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Tim K.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影評】《想見你》#2 面對失去的哀傷,我們能做什麼?

Tim K.
·
·

前陣子剛結束的火紅台劇《想見你》,打破往常愛情劇的範本,而是以失去的哀傷作為開頭,帶著觀眾挖掘愛情、自我、失去、成長等議題。繼上一篇的自我認同議題,這篇來談談如何面對失去的哀傷,當中有哪些歷程?我們如何調適哀傷?


失去你的時候,我好像也失去了世界

失去,幾乎是每個人一生都會經歷的課題,而失去的痛苦大多取決於失去的不確定性,以及自己與逝者的關係。當面臨重要他人非預期的離開,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極大的哀傷。如同劇中的黃雨萱,深愛著從大學時期就在一起的男朋友王詮勝,一起找房子、一起過每個生日、一起經歷生活的細節,彼此似乎都成為對方生命中的一部份,然而王詮勝不幸遭遇空難,就此從黃雨萱的生命裡消失,她的世界也就不再完整。

「每個人都在叫我不要難過,因為寂寞會習慣,傷口會癒合,思念會消散,時間會帶走一切,把快樂帶回來。我發現,時間帶走的只有歲月,而我卻始終留在原地,而你卻始終沒有離開過。」-黃雨萱

當面對失去時的反應,著名的哀傷治療師Worden把它分成四類: 
1. 感覺:可能會出現悲傷、憤怒、焦慮、孤獨感、疲倦、與自責等情緒反應
2. 生理:可能會產生肌肉無力、缺乏精力、甚至窒息感等
3. 認知:不相信或困惑逝者的離去、或是感到逝者仍然存在
4. 行為:哭泣、失眠、食慾降低、心不在焉、社交退縮、夢到失去的親友、避免提起失去的親友、舊地重遊等

如同黃雨萱把自己封閉起來,獨自感到悲傷及強烈的孤獨感,不斷用工作麻痺自己,即使只有她自己一個人,仍看的出來她想要維護一直以來兩個人的樣子,因為對她來說,這樣的世界才是完整的。
但其實每個人的哀傷反應都不一樣,也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可能是人格、性別、社會、關係的性質等等。有時候哀傷感受還會反覆來回,感覺似乎已經走出來了,卻又再次回到悲傷的情境裡,而哀傷的時間也可能持續好幾個禮拜、幾個月、甚至幾年,長期下來進而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狀態。


哀傷是一段旅程,我們在路上找尋新的意義

突然的失去就像是心理學上的「認知失調」,我們面臨著認知上(有他的世界)與現實上(沒有他的世界)的衝突,因此可能會透過各種解釋來彌補衝突,達到平衡,如同劇中的黃雨萱找王詮勝是否有小三,自己是不是另一個女孩的替代品,來證明其實王詮勝並不是那麼愛她,這樣她是不是也能把對王詮勝的愛收回來一點,告訴自己他並沒有那麼好。這段從失去到適應悲傷的歷程,Worden把它分為四個階段:接受失落、經驗悲傷、適應新生活、和建立新關係。在這樣的歷程裡面,我們其實就是在原先失調的世界裡面,找到哀傷的意義來達到新的平衡,適應新生活。但找尋意義談何容易?

1. 從問個問題開始

我們或許可以從三個方向著手,一是對失去經驗發問,像是「是什麼導致我所愛的他死了?」、「為什麼死亡發生在他身上?」如此一來,我們盡可能為失去找到合理的解釋,那失去也就沒有那麼令人恐懼。二是關注在失去的正向意義,看看自己現在處於什麼狀態?失去前後生活改變了什麼?自己與其他人的關係改變了什麼?我們越清楚自己狀態的轉變,也就越能管理哀傷的感受。三是改變認同,面對重要他人的失去,自己的生命故事該怎麼寫下去?想要用什麼方式繼續生活?

不過更重要的是尋找新的意義並不代表忽略失去,切斷與逝者的連結,而是為「他的離開」和「你的哀傷」找到新的出口

2. 建立社會支持

畢竟我們不是機器人,不可能單靠分析失去就讓我們走過哀傷,因為哀傷是需要時間的,需要被同理與支持。當自己覺得快被悲傷淹沒時,請記得身旁那些在意你的人,適時的向你所相信的人尋求幫助,讓他知道「我需要你」,這並不代表示弱或是軟弱,相反的,這或許是勇敢的行為,因為直面悲傷所以清楚自己需要什麼,當對方也知道你的狀態時,也許只是一起聊個天、吃個飯,人與人的連結會成為支撐悲傷的力量。而這個連結可能是家人、朋友、心理師、甚至是一個團體或社群,但不管是誰或是什麼形式,都是陪我們走過這段歷程的重要角色。

3. 不一定要堅強,但請記得勇敢

記得這句話是當初上課老師分享的,不知不覺就記下來了。每個人或是身旁的親友都會有面對哀傷的時刻,但能有效面對哀傷的並不是堅強起來,而是勇敢面對自己的情緒。花幾天的時間,用自己的方式好好悲傷一場,與失去說再見,這個過程可能是很痛苦的,彷彿整個世界正在塌陷,生活變得索然無味,甚至毫無意義,儘管如此又如何,因為至少我們願意站在悲傷面前了,好好看到它的樣子。所以請給你自己或身旁經歷哀傷的朋友一點時間。慢一點,不用急著「好起來」。

悲傷不負面,它與快樂一樣重要、一樣正常,如果我們能正大光明的快樂,為何不能勇敢的悲傷?

參考資料:

圖片皆來自《想見你》Facebook粉絲專頁

Gillies, J. & Neimeyer, R. A. (2006). Loss, grief, and the search for significance: Toward a model of meaning reconstruction in bereavement.

Lindemann, E. (1944). Symptomatology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grief.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01, 141–148.

Neimeyer, R. A. & Anderson, A. (2002). Meaning reconstruction theory.

Worden, J. W. (2009). 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 A handbook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 (4th ed.). New York, NY: springer.


本篇文章同步發在Medium: https://medium.com/@mingju_kuo/想見你-2-面對失去的哀傷-我們能做什麼-7d415d5caad2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你的拍手與分享就是我的動力 :-)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