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週:疫情之後,靈光消逝的美術館?

Jennifer話很多
·
·
IPFS
·
珍愛圍爐第一期:班雅明系列這週結束囉:) 感謝圍爐內的大家參與討論,我受益良多🥰 也希望大家喜歡第一期的內容,任何指教都歡迎留言讓我知道,感謝。
第二期 | 吳爾芙《燈塔行》預告:為了更從容的閱讀圍爐的討論素材,第二期討論將在2-4週後開始,詳見圍爐廣播,還沒讀《燈塔行》的朋友也可以趁閒開始閱讀,薄薄的一本,大大的驚喜!

回顧:靈光

第三週:班雅明眼中的電影中,我們把靈光(Aura)這個概念放在電影/劇場之下,將它解釋成現場性,並進一步用羅浮宮的蒙娜麗莎來解釋,當作品有時間與空間的專一性時,就有靈光產生,也就是說因為蒙娜麗莎只有一幅,我們得在羅浮宮的那幅畫前面才能觀賞它。

靈光是個概念,不好也不壞,延續蒙娜麗莎的例子,為了維持這幅畫的權威,

  • 要證明它是原作
  • 要保有詮釋的話語權

在班雅明眼中,美術館/藝廊/藝術學校這些藝術權威機構鑑定原作的機制,以及後續安排專人導覽、專家撰寫文字介紹的環節,對作品壟斷的過程也是靈光的一部分

在第三週的文章中,我們也看到班雅明如何樂觀的看待當時電影這一門新技術/新藝術。電影非常容易複製,不要求觀眾像朝聖蒙娜麗莎那般,一定要到法國的羅浮宮,一定要在營業時間站在原作前,你可以在任何城市上映的影院觀賞電影,相對於欣賞繪畫,沒有時與地的專斷,也沒有詮釋的壟斷,每個人看完電影後都可以批評,電影於是作為一個大眾藝術

疫情的影響,我們現在沒辦法飛到國外看展覽,藝術以另一個形式延續,更高的網速與更細緻的攝影技術,讓我們能用比現場更精緻的畫質欣賞畫作,譬如今年五月羅浮宮將48萬件館藏上線官網,我們不用人擠人,在美術館/博物館隔著玻璃跟防竊裝置去欣賞畫作,能在網路上用比現場更近的距離觀賞原作,如果你不滿足於一倍放大,倫敦V&A博物館更瘋,拉斐爾7幅原作讓你可以放大到超越肉眼的極限,每個裂縫都清清楚楚,原作的靈光消失在數元之中。

第二週我們的圍爐討論

疫情影響,小劇場開始拿出錄影機,美術館/博物館開始把展區放在Google Art&Culture,如果技術越來越成熟,未來可以用VR看劇場,用VR進美術館,你會選擇蒞臨現場還是免去舟車勞頓?

感謝 @大齡蠶的繭居生活 @樹懶的生活 @塔拉拉 @Jeger 四位參與上述問題的討論,原文置於文後。我將大家的意見整理成下表:

現場與遠端觀賞的特性其實是一體兩面,有人覺得是優點,有人覺得是缺點,譬如互動藝術,大家就會傾向到現場看,而喜歡安靜看展覽的人,就會傾向遠端觀賞,此外,圍爐討論中有將參與藝文活動這件事,延伸到休憩活動,一群人可以在結束後以去喝一杯或吃晚餐,這是遠端觀賞沒有的社會功能。另外,我也想補充,如同WFH期間爆紅的視訊軟體Gather Town,使用者能在虛擬實境中走動,跟同事靠近時視訊會自動開啟,大家可以假裝巧遇聊天,還可以約特定同事一起到會議室裡聊八卦,當然,只有會議室的人才聽的到彼此說話,遠端觀賞的互動也是指日可待。

蒙娜麗莎的VR體驗

經過這次疫情,遠端觀賞作品的潛能大爆發,除了前文提到的數位館藏,羅浮宮在去年的達文西展,甚至在現場架設起VR看蒙娜麗莎的體驗,以下是官網的文宣:

When a painting is as famous as the Mona Lisa, how can you engage with it on a personal level – get through the barrier of fame to discover its inner secrets? 

策展者意圖明確,希望能還原達文西作畫的過程,一掃各種陰謀論或專家言論,用VR這個新科技接近作品,蒙娜麗莎的靈光也就消失了,當然這次只能在館內使用VR,想像未來我們能選擇在家裡用VR觀賞各地的名畫,不需要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跟一堆觀光客爭奪畫作前排的位置,想說到底要看多久。當參與成本變低,大眾參與就可能變高,壟斷才可能結束,這也是靈光消逝之時。

其他面向:當遠端觀賞成為選項

場域

說到美術館跟藝廊,大家腦裡應該浮現出白牆、白地板、白天花板的白立方,這樣的佈置原先是希望觀賞者把焦點留給作品,後來卻變成一個凸顯社會地位的休憩活動跟場域,這就是Brian O’Doherty口中的白立方,變成一個社會符號,另外,白立方的建置成本高,也不利於適合全黑環境的多媒體藝術,是故,隨著建築、策展技術的提升,有了黑盒子跟灰盒子,我們現在也能在台北看到消費場域成為展場,譬如在百貨公司或華山藝文中心,也能在捷運、公園等公共區域,展出的內容也更多樣,而不僅限於「藝術名牌」,虛擬空間(網路)作為新的展覽場域,未來策展人可能要將虛實一併考慮,甚至作為總體的體驗,能否帶來新的藝術參與形式呢?

商業手段與當代藝術

現階段藝術家的發跡還是多從藝廊開始。藝術家辦個展吸引到藝廊,藝廊開始各種曝光,譬如階段性個展、參與博覽會、做畫冊、請藝評家在各式媒體曝光,進而吸引收藏家,這層顧慮是David Carrier看網路策展思考到的一個面向,以往藝術家為了藝廊創作,如果遠端觀賞逐漸成為主流,那麼藝術家勢必要開始為網路創作,藝術家怎麼經由網路接觸收藏家呢?不管是藝廊的數位轉型,或是去中介化的與收藏家接觸,又或是吵得火熱卻不見什麼交易量的NFT,當代藝術家也面臨到實際的後疫情存活戰。

大眾評論

最後,David Carrier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提及,作品的原作在遠端觀賞下變成小說手稿,僅具收藏用途,失去靈光,而網路這媒介,不僅如前文提及是遠端觀賞的發生場域,更是評論的主戰場,大家都能在網路發表參與藝術後的觀點,詮釋權逐漸從專家手中鬆綁,或許藝術作品真能在後疫情時代變的更親民?

原文

參與者1

我覺得如果是主打靜態欣賞的展覽,還是會選擇遠端收看,

原因無他,就只是怕吵。

雖然大家都知道逛博物館、美術館時,安靜是一種禮貌,但是我覺得目前國內還有待加強。我想要專心欣賞,不想聽旁邊的人討論等下要吃什麼,或是聽八卦ˊˇˋ"""

不過也有些藝術品或展場主題是以互動做為主打,這個時候還是會選擇親臨現場,感受現場的氛圍和策展人想要表達的東西。

參與者2

對我而言,親臨現場更容易協助自己進入「心流」的狀態;此外,與朋友、家人「一同經歷」一場展覽,是一種目前使用VR無法達到的事情(除非這些進步得像電影「一級玩家」那樣,可以多人同時線上一同經歷),我非常喜歡且享受,和朋友一起看展覽的歷程,彼此討論對這個展的看法、甚至是如果有參加團體導覽,我們會分享自己喜不喜歡、能不能理解這個導覽員的介紹方式等⋯

我之所以喜歡看展覽,一部分是喜歡用親眼去見證、體驗,我可能不是那麼了解、或從未親眼見過的東西(舉例而言,我們都已經知道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作品長怎樣,但進到羅浮宮,我就是會想親眼看看這幅畫);而另一部分則是喜歡與同行者一同經歷與討論,聽聽別人與自己不同的感受(正經或不正經的都行呢!)。

這就是為什麼對我個人而言,我還是喜歡去現場的原因。

另外很微弱的一小部分,和朋友在外面看完展,通常會一起吃頓,好吃的飯😂

參與者3

如果錄的不頭暈,展覽很靜態,搭配剛剛好的導覽,在家觀賞是個選項。

但防疫措施做的好,挑個沒人的周間去也不錯(完全沒回答問題?)

參與者4

還沒戴過頭盔式的VR,但有個類似的體驗。和位朋友去看畫展,他脖子上掛著雙筒望遠鏡。我說這是要去羅浮宮看蒙娜麗莎的微笑,怕被堵在人牆之外?但去的是在巷弄裡的替代空間,很有歷史感木頭地板吱嘎作響,總監是位老先生長得矮小乾瘦,行政人員是中年婦人兼導覽。牆上展的油畫很粗曠的叢林畫風,人體與大自然植物的合體肖像。我朋友站在畫廊中間,以秒針的動態,其實是更緩慢像十分之一秒那麼慢一點一滴地自轉,那位老人總監興致盎然看著我朋友用望眼鏡觀畫。而我陪著那位中年婦人向我導覽,若無其事地點點頭,隨她提及強調的筆觸忽遠忽近,欣賞著蝕刻般顏料質感。「你試試看,完全不一樣。」我那位朋友終於將望遠鏡塞在我懷裡。我對著前方等身高的畫作聚焦,看見畫面就浮出在我眼前,非常近非常細緻,那和肉眼湊近看不同,用肉眼看反而沒有近在眼前的感受,越近反而模糊,我學他開始自轉,我可以非常沉浸其中,因為視野替我摒除了作品外的環境,直到我看見一張糊掉的老臉就醒了,那位總監笑起來像沒幾顆牙似的,很可愛!我覺得VR的強項是在互動或載入功能,是與肉眼觀賞不同層次的感受。


💃個人主頁 | 職女 Jennifer

🎙收聽最新Podcast:EP3 | 打高端才是愛國?

🤷追蹤胡鬧的IG

💵支持我 讚賞公民 | Firstory | 方格子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Jennifer話很多書外的文學是生活 narratives-of-daily.ghost.io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我讀《精實創業》

他們都說,客服要被AI取代(1)

自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