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85:裂口的開始
1976年四人幫倒台,到1979年初,是《七十年代》與中共的蜜月期。那時,中共組織路線和思想路線的主流是批判文革派,而《七十年代》以香港雜誌的身份為主流派掃清道路,其中尤以呼籲鄧小平復出,為劉少奇、彭德懷平反,使文革被打倒的劉的黨政系統、彭的軍隊系統一大批老幹部復出,重新執掌權力。這符合當時中共主流派的意願。與此同時,《七十年代》亦涉及中共的體制問題,特別是權力轉移的制度化,掌權者的特權和百姓受權力欺凌的問題,這些深入到制度的探討,並不符合掌權者的利益。我並非不知道,但我當時認為,這正是獨立輿論的愚者千慮的責任。
1979年前,鄧小平的最高權力地位仍然未鞏固,推動「打破毛澤東永不會錯的神話」,打擊「兩個凡是」,讓西單民主牆批判文革派,是鄧派在全國製造輿論的要點所在。因此,儘管中共從來不容許外來報刊進口,但在1978年,不僅《七十年代》可以帶進中國,甚而北京、廣州許多機關紛紛訂閱,都可以收到。有順德一位民眾寫信給海關,問《七十年代》能否允許進口,獲明確答覆「可以進口」,因此才托親友在香港代訂。
1979年五月,寄往大陸的雜誌遭海關沒收,並通知訂戶,指是「因有有害國內安定團結的違禁內容」。
鑑於當時與中共的關係仍然良好,我以為是一時間中國內部的失誤,期待事情有轉機,在等了個多月後,就於當年7、8、9三個月,陸續就這事件寫了三篇「社論」,題目分別是「反對中共當局非法沒收本刊」「怎樣的言論對中國有利」「言論開放有利於安定團結」。這三篇文章,以向讀者交代中國對雜誌從開放到禁制的過程,來借題發揮談言論自由對中國的重要性。
社論不挑戰中共建政後所訂立的限制國外出版物進口的條例,反對的是「非法沒收」,因為除非是毒品之類的東西,海關若不准某一樣東西入境,也只是要你留下,出境時帶走。現把東西沒收,就是另一層次;沒收後加一個「有害國內安定團結」的罪名,這又是另一個層次。我們的抗辯,就是針對既已獲准進口,又突然禁止,再當毒品般沒收,並加上罪名,從這三方面分別論述。就「有害安定團結」,社論提出「狹隘的黨派立場、狹隘的民族立場,和看風使舵的言論,均對中國不利」,「與其竊竊私議,不如公開討論」,「沒有批評,要言論何用」,最後的結論是:言論開放有利安定團結。「只有當政者相信人民,讓人民有知情權,讓各種不同的意見與民眾見面,讓海外嚴肅探索中國問題的報刊可以給民眾接觸到,民眾才會對當政者有信心,並知道怎樣發揮民主權利。」揭發問題實現的是清污除垢的安定團結,而掩蓋問題實現的是藏污納垢的安定團結。
三篇社論,明確了我們雜誌在殖民地香港的輿論角色,由英國提供的保護傘,可以使我們說出中國老百姓想說但在大陸不能說的話。那時候,愛國,一心希望透過輿論促使中國進步,仍然是我的追求。我相信只有批評才有進步,沒有批評就只會越來越向絕對權力倒退,越來越腐化。
《七十年代》被禁止進口的幾個月,一向同我有密切聯絡的中共駐港高層,沒有約我見面,有見面的藍真也沒有同我談論這件像沙發上的大象那樣明擺著的事。直到九月刊出第三篇社論,才通知我去新華社與王匡社長見面。
那次見面,跟過去與李菊生社長、祁烽副社長的平和地聊天式談話不一樣,是十幾人在一個大客廳開會式座談。王匡講了一大堆廢話,主要就是說我們三篇社論不合適,指「中共非法沒收」不對,不是「中共」,是「中國海關」,現在是「黨政分開」的。我平和地但毫不保留地對他的話表示異議,說要「黨政分開」只是一個追求,還不是現實。並再次扼要陳述社論的觀點。我試圖力爭在中共體制內實現一本雜誌的言論自由,但沒有得到與會者支持,包括藍真在內的與會者都沒吭聲。這次會晤有點不歡而散。而真正主管報紙雜誌的祁烽副社長卻沒有出席。
王匡在文革前任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長,文革被批鬥,文革剛結束的1977年復出任出版總局局長,這時全國只准讀毛著的禁書時代尚未過去,他在出版局率先開放了35種中外名著的重印工作,在中國算是較開明和有作為的人物。可是,既外派香港,又要服從中央僵硬政策,表現也就只能這樣了。
這是我爭取作為中共體制內刊物的言論自由的挫折,也是我們與中共關係裂口的開始,但這時候還沒有真正和公開破裂。
《失敗者回憶錄》連載目錄(持續更新)
- 題記
- 闖關
- 圈內圈外
- 殺氣騰騰
- 煎熬
- 傷痛
- 動盪時代
- 抉擇
- 那個時代
- 扭曲的歷史
- 先知
- 自由派最後一擊
- 我的家世
- 淪陷區生活
- 汪政權下的樂土
- 淪陷區藝文
- 父親與淪陷區話劇
- 李伯伯的悲劇
- 逃難
- 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
- 戰後,從上海到北平
- 古國風情
- 燕子來時
- 在左翼思潮下
- 1948樹倒猢猻散
- 豬公狗公烏龜公
- 《蘋果》的成功與失敗
- 怎能向一種精神道別?
- 自由時代的終章
- 清早走進城,看見狗咬人
- 確立左傾價值觀
- 「多災的信仰」
- 最可愛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 中學的青蔥歲月
- 被理想拋棄的日子
- 談談我的父親
- 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 父親的挫傷
- 近親繁殖的政治傳承
- 畢生受用的禮物
- 文化搖籃時期
- 情書——最早的寫作
- 那些年我讀的書
- 復活
- 不可缺的篇章
- 不可缺的篇章 之二
- 不可缺的篇章 之三
- 不可缺的篇章 之四
- 不可缺的篇章 最終篇
- 沒有最悲慘,只有更悲慘
- 歸處何方
- 劉賓雁的啟示
- 徐鑄成的半篇文章
-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 通俗文化的記憶
- 左派的「社會化」時期
- 伴侶的時代
-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 香港歷史的轉捩點
- 福兮禍所伏
- 香港輝煌時代的開始
-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 二重生活的悲哀
- 《七十年代》創刊背景
- 脫穎而出
- 覺醒,誤知,連結
- 非常有用的白痴
- 有用則取,無用則棄(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 中調部與潘靜安
- 非蠢人合做蠢事
- 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
- 無聊的極左干預
- 從釣運到統運
- 那年代的台灣朋友
- 統一是否一定好?
- 台灣問題的啟蒙
- 推動台灣民主的特殊角色
- 中共體制內的台籍人士
- 踩不死的野花
- 文革精神
- 文革締造中國的今天
- 極不平凡的一年
- 批判極左思潮
- 民主假期
- 裂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