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不蓝就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阿布拉赫
·
·
IPFS
贾樟柯新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观影笔记。
海报来自豆瓣电影

我觉得中间请几个路人来念诗那些桥段,搞不好是跟波米学的😂。那是全片最有诗意和电影感的部分。波米在国片十年中,每期的片尾有一段当年国产片串烧的念白,有些是他自己念,有些是SIRI(或者其它的什么机器人)念,非常动人。但假如你没看过那些电影,或者没听那一期节目,你完全不可能知道他在说什么。

诗也一样,写意。

但贾平凹好像不喜欢诗,虽然他说他文革时期也写过诗歌。或者,以他那个年纪,经历过九九八十一难之后,他已经像连岳老师一样,活通透了,可以一边写诗,一边拉屎。贾平凹和女儿喝茶的桥段,其实是游离于主题之外的。但我猜贾樟柯把它放进来,也是有些话不好明说。女儿说要出诗集了,爹当着外人的面阴阳怪气。以“写诗这件事我也不反对”开场,以“但是”转折,什么要先过好现实的生活,什么要先在生活中做好妻子好妈妈,什么不要把生活诗化……我还蛮好奇这对父女日常的相处模式,也好奇这女儿的现实生活,过得有多么不好,是否她总爱异想天开,因此入不得父亲法眼?

但说这话的不是普通的父亲,而是作品等身的文学大家,还是让我有些错愕。

像贾樟柯的大部分电影一样,这片里的面孔,都不事修饰,甚至可以说不修边幅。小孩子青春痘不说,连余华的嘴上,也隐约有疱疹后的伤痕。再看仔细点的话,你甚至能看到他牙齿间的菜渣子,但这都不影响余华在片子里的出彩,时代、文学、历史、政治,他一个人就包圆了电影想表达的几乎所有主题。他说他89年底去到北大校园,看到很多学生谈恋爱,一切都是很好的。

贾樟柯想必对他充满感激,以至于要留到片尾拉出来谢幕。

你见过片尾出片名的电影吗?我见过了。

开篇那些摄影机怼在脸上拍老人皱纹的镜头,我是很喜欢的。就想,回家也拿个手机,对着我爹妈的脸拍个几分钟,再放到大银幕上看看。或者直接跟他们对视个三分钟,敢吗?

蔡明亮的《脸》,我在油管看过预告,一直没机会看到全片,引为憾事。

前些天在几何书店,看到梁鸿的《梁庄十年》,差点买下,拿手里颠了颠,因为还是惦记着找《飞行家》,放下了。记实文学当然是我喜欢的类型,不过那时候我是第一次听说梁鸿,没想到几天后就在电影院看见她。她的段落放在中间会不会好些呢?也许贾导对这一段没有信心,提前把余华抛出来救场。但这段当然还是比贾平凹好,它是整部电影两个小时里唯一的温柔力量。我看有人说煽情,我觉得没有。梁鸿在讲述时两度哽咽,导演并没有抓紧时机推近镜头,去捕捉他的泪眼。

梁鸿儿子那段,让我心情复杂。一方面,小孩子一脸青春痘,丢失了乡音,面对镜头有些无措,梁鸿进来救场:来妈妈教你。很温柔,很动人。另一方面,我又很不厚道地想起来《送我上青云》里的袁弘。到底干嘛要逼小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背这个背那个呢?

也很巧,前天进城,遇到称斤卖书的书摊,买了余华的新书,《文城》。

一度,我怀疑这些人是不是来为新书打广告的呢。但余华在电影里没提新书,他只说小时候家乡的海水不蓝,于是他就想游啊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我看的是中午场,总共只有两个人,一个年轻女孩,坐我后排。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阿布拉赫来自中国,很喜欢记录,不光写字,用APP记帐都一记十年。中国很大,但对一些人来讲,它又小到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于是,在动荡的2019年,我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来到Matters,从此很多扇大门渐次敞开。我很珍惜这里,希望继续记录生活,也记录时代,有时候发发牢骚,讲一些刺耳的话。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乡村日记(一)

乡村日记(三)

乡村日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