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與大企業能真正合作嗎?
緣起
前一篇文章,我們談到0-1-10的公司體質,並且在轉變期間所發生的衝突;當這個衝突發生在同一家公司,或許能用初衷及文化來解決,但若發生在分別的兩家公司,真的能讓小蝦米跟大鯨魚各取所需,攜手合作嗎?
2020.6.19感謝台大創創舉辦企業創新論壇,邀請經驗豐富的業界講師齊聚一堂;一同討論全球大企業紛紛面臨的轉型,尤其台灣既有食古不化的制度,管理階層不知變通的問題,這能否與新創完美結合,亦或衝突不斷呢??以下與您分享大師們的真實案例與實際作法:
實際體驗跟著數位升級
台大創創 執行長—曾正忠
上篇也有這位講者的分享,這場他身兼講師與座談主持人;首先,他提到:為什麼通常,大企業與新創的合作普遍速度較慢?這是因為立場不同,新創沒有錢,所以會以「拜託」的角度面對企業,無法達到一個對等的溝通;尤其,大企業管投資的主管,往往是充滿社會歷練,很少不做夢的長輩,因此,有個很深的隔閡;比如說,所謂的轉型,很常只是被第一反應,只要將科技加入現有的體制中,就完成,但沒考慮相容問題;再者,其實轉型不只是數位,而實際體驗也要一起提升,不然就像田腳仔(等於大陸土豪),雖然變有錢了,但文化水準沒有同時提升。相反的,新創公司的心態也不能只是期待大公司付你多少錢,而是要怎麼用這些錢去拓展更大的市場,賺全世界的錢。
AI互聯網
艾新銳創業顧問 執行長—江進元 Eric
曾在多家科技公司擔任業務,並為多家創投公司總經理;他平常在協調的就是大企業與新創,創投公司簡單來說就是有錢人的理財專員,管理風險較高但獲利相對可觀。互聯網時代新起,誰能打破資訊的不對稱,甚至,以網化結構整合碎片化的資訊,取代以往的垂直或是平行整合,就是王;例如:UBER、AirBnB透明化個體資訊;Netflix整合破碎的影集資料。在未來每個產業都需要具備新零售、自媒體及互聯網思維;而互聯網也從移動互聯網演進到智能互聯網的時代,資訊將被無遠弗屆,並精準的傳遞到每個人的生活當中;相對而言,沒辦法迅速跟上時代的大企業就會迅速隕落;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有幸見證Nokia、Motolora快速消失,Htc閃電售出的實際案例,往往你沒有做錯什麼,只是沒有改變。
制度,合作的關鍵
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助理教授—楊志偉 Brian Yang
曾為cacafly共同創辦人,接著,先後到美國及中國大陸大公司的創投部門,他看透大企業與私募基金公司的做法,並在一開始就給我們來一個震撼彈;有很多金錢導向的私募基金公司,會先買下新創公司大於二分之一的股權,重整後,宣稱價值並直接售出,有時甚至把新創當皮球,經過好幾輪買整賣,這就是為什麼創辦人必須慎重考慮與基金公司的合作。另外,與大公司配合,普遍問題在效率,但也有比較特殊的「off balance sheet」制度,為了搶時間,不需要層層上報,並給予很大的自由度。立場的不同,往往就是雙方溝通的癥結點,投資人會在最初的階段就先考慮退場,而創辦人相信一定會成功;身為創辦人的我,從銷售的角度來看,能換位思考,才能創造雙贏。
創新 VS 經驗
聯合報行旅事業部總經理—何智綺
聯合報已是70年的老企業,何總經理見證近十年的數位轉型,其轉型的初衷是紙媒的衰退,導致廣告的流失。透過更多的平台說好故事,提供更精準的視頻資訊;UDN以7個App成功在2015年轉成非報紙獲利。在轉型期間,何總也提到台灣大企業最令人詬病的老人當道問題,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是你蹲得越久,職位越高,而是能不能與時俱進。從晉升制度的轉變,保留需要經驗傳承的部分,並增加創新發展單位,相互合作,著重以能力去評斷個人發展,而不是時間。
結論
不論是轉型還是創新,都是要借助團隊的的力量,而團隊的成員能否跟著時代一起進步,就變成成功與否的關鍵;這個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改變,我絕對相信的人類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再說,改變其實很簡單,就是那一點點勇氣,一點點的嘗試,且不害怕失敗,因為,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以上,講者們分享自身的經驗,帶給我繼續努力的動力;相信自己,跨出舒適圈,這就是個人的轉型;並從個人感染身邊的人,最終,小蝦米跟大鯨魚的合作溝通,一定能蹦出新滋味。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