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正宜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以法醫學為主題的推理小說:希波克拉底的誓言

正宜
·
·

喜歡小說封面的這張圖,風格令人聯想到中世紀剛萌芽的現代醫學,因為被視為邪門歪道,好像只能偷偷在陰暗的地下室裡進行研究。畫圖裡的人物可不是古代歐洲的,而是在小說裡出現的主要人物 : 毒舌卻令人尊敬的光崎醫師、頭腦是西方的文化卻偶爾冒出艱深成語,個性獨樹一格的凱西醫師,還有看似感情用事不可靠的菜鳥實習生真琴.......最有趣的是被畫成騎士裝扮的刑警古手川,這個設定真的太適合這個角色了,至於為什麼只要讀了小說應該就可以懂了。

以法醫學為主題的小說真的很少見,原本以為只要解剖的場景一開始,我應該會馬上奪[書]而出(這個用法好像不太精確.....希望你懂我的意思)。但是幸好中山七里的場景描寫,雖然精確、血腥,但不煽情。因此閱讀過程並沒有不快感,如果以我成年已久仍不敢看分級18以上電影的標準來看,小說應該可被歸類於[13+](十三歲以上可觀賞)。

對畫面的脆弱若替換為文字,應該並不會減少衝擊。尤其是中山七里的文字能力本來就充滿臨場感。小說雖然也曾經被影像化,但是原著的暗黑風格在偏明朗的日劇裡似乎沒有保留下來。人性有時候真的是有一點暗黑的。如果硬要將暗黑的部分消除,故事似乎就會顯得有點不真。

[希波克拉底的誓言]大概出現於兩千年前,是醫學倫理的原形,內容例如:

我願盡余之能力與判斷力所及,遵守為病家謀利益之信條。

大部分內容都在現代醫學生都要宣讀的日內瓦宣言中承繼下來。

身為醫業一員: 我鄭重地保證將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 病人的健康與福祉將為我的首要顧念; 我將會尊重病人的自主權與尊嚴; 我將堅持對人類生命的最高尊重; 我將不容許有任何年齡、殘疾、信念、族群、性別、國籍、政治立場、 種族、性傾向、社會地位或其它因素的考量介入我的職責和病人之間; 我將尊重寄託給我的秘密,即便在病人身故之後; 我將秉持良心與尊嚴從事醫業,並遵循優良醫療規範; 我將提升醫業的榮譽及高尚傳統; 我將給予我的師長、同業與學生應有的尊重與感謝; 我將分享我的醫療知識,以增進病人福利和醫療照護的進展; 我將注重自身的健康、福祉與能力,以期提供最高標準的照護; 我將不運用我的醫學知識去違反人權與公民自由,即便受到威脅; 我鄭重地,自主地並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約定。

這宣言真實地令人感到對於從醫者的高尚人格的期待。但是這期待的對象是一樣擁有暗黑面的人。是的,醫生也是人,也會有犯錯、自私、勢利的時候,但是涉及人身的醫療行為,似乎特別不能容忍從事醫療行為的人有這樣的軟弱出現。我在想,這樣的要求和期待,是否公平呢?

其實想想[醫生]也不過是一個職業。要求從事此職業的人都具有超乎自身利益的高尚人格,好像有些不切實際。

真正的原因或許是醫病所持資訊的不對等,造成很多時候,我們除了[仰賴]醫者的善意以外別無他法。

小說對於法醫學的知識很完整(完整到我同情翻譯者的地步),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對法醫學完全不了解,所以只有佩服的餘地。但是故事裡主角們常常跳過正常的法律程序把屍體搶回實驗室解剖的作為,讓我有點瞠目結舌。因為如果沒有透過正當法律程序取得的證據,通常會在法庭上失去效力的,結果反而可能使得兇手逍遙法外啊。不過像日本這樣的大陸法國家,關於[程序正義]的人權保護相對薄弱,會有這樣的盲點似乎也是情有可原。小說會透露出的訊息總是遠比作者企圖說出的還要多,不是嗎?如果把小說拿來解剖,裡面可以得知的訊息可能很驚人,裡面可能有這個文化、社會的隱藏價值觀、有集體霸凌的意識、有民族主義、歧視.............

有些東西總是難以面對的,所以會被隱藏起來,死亡在文化中也是如此,人性的暗黑面也是如此。把它們揭露開來總是不忍卒睹的、令人不快的。但是即使如此仍然願意如此去做的人,我想可以說是有勇氣的。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