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鱷魚把拔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粒史學加000105《史記》卷四〈周本紀〉45:連贏九十九次,卻輸了最後一次,大家會記得哪一次呢?

鱷魚把拔
·
·

三十四年,蘇厲謂周君曰:「秦破韓、魏,撲師武,北取趙藺、離石者,皆白起也。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又將兵出塞攻梁,梁破則周危矣。君何不令人說白起乎?曰『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有一夫立其旁,曰「善,可教射矣」。養由基怒,釋弓搤劍,曰「客安能教我射乎」?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詘右也。夫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不以善息,少焉氣衰力倦,弓撥矢鉤,一發不中者,百發盡息」。今破韓、魏,撲師武,北取趙藺、離石者,公之功多矣。今又將兵出塞,過兩周,倍韓,攻梁,一舉不得,前功盡棄。公不如稱病而無出』。」

──────────────────────

周赧王在位第三十四年,相傳是縱橫家蘇秦的另一個弟弟「蘇厲」對周國國君說:

「秦攻克了韓國、魏國,也打敗了魏國將領『師武』,並往北攻取了趙國的『藺』、『離石』二縣,這些都是白起所做的(秦破韓、魏,撲師武,北取趙藺、離石者,皆白起也)。這個人善於用兵,又有天命加持(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日他又帶兵出關塞去攻打梁國,如果梁國被攻破,那麼咱們周國就危險了(今又將兵出塞攻梁,梁破則周危矣)。國君您為什麼不派人去勸說白起呢(君何不令人說白起乎)?

您可以對白起以下這個故事:

楚國有個名叫養由基的人,他善於射箭。能在離柳葉百步之外射箭,還可以百發百中(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過來觀看他神射技術人有好幾千,都誇他箭射得好(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這時有一漢子站在養由基旁邊說:『好,看來可以教給他射箭了(善,可教射矣)。』這讓養由基感到很生氣,他扔掉弓,握住劍說:『你有什麼本事教我射箭呢(客安能教我射乎)?』那個人說:『並不是說我能教你怎麼去伸直左臂撐住身體,怎樣彎曲右臂拉開弓弦(非吾能教子支左詘右也)。一個人在百步之外射柳葉,而且百發百中(夫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但如果不在射得最好的時候停下來,過一會兒力氣變小,身體疲累,弓擺不正,箭射出去不直(不以善息,少焉氣衰力倦,弓撥矢鉤),只要有一發射不中,那麼之前一百發就全部作廢了(一發不中者,百發盡息)。』

這個故事說完之後,再對白起說:如今,您攻克了韓國、魏國,打敗了師武,往北攻取了趙國的藺、離石二縣,您的功績是很大了(今破韓、魏,撲師武,北取趙藺、離石者,公之功多矣)。但是您現在又帶兵出關塞,越過東、西兩周國,在背對韓國下,攻打梁國(今又將兵出塞,過兩周,倍韓,攻梁),如果這一次沒打打贏,那就會前攻盡棄(一舉不得,前功盡棄)。您不如假稱有病,不要出兵攻打梁國比較好(公不如稱病而無出)。」

看完這段內容,腦中浮現的竟是自己的偶像─拿破崙的身影。就像蘇厲的說辭一樣:「一發不中者,百發盡息」即使成功了九十九次,第一百次失敗,人們大多只會記得失敗的那一次而已。連拿破崙自己也曾說過:

「我真正的光榮不在於打了四十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關於這一切勝利的記憶。」

可見,人們的記憶在不斷疊加下,通常都只會對最後的事件印象深刻。因此,一輩子幾乎都贏的拿破崙,或是項羽,由於最終輸了,我們只會記得拿破崙的兵敗滑鐵盧與項羽的烏江自刎。這這種成功九十九次,最後失敗的,只能說是「悲劇英雄」。相反的,如果失敗九十九次,最後一次成功的,我們則會稱他為「黑馬」。

因此,在這段蘇厲的說辭中,他就希望透過那則小故事來去勸白起別貿然進攻,以免一世英明,毀於一旦。然而,由於這篇文章是〈周本紀〉,內容僅僅侷限在周王朝的緣故,所以司馬遷並沒有提及之後的任何內容。根據我查到的資料還看,蘇厲的這段說法,是發生在西元前273年,當時白起率領的秦軍擊敗趙、魏兩國聯軍,甚至斬首十餘萬人。然而,過了九年之後,白起才再度率軍攻打韓國的陘城。因此可以推測,這段話應該有發揮效果,讓周王朝能夠繼續苟延殘喘。

只是,一昧地靠縱橫家的口才來擋住外在攻勢的周王朝,還能撐多久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原文連結鱷魚把拔談天說地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