將大齡女性排除在外。
眾所周知,日本人以長壽見稱。隨着醫學發展日新月異,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已躍升為世界第一。然而據統計,現代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較明治時期多了四十二歲,生育年齡上限卻幾乎沒有變化。換句話說,即使男女年紀相同,對於生育這回事,男人無論年紀多大還做得到,但女人踏入中年已無能為力。因此在年齡上影響男女雙重標準的最大因素,正是生育期限的問題。
而導致日本社會存有藐視過了生育期限的婦女這種風氣,都拜明治時期的國家政策所賜。那時政府為推動“富國強兵"而主導性別職責分工,讓女人專心在家生兒育女、照顧家庭,不要過度投入學業、工作或政治。當時的婦女無法讀書、工作,亦無參政權,更無選擇結婚對象的自由。加上當時沒有避孕方法,無法控制生育,故女性就算賠上性命,也只能一個接一個地生下孩子,人生完全沒有選擇的自由。正因這種性別職責分工的政策,造成今天日本仍以“男主外、女主內"為主流家庭分工模式,以及社會存有女人工作能力不如男人的偏見,使職業女性一直得不到平等待遇。企業一般只願僱用年輕女性,卻不願向她們支付與男性相同的薪資,也不願給予升遷機會,通常只以派遣或約聘職員的方式,在有期限的前提下僱用。至於中高齡女性,則因較難獲企業聘用,故只能從事兼職性質或單純提供勞動的低薪工作。
日語中的“歐巴桑"(おばさん)原是對中年女士的稱呼,等同中文的“阿姨",但這個詞彙如今卻被污名化。人們會用“歐巴桑"來揶揄那些厚面皮、會在巴士上搶座位、麻煩又難搞的“大嬸"。女性雜誌、化妝品或美容院等商家會標榜“擺脫嬸味",引誘女性花錢保青春。
原本單純的稱呼,現淪為帶有貶意的用語,這不僅間接貶低了女性的存在價值,更在無形中造成年齡騷擾與歧視。再者,因應少子化及高齡化問題日益嚴重,社會上進一步產生吹捧孩童及年輕族群、否定高齡者的風氣,而過於鼓勵生育,也往往讓沒生小孩的婦女蒙受極大的社會壓力。儘管本書談論的是日本社會出現的女性年齡歧視現象,但當中有些地方確實值得我們反思自身社會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