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x学术圈 | 去工业界,学会不要脸、放手干
今年的3月8日国际妇女节,她乡即将举办她说分享会,主题为“家园归航,女性科学家的南极之旅及海外生活”。
她乡乡友 StillAir 联合“家园归航”的三位科学家,将在这次她说分享会上,分享她们在南极考察的体验,以及作为女性科学家们的工作和生活日常。 点击此链接或阅读次条推文了解活动详情
她乡论坛里的女性科研者其实还真不少!这两周我们会分享论坛里与学术圈相关的精选内容,敬请关注,也希望在3月8日的活动上与大家一起交流!
~ 广告时间结束 ~
她说X学术圈 | 走出象牙塔
精选内容
大部分拥有学术博士学位的人最后都不会做教授。那么离开了象牙塔他们都去了哪里?她们又是怎样进入这些工作的呢?博士训练对他们从事的工作有帮助吗?他们回想自己在学术圈的时光又有哪些怀念呢?在第三期【她说x学术圈·走出象牙塔】活动里,我们请到几位受过博士教育,但现在从事学术圈之外工作的嘉宾来进行分享。
精心编辑的文字稿将在公众号分篇发送,想了解活动全部详情欢迎在Youtube和B站搜索WomenOverseas找到我们的账号收听本次分享会的活动音频。
👇精选活动录音已经上线,长按收听
00. 自我介绍
聪:我博士时候的专业是 leadership和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也就是领导力商科类的。在读博士的时候最后两年,我在联合国从 intern 做起,后来转为了同一个团队的咨询顾问。
博士毕业之后我就回国了。刚认识 Kino(主持人青行灯)的时候我还在联合国工作,不过后来我又换了个工作。所以我现在是在企业里面做新优consultant。之前是在联合国是做 entrepreneurship、leadership、soft skill 这些培训的 consultant,服务于亚太区不同的弱势群体,给中小企业中小微企业那些做做这些课程的开发,还有一些 monitor and evaluation 的工作。现在在企业里做这个新优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consultant 就是给企业内部的个不同层级的员工跟领导做一些这个 learning和 T&D 这方面的东西。
Eva:我在国内读的本科,是生物专业。之后来了美国读的是生物和医学博士。在读博士的时候也是不停地在纠结到底是要继续走学术路线还是要转行去工业界,也探索了不同的从生物转行去工业界可能的方向,包括去药厂去做研发,或者去一些风投或者银行一类的去做投资性的研究。
在一些实习和经历之后发现管理咨询比较有趣,所以现在在做管理咨询,主要做一些和医药行业相关的,但是是管理咨询类的工作。坐标芝加哥。
Leah:我在澳大利亚读的化学工程的博士,我的课题主要是研究锂电池的一个分支。博士读得不算特别顺利,读了很久,是在 2020 年拿到的学位证。之后我不想做科研了,就一直在找工作。21 年的时候找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一个算是跟本行有关系的工作。现在的工作 title就是graduate engineer,但是目前还没有开始工作。今天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澳大利亚像我们这种背景,如果想走出学术圈,怎么准备找工作,怎么缩短时间。
国庆妈:大家好,我的专业是语言学,具体来说是心理语言学。我本科也是在国内读的,研究生和博士的时候到了美国,在中西部的一些学校里面读。跟Leah一样,我也是 2020 年毕业的。北美的同学可能知道,因为疫情北美本来就很严峻的教职市场变得更加严峻了。但是我当时没有纠结要去学术界还是工业界,因为我自己有一个特定的想去的地理区域,所以我一开始在那片区域附近广撒网。我找到现在这个工业界工作有点碰巧,我老板刚好看到这个 job opening 就发给我了,说觉得比较合适。我现在在某互联网大厂做数据分析,算是跟语言有一点关系。总体来说算是对我博士期间的训练的比较好的延伸。但也确实经历了很多转变,比如要踏入一个不同的行业,工作的时候也要学着去用不同的方式工作,所以今天分享会侧重这方面的内容。坐标美国东部。
01. 离开学术圈的心路历程和原因
Q: 在取得现在这份工作之前,有没有考虑过学术圈内部的工作呢?是什么让你选择不继续待在学术圈呢?
国庆妈:我可以先讲一下为什么不去学术圈这个问题。也许是因为比较偏文科,一方面有选择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不太容易找到学术圈的工作。当时我 19 到 20 年找工季节的时候,其实投了很多学术圈的工作。因为一般来说大家博士期间的训练,大家都觉得你毕业之后应该去投博后的工作,好像所有的这种准备都是为这个方向而工作的。从来没有人主动会跟你说,你也可以想一想其他的途径。
我只是隐隐觉得它应该存在,但我并不知道怎么找。当时因为我在地理位置上已经有限制了,所以我并没有在行业上设置太多的限制,也很早就跟我的老板讲过这个问题。我老板算是比较要支持的,所以我是有广泛的投的,但是只不过一开始我正好碰巧都投的是学术圈的各种博后啊、assistant professor这种职位。然后要么没有回音,要么被拒了。
19 到 20 年交界的时间,我开始考虑如果踏入一个新的领域,不再在学术圈的话,相当于要走出以前的舒适区,那这个新的领域是怎样的我也要去了解一下。总体来说我做这个决定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我要去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而且工作也很符合我的学术背景,在面试的过程中,那些面试官跟我交流的方式让我觉得也很舒服,我有觉得他们很支持我各方面的发展。
从 2020 到现在,我跟很多想转行到工业界的博士同学聊过,几乎所有人的考虑都是:一是学术圈的机会少,资金也少,opening 不够。二是确实很多人有 burn out 的感觉,可能大家觉得虽然自己很热爱科研,但是现在无法把自己的一切生活都贡献给科研。这种心理可能也是比较普遍的。
阿熊:关于地理位置的问题太真实了。有时候就觉得博士找教职像开盲盒,完全不知道自己最后会去哪里。
Leah:我不算是个特别热爱科研的人。可能刚刚开始读博的时候有过憧憬,说以后毕业了要是能进学校当个老师也好像也蛮好的,有寒暑假,稳定。但其实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打消了。大家也知道读博士蛮辛苦的,大概第一年第二年左右,我就已经决定了我肯定是不会走科研这条道路的。当时继续读下去的原因就是有一种虚荣感,反正都读了,又给我钱,当时也差不多是处在一种舒适圈里面。虽然钱不多,但是我每天按部就班的搞科研这种事情我也很擅长,那就做呗。其实过了一段蛮长时间,两年左右的时间,整个人就比较没有什么对未来的计划,天天活在舒适圈里,做做实验。
差不多 18、19 年开始,我开始慢慢想找一下我想做什么。但那个时候没有太多具体的方向,什么都干。今天好像我有个朋友去做管理咨询,跟我说你可以搞这个,我就去看一看搞一搞。然后有个朋友去做 IT 了,说你可以看看这个,我就去看一看那个。我可能是花了挺长一段时间做一些跟我现在想要做的事情蛮不相干的东西。后面我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17年的时候,我的导师 quit 了,去了英国,我后面处在一个没有导师的状态,非常自由,但没有指导。导师可能一年回来一次,他自己也转到了不做科研的管理岗。他回来的时候跟我说,你不要搞科研了,搞科研还没前途。
不做科研还有个原因,就是像刚才国庆妈说的一样,这一行真的竞争太激烈了,尤其是我们搞锂电池材料这一块,有一个很严重的我不知道算不算学术通胀。我记得我刚开始入学的时候大概是15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家要是说有人发了一个像是 AM之类的,我就觉得哇,好好,后面之后大家怎么都开始发什么Natural Science子刊了,好像一下子标准提得非常高。像我这种没人管的散养学生,想发那些文章就是天方夜谭。我知道自己在学术圈没有太多竞争力,这也是我选择工业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Eva:我最早来美国的时候是觉得想要拿学位,之后拿教职。我其实也还挺 enjoy 读博的过程的,跟我的导师还有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关系也都挺好的。但是我开始思考哪一个部分是比较喜欢的,就会发现其实我真正喜欢的那些东西并不完全在科研圈。比如说我喜欢做数据分析,但是不太喜欢真的去做实验,可能就是做三个月的实验,拿到数据,分析的那一周我就很兴奋。我也比较喜欢跟导师交流学术问题,可是后来我就发现其实我就是喜欢跟导师聊天,聊其他的东西我也觉得挺开心。
然后我就去探索了一下,寻找工业界哪些工作包含我在学术圈喜欢的东西,但不包含学术圈里我不太喜欢的那部分。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其实读博士需要的很多技能,在工业界工作也是被需要的。但比如我不喜欢一个人工作,做一个东西做三个月也不知道这个方向到底对不对,在工业界工作可能就没有这样的问题。这样对比和探索下来,发现自己其实没有那么适合做学术,我只是喜欢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而已。
试过了一些其他行业后,在对比之中发现我比较喜欢做学术,但是没有那么喜欢做学术,而且也发现很多大牛比我更加适合做的学术,所以就决定转行。从我的经历看,大家可以多做对比。在博士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一切挺顺利、挺好的,但可能出去看看其它可能性,会觉得原来还有一些更适合的工作可以做。
聪:首先从我们学院讲起。我们学院比较特殊,它专门培养所谓的全球领导,也可以说国际公务员,送大家去国际组织。所以我当时申请这个学院的时候就特别想去联合国工作,那时候目标非常明确,所幸后来也成功去联合国工作了。我们学院的学姐学长毕业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都没有留在学术圈的。我们学院比较倡导大家多出去看看,如果一直待在学术圈,做的东西有多少是社会上真正能应用到、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是要打一个问号的。我们学院建立的初衷就是想把政府政策、企业、或者是社会上的其它组织跟学术圈结合在一起,所以很多毕业生最终都不会留在学术圈。
我自己的专业是领导力、组织行为学这一块,就是商科。如果从来没有在企业呆过,就很容易变成闭门造车。就是你觉得自己研究的东西重要,但企业不一定也这么认为。所以当时觉得我应该去企业待一待。
我一开始在 NGO ,现在在企业工作。我想看看企业真正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真正关心的东西是什么。之前我看到一篇管理学top journal上的文章,倡导商科领域的研究者应该把研究兴趣从“有趣”转向“重要”。我非常同意那篇文章写的东西,所以我也想自己看看到底什么才是企业觉得重要的问题。
最后一个是我个人的原因。和Eva一样,我也不是特别喜欢一个人在那吭哧吭哧忙个几年,也不知道最后得出来的这个结果到底有没有用。我也还蛮享受 team work 的感觉的。之前在联合国和现在在企业都蛮喜欢这种团队氛围的。
Kino(主持人):我觉得“专注重要的而不是有趣”,也特别值得留在学术圈内部的人记住。
02. 学术圈与业界的差异与适应
Q: 在寻找学术圈外的工作时,是怎么来思考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在评估自己的时候,感觉博士训练有哪些地方对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呢?有哪些习惯是没有帮助,并需要花精力改掉的?
聪:我觉得帮助很大的是博士训练期间学到的 transferable skills ,比如 research ability,learning ability,还有 problem solving 什么的,在不管是 NGO 领域还是在企业领域都非常重要。博士都在做一个非常非常小的一个 area ,但如果要去到别的领域,无论 NGO 还是企业,它涉及的面会非常广,会要求有快速学习和应对的能力。所以博士期间我们被训练到的 research ability 和 learning ability,怎样快速地去从一个非常 structure 的角度去进入到新的领域的能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非常非常有用。
还有就是逻辑思考的能力。有的时候会遇到一些 project,需要快速判断 project 应该从哪个方面切入。如果你能从逻辑的角度把它慢慢detail到下面的 action ,是非常实用的能力。
那么哪些习惯是没有帮助?可能在 NGO 工作还没那么明显,但是在企业工作动作一定要非常快,企业工作是非常 intensive 的。读博士的时候时间还是蛮宽裕的,可以慢慢思考问题、做研究。但是在企业节奏非常快,有的时候没有办法 deep dive 到一个问题深入地做研究。可能老板早上跟你说下午就要或者甚至是说一个小时之后就要,这个时候就需要非常迅速的行动力,给出结果。这是和读博士的重要区别。
Kino(主持人):我想补充一下这是我一直非常感叹的一点。她乡是由许多正在工作的女性,特别是 tech 行业工作的女性建立起来的,后来有了一些学术圈的女性加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tech工作的人动作极其迅速,今天想到一个 idea 挺好的,明天就全都建出来了。我们Women in Academia就要从“academic是什么呢?学术圈是什么呢?”开始思考,然后几个月过去了。所以我非常的同意这一点。
Eva: 聪刚刚讲得特别好,我的想法跟她差不多。我觉得学术圈经历对我最有帮助的是两点。
一个是博士经历可以训练我们的 ownership 。你有一个问题,是世界上完全没有解答没有答案的问题,在你博士毕业的时候,你要给出一个答案。这个过程中导师虽然可以帮到你,其他人可以帮助你,但你是 drive 这个 process 的人。这个和工作很像,因为绝大多数工作的知识可以学,但是 ownership 是比较重要但很少有人会教你的特质。这在我工作之后是最有用的一点。
第二点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hypothesis testing 都是一样的。在学术圈里面看我们问的问题,像聪说的一样,比较细,比较具体。比如我们生物学,基因剪辑改变了一个序列,它的功能会变成什么样呢?这个问题就比较细。去了业界工作,可能问题就变成了,这个病要怎么治?相对比较宽泛。但是整体上都是,先有一个 hypothesis然后 test hypothesis,收集证据,看它到底对不对的过程,和学术界解决问题的过程非常类似。所以读博时受到的训练完全可以应用到工作中去。
也会从学术界带来一些不好的习惯。聪刚说的一点很对,就是节奏非常不一样。我刚入职做得不太好的地方就是,我习惯于给出的答案一定是要非常有信心,反复证实认为是完全正确的时候,我才可以拿给同组的人看。这导致同事会觉得我工作很慢。而且当我拿到这个结果的时候,别人可能会认为这个问题其实也没那么重要,这让我比较 frustrated。我后来发现工作上很多时候都不需要 100% confident,不需要你真的解决出来,只要有了想法,有个大致的方向,就要及时跟其他同事交流。大家才有机会不停地 refine 问题, refine 答案,这样你对本组的 contribution 也比较大,自己也不会特别难受。
Leah: 我刚才听到EVA 的最后那段话,觉得好受启发。我还没有开始工作,但是我能想象到,如果我今天没有听到EVA的分享,我肯定也会做到尽善尽美才去拿给同事。
我现在还没有开始工作,但已经和我的manager有了沟通。我会发现有一点和读书的时候很不一样。我以前从导师那里接到任务之后,肯定马上会说,我们要做很多很多 research ,对于它的背景和其他相关信息要马上去了解。但当我的manager告诉我下一个 project 大概 22 号开始时,我很自然地问她我要准备些什么?她就说no,你不需要准备什么,你需要了解的信息我们现场会告诉你的。她还跟我说,因为我是一个新人,大家都会 support 我。那种感觉非常爽。以前读博的时候,不管是在休假还是从实验室回到家,甚至睡觉做梦的时候,脑袋里都在不停地思考实验或者课题,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时候。但是工作之后,下班就是下班,感觉很爽。所以我现在就很期待即将到任的工作。
我想说一些我在找工作中发现的,读博思维并不适用的方面。找工作时需要先了解自己:如果不做学术,那有什么能力或优点能适应业界的工作?因为我找过很多工作,比如银行的咨询和IT什么的,我能申的都申过。我会发现最重要的一点是读懂 job description 。他们说很多很多的话,但其实背后都归于一点。比如说他们会问你有什么优缺点,其实最终问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你?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我们需要把所有的问题都通过 job description 来解读,推测对方想要找个什么样的人,再把自己往上面靠。
我周围有很多朋友想找工业界的工作,但我发现他们找工作时,看问题比较浮于表面,没有去挖掘对方问某个问题时关心的最本质的东西。结果给出的回答并不是对方真正想要的。
还有像刚才聪说的,我们的快速学习能力还有研究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我想加一点,我发现很多公司在找员工的时候也非常注重 resistance。我相信每个读博读下来的人都是扒了几层皮的,我们要表达出我们有很强的抗压能力,我们有坚持不懈的特质,这会是用人单位很看重的。我们博士毕业的一般年龄较大,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我申的工作其实本科生、研究生都可以申,那我们就要在面试中表现出我们成熟和高抗压能力的优势。
还有一点,可能比较针对理工科。因为我申请了一些管理咨询工作。我去面试,尤其是群面的时候,我发现学商科的人都太厉害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完全碾压我们这些学理工科的。所以如果大家想转行往那个方向去的话,需要注意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我最后申请的工作是engineer职位,也有群面。我经历了管理咨询职位的群面之后,就发现这个职位的群面好轻松,我有种轻松 hold 全场感觉。所以说这方面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国庆妈:刚才几个嘉宾都说得特别好,对我们专业来说,博士期间最重要的技能并不是一些看似特别硬的技能。假如你想学一个新的编程语言或者学一个新的统计方法,都很容易,最难学的反而是那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比如交流能力、写作能力等等,是需要你去不断地练习去提高的。
我博士期间,交流能力得到了一定训练,得益于我导师的安排。做学术报告的时候,我们组的方法是比较活泼比较多互动的。我从中得到很多启发。同样的研究问题,我要用怎么样的方式去讲出来,才能让我现在的听众最好地理解?同一个问题,我对本科生讲和对研究生讲或者跟教授讲需要采取完全不一样的方法。这种思维也可以运用到很多方面。我在面试的时候其实也是这样思考的。面试官的背景可能跟我完全不一样,那我要怎么向他们解释我的专业是什么,我可以带来怎样的价值等等。
有了这些准备以后,在工作中我们有没有发现哪些地方是非常不一样的?当然有很多。刚才几个嘉宾都说得非常好。我发现的一个需要我努力纠正的地方就是,要敢于去问别人问题,甚至是一些有点愚蠢的问题。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大厂的特性,因为真的有很多人和很多 team ,有时候可能差了一个 team 你就根本不知道人家在做什么。有的时候我只需要找一个简单的东西,比如 documentation link 在哪里,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自己找不到。我在博士的时候可能和很多人一样,训练出来一种死磕的能力,觉得一定要自己钻研出来。但其实你会发现自己做这个事情非常没有效率,自己找半天,还不如写个邮件或者写个 ping 给另外一个人问,对方可能 5 分钟之内就给了你回答。尤其现在居家工作也有点加剧了它的严重性。因为有写邮件或者是写 ping 不如扭头问旁边工位上的人来得快。我个人感觉要抛弃这种比较轻微的 imposter syndrome ,觉得我一定要自己把它搞出来。从效率上来说,更好的方法是直接去问别人,别人也不会因此觉得你怎么问这么简单的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有大量团队协作、特别动态的工作环境里面肯定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互相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重点就是学会不要脸。
🌐 关于WomenOverseas她乡:
WomenOverseas她乡是一个属于华人女性和非二元性别者的全球性社区,我们一直致力于提供一个自由表达、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的平台。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共同组织了近三十场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包括分享会、交流活动,以及通过公众号、小红书和播客等平台分享了大量优质内容。从北美博士成功求职的经验,到把兴趣爱好转化为生活重心的人生故事,再到在异国他乡做职业篮球运动员的奇妙经历,我们一直试图通过各种生活故事,呈现出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多样的人生选择。WomenOverseas她乡不仅是一个分享平台,也是一个女性交友社区,帮助很多女性在异国他乡找到知心好友,构建了情感支持体系。最近,我们还创立了女性艺术家俱乐部,鼓励和帮助有艺术爱好的女性将兴趣转化为商业机会。我们甚至把一部分她乡艺术家的作品带到了旧金山本地最大的艺术集市展示出售。
🙌 如何加入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
访问 www.womenoverseas.co...,按照提示认真回答问题,申请加入她乡论坛。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