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要的,我的第一個人生決定
我生長在台灣中部的平凡家庭,家裡經營南北雜貨生意。我父親從小就讓我接觸英文,但那時的英文課程多在課外進行。我記得我國小的第一位英文老師為我取了一個名字,叫做 Jerry。當時我並不知道這是個男性名字,只覺得是老師特別為我挑選的。懵懂的我就這樣當了好多年的 Jerry,而這位老師用最自然、生活化的方式,開啟了我對英文的興趣,也讓我對英文的學習一直持續保持著。
小時候,父親曾承諾帶我出國,但由於他工作繁忙,一直無法成行。直到我專科四年級時,看到一個標榜「英文是最好的投資」的遊學團廣告,我鼓起勇氣告訴父親想參加這個活動,並請求他的資助。出乎意料地,他立刻答應了。於是,我自己報名、準備,和一群同齡的朋友們一起踏上了美西遊學的旅程。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出國,當時我十九歲,正值1992年。跟著帶隊老師我們從桃園一路輾轉至舊金山,沿途經過首爾、夏威夷、洛杉磯,最終抵達位於奧克蘭的學校。每天上午上課,下午自由活動,週末參加學校安排戶外活動或自行計劃行程。我們這群二十多人,大多是高中或大學生,年齡相仿,也多數是第一次出國。我很快認識了兩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課後我們總是結伴從奧克蘭搭公車到舊金山市區,熱衷於逛街、購物,買了不少美國品牌的衣服如 GAP、Banana Republic、Ralph Lauren。
舊金山靠近柏克萊大學,我們也時常去校園逛逛,感受那裡自由開放的學風。朋友生性活潑,結識了一位住在當地住在Sacramento的朋友,帶我們到 San Jose 體驗了射擊,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嘗試,帶著護目鏡的瞬間,既緊張又新奇。某天晚上沒事做,我們三人還跑到學校外面的肯德基點了一大份套餐,結果在離開時遇到了一些不友善的情況,這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奧克蘭的治安隱憂。
遊學結束後,我們參加了美西的經典行程:乘小飛機俯瞰壯麗的大峽谷、在拉斯維加斯流連、與迪士尼樂園中的 Pluto 合影留念,還在聖地牙哥的水上樂園觀賞海豚表演。最後到了夏威夷,那裡高昂的物價讓我吃驚,也發現許多日本人居住於此。這趟為期一個月的美國行讓我整整胖了十公斤,但我的心卻依然充滿激動與快樂。
回到台灣後,我下定決心要插班考大學。當時我不考慮就業,也未計算錄取率,儘管競爭激烈,我仍義無反顧地開始了一年充實的備考生活。這一年我過得異常專注,無暇旁顧,也不被他人影響,只一心向著目標前進。我渴望著像在美國遇到的朋友們一樣,能夠有自己的學業和人生目標,這種渴望成為我努力的動力。
回顧這段經歷,或許是父親的遠見,是英文學習的基礎,是美國遊學的體驗,甚至是與那群同伴的友誼,無形中影響了我人生的選擇和目標。1992 年,十九歲的我從台灣飛向新大陸,這段經歷點燃了我內心的渴望,並讓我不再局限於原有的生活,而是去探索更多可能性。從此,我人生的下一扇門就這樣敞開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