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在北京工作的产品经理,希望能在Matters里边记录边成长
大家好,我是Alicia。默默在Matters上阅读汲取许多许久力量,今天终于决定动笔去记录一些自己的生活和想法。
第一篇我想先记录下学习传统工科的我决定从事互联网产品工作的心路历程,逐渐开始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并去改变自己的预设人生方向的整个过程,居然有点像Westworld里的机器人们逐渐觉醒并开始反抗的过程。
我在2019年7月1日以产品经理的身份入职于一家做海外市场的移动互联网公司,这也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而我的教育背景,和现在从事的工作关系不大。我在本科的专业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这个专业大部分课程都是非常枯燥的力学理论课和十分过时的设计课程,虽然对自己的专业毫无兴趣,对专业对口的行业毫无信心,但因为决定随波逐流选择读研这条路,大三的我没有任何找工作的尝试就选择了跨专业保研到本校的一个中法合办的研究生院,学习智能建筑专业。智能建筑在当时无知的我听起来是一个非常新兴且有前景的专业,且院方曾许诺80%的课程将会是英文授课,并会安排我们去法国实习。我选择了研究方向为建筑全生命周期分析的导师,在研二下学期以前,我的未来规划都是去国外读相关方向的Phd。但说实话,当时我并非热爱科研而作此规划,而是为了能出国或移民,其实我并不了解科研是怎么一回事,也并不了解我是否具备从事科研需要的能力和特质,我只是简单地把这个决定(读博)与我想要的结果(出国)联系起来,而忽略了其他决策的因素。这种思维方式伴随了我过往大部分的岁月,后来终于可以意识到并学会规避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成长。
前面说了这么多,都只是对我过往背景以及想法的简单介绍。关于国内工科大学教育的问题(缺乏通识教育,大部分老师一心评职称对授课毫无热情),甚至是大学里学院、专业、课程设置的怪现状(不是以培养人才为目标,而是以建立政绩为目标,使用虚假的信息招生或获得认证),如果有机会我可能会单独开一篇来记录。
最早产生心态的转变,要追溯到研二上学期,我去韩国交换,在交换期间完成了研究生论文的开题,我意识到自己并不喜欢科研。我回到国内的时候已经是2018年初,那些没打算读博的同学们都纷纷开始实习,我可以明显感受到大家的焦虑,大家的选择无非两种,去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节能相关的工作,或是去地产做设计、工程管理类的工作。前者又因为国内建筑行业的怪现状(设计院是乙方,加班多、薪水少、成长慢、价值感低——因为是甲方爸爸说了算)而让毕业生们避之不及,相较之下资本驱动的后者,无论是薪水和平台都更吸引我的同学们。
除了这种人人都在找实习包装自己简历的焦虑氛围,另一个驱动我开始策划自己的Plan B的点则来自工作室的博士师兄师姐,他们决定读博也并非因为热爱或擅长科研(这里又体现了国内科研圈的怪现状,之后真的可以单独开一篇聊一聊),而是为了以后可以在大学里工作,因此读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的无期徒刑,你不知道延期毕业和无法毕业哪一个先到来。看到他们面对科研与如期毕业的压力,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我希望能去做一些不同的尝试和比选,但我对大家趋之若鹜的地产行业缺乏好感,地产是个联合政府一起压榨人民财富的庞大机器,地产资本上下游、项目的复杂性尽管可以锻炼应届生的诸多能力,但进入这个机器仍旧违背我自己的良心。这个时候我接触到一本书,前阿里巴巴的产品经理苏杰写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完这本书我第一次了解到产品经理这个创新度和理想度俱佳的职业并萌生从事互联网产品工作的想法。
决定尝试转行的时候距离我们那一届的秋招(秋季校园招聘)只剩半年,0互联网相关背景+0实习经历的我当时真的处于非常手足无措的状态。但两年后,已经成功转行并正式工作8个月的我,对自己当初勇于选择和身边人完全不同的道路,感到十分庆幸。所以如果有看到我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恰好你也有转行的想法,希望你也可以迈出这一步。
因为自己很久没有写过长文章系统记录自己的想法,发现梳理自己的想法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对我这个理工科背景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原本提纲后面的内容,就在以后的文章里再慢慢展开吧。
原本只想像之前在其他内容社区一样,在Matters做一个小透明,因为自觉自己肚子里还没有太多值得输出的经验和观点。但看到疫情期间许多人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仍在通过各种方式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觉得也受到了鼓舞,在无法通过内容去输出所谓的“干货”之前,我可以先做一个自己生活的记录者,也希望自己在记录过程中可以慢慢成长起来。
以下是可能会陆续写文章分享的内容:
- 在三家互联网公司实习的经历以及自己在期间的成长与反思
- 现在作为一名出海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
- 95后年轻人当下的焦虑、对未来的规划与展望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