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中華自由教師聯合會與「自由僑校」

馬有史
·
·
IPFS
·

澳門中華教育會由國民黨澳門黨部梁彥明等成員於1920年成立,會址置於梁彥明擔任校長的崇實學校校內,該會在澳門教育界具有重大影響力。1950年,該會就應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發生糾紛,原本政治立場傾向中華民國的理事長陳道根在何賢和柯麟的利誘下,選擇讓出對該會的控制權,因而使中華教育會變為一個親共的團體。教育是重要的領域,蔣介石曾表示「華僑文教事業的目的,第一是培育中華民族生命在海外的綿續;第二是養成華僑發展經濟事業的學識和技能;第三是堅定華僑反共抗俄,崇奉真理的信念」。可見華僑教育在中華民國政府眼中不只是作育菁莪,更是「反共抗俄」的一環,失去原有的教育團體,自然要集結「忠貞教師」另起爐灶。

先簡述澳門教育界的情況,當時澳門政府在興學辦校採取較為寬鬆的政策,無論任何人或團體想辦學,只要學校的消防安全和衛生合標準,再向澳門教育督導處立案,繳交幾項費用後即完成手續。寬鬆政策令澳門中小學校數目極多,僅僅十四萬人口,就有116所學校。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把澳門的中小學分為六類:一、澳門政府舉辦的公立學校,二、親中華民國人士或團體辦理的學校,他們自稱為「自由僑校」,三、天主教會成立的學校,四、基督教會舉辦的學校,五、親中共人士或團體辦理的學校,六、由沒有明顯政治立場的人士或團體開辦的學校。從上述分類可以看出,中華民國政府其中三類是以政治立場劃分,但不代表其他分類就沒有政治立場,例如天主教會背景的聖若瑟中學校長何心源神父與中華民國一直保持友好的關係。這樣充滿政治色彩的分類,自然有其政治含義。

1953年,馮漢樹(粵海文商學院校長)、李雪英(德明中學校長)、陳祖(民眾小學校長)、葉向榮(東莞小學校長)等「自由僑校」負責人創立「澳門中華自由教師聯合會」(下稱自由教師聯會),該會宣稱「振護道之精神,求師道之團結,引青年於覺路,屏時世之宗邪,闡揚三民主義之真理,挽救民族固有之道德」,並先後舉辦革命文物展覽、僑校運動會、僑生升學輔導會等活動,慢慢凝聚「忠貞教師」和「自由僑校」,會員人數從初期的175人到後期(約1960年初)增長到420多人,而該會在「自由僑團」中有重要地位。

自由僑校主要有兩大難題,一是政治難題,二是經濟難題。政治難題就是與中共的鬥爭,中共主要透過統戰的手段來動搖僑校的政治立場,而教師和學生就是其主要對象。統戰手法大致有兩種,一是利用社團(教師社團為澳門文化協會和中華教育會;學生社團為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和新民主少青團)進行聯誼,然後拉攏他們;二是銀彈攻勢,舉辦一些文娛活動和發放津貼予師生,利誘他們轉入親共學校。經濟方面,自由僑校主要收入為學費,但由於澳門在一九四九年之後經濟環境大不如前,再加上中共的銀彈攻勢,自由僑校唯有降低學費吸引學生就讀, 令自由僑校經營更加困難。自由僑校採用開源節流的方式解決經濟問題,包括收取學齡不足的兒童就讀幼稚園、開辦特種師資班、降底教師薪資和縮減員工人數等,而僑委會亦有贈送課本。至於政治方面,自由僑校開辦童軍課程、公民課程與公民訓練,以提升學生對於中華民國的認同, 並且同樣定期舉辦文娛活動。

自由教師聯會應對中共的手段就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有時為了招收更多學生,不但降低學費,甚至完全免學費,另外也會為老師設置額外津貼,務求留下他們。簡言之,國方雙方在教育界鬥的不是誰的教育理念好,還是辦學品質優勝,而是誰的資源足夠多,把對方鬥垮。整體來說,國方的資源是比不上共方的,所以一直處於下風。「一二三事件」後,不但自由教師聯會被強行解散,連自由僑校也慢慢結束營運了。

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專題史·第十八卷:革命、戰爭與澳門》,吳志良、婁勝華、何偉傑,南京大學出版社

《澳門特首何厚鏵》,劉克剛,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澳門華僑教育》,馮漢樹,海外出版社

《澳門華僑志》,丁中江主編,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