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558《史記》卷四十〈楚世家〉09:我哥哥殺姪兒,我也殺姪兒,我弟弟卻嚇死我!?
靈王聞太子祿之死也,自投車下,而曰:「人之愛子亦如是乎?」侍者曰:「甚是。」王曰:「余殺人之子多矣,能無及此乎?」右尹曰:「請待於郊以聽國人。」王曰:「衆怒不可犯。」曰:「且入大縣而乞師於諸侯。」王曰:「皆叛矣。」又曰:「且奔諸侯以聽大國之慮。」王曰:「大福不再,祗取辱耳。」於是王乘舟將欲入鄢。右尹度王不用其計,懼倶死,亦去王亡。
靈王於是獨傍偟山中,野人莫敢入王。王行遇其故鋗人,謂曰:「爲我求食,我已不食三日矣。」鋗人曰:「新王下法,有敢閒王從王者,罪及三族,且又無所得食。」王因枕其股而臥。鋗人又以土自代,逃去。王覺而弗見,遂饑弗能起。芋尹申無宇之子申亥曰:「吾父再犯王命,王弗誅,恩孰大焉!」乃求王,遇王饑於釐澤,奉之以歸。夏五月癸丑,王死申亥家,申亥以二女從死,并葬之。
是時楚國雖已立比爲王,畏靈王復來,又不聞靈王死,故觀從謂初王比曰:「不殺棄疾,雖得國猶受禍。」王曰:「余不忍。」從曰:「人將忍王。」王不聽,乃去。棄疾歸。國人毎夜驚,曰:「靈王入矣!」乙卯夜,棄疾使船人從江上走呼曰:「靈王至矣!」國人愈驚。又使曼成然告初王比及令尹子皙曰:「王至矣!國人將殺君,司馬將至矣!君蚤自圖,無取辱焉。衆怒如水火,不可救也。」初王及子皙遂自殺。丙辰,棄疾卽位爲王,改名熊居,是爲平王。
平王以詐弒兩王而自立,恐國人及諸侯叛之,乃施惠百姓。復陳蔡之地而立其後如故,歸鄭之侵地。存恤國中,修政教。呉以楚亂故,獲五率以歸。平王謂觀從:「恣爾所欲。」欲爲卜尹,王許之。
──────────翻譯──────────
楚靈王聽到太子「祿」死了,自己摔倒在車下,說:「人們疼愛他的兒子也是會這樣嗎?」
侍者說:「還更厲害。」
楚靈王說:「我殺別人的兒子也太多了,我能不落到這種地步嗎?」
「右尹【應該是官名】」說:「請您在郊野待命,聽從國都裡的人處置吧。」
楚靈王說:「眾怒是不可以侵犯的。」
右尹說:「暫且到大縣避一避,再向諸侯們乞求軍隊吧。」
楚靈王說:「諸侯們都背叛我了。」
右尹又說:「姑且投奔諸侯國來聽聽大國國君的想法吧。」
楚靈王說:「大的福運不會再次降臨,只不過是自取侮辱罷了。」
於是楚靈王乘船打算進入「鄢城」。右尹考量楚靈王不會採用他的建議,害怕會一起死去,也離開楚靈王逃跑了。
楚靈王於是獨自在山中徘徊,山野的村民們也不敢收留楚靈王。楚靈王在行走時遇見過去在宮裡的「鋗【音宣】人【宮中的侍從】」,對他說:「給我乞求點飯吃吧,我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
鋗人說:「新王剛頒下法令,有敢給您送飯並跟隨您的,誅滅三族,何況我自己也沒地方覓食。」
楚靈王便頭枕著鋗人的大腿睡著了。鋗人用土塊來代替自己的大腿後逃跑了。楚靈王醒來找不到鋗人,飢餓得不能坐起。
「芋地」官員「申無宇」的兒子「申亥」說:
「我的父親曾經兩次違犯君王命令,靈王都沒有誅殺他,恩德哪有比這個更大的呢!」
於是他到處尋找楚靈王,終於在「釐澤」那裡找到餓倒的楚靈王,便攙扶他回到家中。夏季五月癸丑這天,楚靈王在「申亥」家死去,申亥用兩個女子殉葬,並一起埋葬了他們。
這時楚國雖然擁立公子「比」為君王,但害怕楚靈王返回,又沒有聽說靈王的死訊,所以「觀從」對初即位的君王「比」說:「不殺死『棄疾』,雖然得到整個國家,但還會遭受禍患的。」
楚王說:「我不忍心殺他。」
「觀從」說:「人家將要忍心殺君王您啊。」楚王不聽,「觀從」便離去了。
「棄疾」回到國都後,國都裡的人每天夜裡都很驚恐,說:「靈王進城了。」
乙卯這天夜裡,「棄疾」讓船夫在長江岸邊奔走呼號說:「靈王到了!」國都裡的人們更加驚恐。
「棄疾」又讓「曼成然」告訴剛即位的「比」和令尹「子皙」說:
「靈王到了!國都裡的人將要殺死君王,『司馬【官名,也就是棄疾】』快到了!君王您要早做打算,不要自取侮辱。民眾的怒氣如同水火一樣,是不可以救援的。」
初即位的楚王和「子皙」於是自殺了。丙辰日這天,「棄疾」即位為王,改名為「熊居」,這是「楚平王」。
楚平王用欺騙手段殺死兩個君王而自立為王,害怕國都裡的人們和諸侯背叛自己,就對百姓布施恩惠。另外,恢復陳國和蔡國的領地,並擁立他們的後代為國君,與當初一樣,還歸還了侵占鄭國的土地。對國內百姓安慰撫恤,修明政令教化。吳國因為楚國動亂,俘獲楚國五位將領回國。
楚平王對「觀從」說:「我可以滿足您的希求。」觀從想作「卜尹【官名】」,楚平王答應了他。
─────────解說與心得─────────
也算是一代霸主的楚靈王,最後的下場令人不勝唏噓。
不僅留守國都的兒子被殺,身旁的官員及士兵們都紛紛離去,再加上國都內又有新王上任,楚靈王這位「舊」國君的存在顯得一點價值也沒有。但楚靈王真的沒有逆轉局勢的可能嗎?
身旁的「右尹」給出了不錯的建議,也就是投奔其他諸侯國,藉由外力討伐不法即位的新楚王,應該是有機會重返王位的。不過,「右尹」的建議有的小小的缺陷,就是沒有考慮到楚靈王平日對其他諸侯的態度。由於之前會盟時的驕傲模樣,所以此刻其他諸侯國應該正等著看好戲,而沒有打算出兵幫助楚靈王吧!?在楚靈王有自知之明下,他還是沒有接受右尹的建議,而是選擇往山上去避難。
關於這位「右尹」,司馬遷並沒有記錄下他的名字。但在上一段內容裡,我曾提到司馬遷把《左傳》中一個名為「子革」的大臣的話誤記在他人身上,這位名叫「子革」的人官位剛好就是「右尹」。讓我不禁懷疑此處提到的「右尹」,很有可能就是《左傳》中的子革。關於這點就暫且放下,期待有朝一日好好來研究研究吧!
言歸正傳,眾叛親離的楚靈王獨自逃到山野中,沒有人敢接納他。即使偶遇當年的隨從,楚靈王苦苦哀求也沒有得到食物,只好餓著肚子靠在隨從的大腿上睡著了。後來隨從擔心得跟著楚靈王一起被捕被殺,所以就用土塊代替自己的大腿,然後趕緊逃離熟睡的楚靈王。司馬遷在這裡留下了一段非常生動的紀錄,令人身歷其境一樣,感覺這應該不是史書上留下來的紀錄,很有可能是司馬遷四處訪談時聽到的內容。
接著,沒人敢接濟的楚靈王,卻被一個地方官的兒子收留,最後死在那個人的家中。這個名叫「申亥」的人甚至還用兩名女子殉葬,藉此彰顯楚靈王的身分地位。從這段紀錄來看,楚靈王雖然在諸侯間的表現是驕傲自大的,但應該對國內的官員還不錯,所以才會有人願意收留他,甚至好好安葬他。可見,楚靈王似乎也沒有想像中的那樣糟糕。
關於楚靈王的部分,倒是有段記錄沒有被司馬遷提起。根據《墨子》一書的記載:
「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說:
「從前,楚靈王喜歡男子有纖細的腰身,所以朝中的一班大臣,惟恐自己腰肥體胖,失去寵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都是吃一頓飯用來節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後,整裝時】先屏住呼吸,然後把腰帶束緊,扶著牆壁站起來。等到第二年,滿朝文武官員臉色都是黑黃黑黃的了。」
為何司馬遷沒有留下這段滿有趣的紀錄?是因為司馬遷覺得不可信?抑或是司馬遷沒看過這段紀錄?還是這跟楚國大事關聯不大所以沒紀錄?在此就不多做討論,讓我們繼續往下面看下去吧!
回到新上任的楚王「比」的部分,這個同樣是殺死姪兒而當上國君的他,心中卻有的隱憂,那就是哥哥「楚靈王」目前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狀況。換言之,如果楚靈王帶著他國軍隊攻回楚國,這位新上任的楚王「比」就會陷入「名不正,言不順」的窘境。
沒想到,這不僅是楚王「比」最憂慮的事情,也是整個楚國國都裡的人所擔心的。這也就是說,楚國國都裡的人對於楚王「比」的奪權,其實並贊同,卻也沒有反抗,因此如果真要問罪,國都裡的人們也算是共犯呢!
因此,楚王「比」的弟弟「棄疾」便利用這份恐懼感,四處謠傳楚靈王即將回國的訊息,讓楚國國都內人心惶惶。最終,國都內人們的恐慌驚嚇到了楚王「比」及其大臣,他們選擇畏罪自殺,結束了短暫的統治。
結果,公子「棄疾」在兩位哥哥相繼死去後即位,由於知道自己奪位不正,所以決定善待百姓,甚至還與周遭國家打好關係。不僅恢復了當年被楚國滅掉的陳、蔡兩國,還把搶來的土地還給了鄭國。換言之,害死兩位哥哥的這位楚平王,目前看來反而是個善待百姓、友善鄰國的「好國君」!?看來,所謂的「好國君」或「壞國君」,還真不能只用一個視角來觀察呢!
站在諸侯的角度來看,驕傲自大的楚靈王就像是個壞國君一樣,但在地方官的眼中,楚靈王卻是個仁慈不濫殺的好國君!?
站在親情的角度來看,楚平王則是個陰險的小人,把自己的哥哥嚇到自殺,但站在陳、蔡兩國的角度來看,這個楚王卻是個復興我國家的仁慈之君呢!
那麼,這位新上任的楚平王真的就是個善待百姓的好國君嗎?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好幾段史料給我的滿滿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