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戰後建築考現—超濃縮居住機器果貿社區起源談
在20世紀,世界對於城市的烏托邦想像得出了一種共識—不論是西方工業化人口過度集中產生的工人城,或是社會主義居住單元的社會濃縮器,人們都朝向了一種集體居住的生活想像邁進並實踐。
1929年國際現代建築學會(CIAM)提倡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與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 的方法建造住宅,以滿足多數人居住需求,使住宅朝向了標準化與機能導向前進,公共住宅 (public housing) 的思想在世界各國開始實驗與突破,以政府主導中下階級住宅供給的制度崛起,日治台灣也於1912年於台北效法日本內地興建起了「州營住宅」。而到了戰後,隨著國民政府大批的戰爭難民湧進,居住問題頓時成了台灣空前的重大危機,接收委員會侵占的日遺住宅不敷使用與建設經費不足下,棚屋、吊腳樓、違章建築,各種生活環境極差的聚落如皮膚病一般在台灣的土地上蔓延肆虐。
台灣的公共住宅正式的出現為1966年美援時期成立的都市建設與住宅計畫小組(UHDC) ,因他們的出現奠定了如今的建築標準化、標準圖、建築相關法規、都市計劃與城市環境策略等,以「居者有其屋」為目標由北至南展開了各種大小規模的住宅與都市計劃的試驗,步登公寓(台北最常見ㄉ,就是你每天爬樓梯爬到死那個)、高層集合住宅、集合住宅社區紛紛拔地而起。
在這樣的脈絡下,高雄也開始對眷村數量最多的左營地區實施了都市更新,果貿社區又稱為碧海新邨,原為台灣青果公會所捐建的果貿三村,為左營設置的25個眷村之一,1981年高雄市政府國民住宅處與海軍總司令部合作,由詹淑琴建築師規劃,三福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造,地上18層地下1層共13棟2475戶的集合住宅社區,並於1985年竣工,提供給原軍眷與中低收入戶居住。
果貿社區的迷幻之處,在於宛如蘇聯時期提倡迅速繁殖與蠻橫主義造型的赫魯雪夫樓,其配置與莫斯科建築師Aleksandr Markelov設計的集合住宅社區有87%像,雖然在標準化的原則下具有統一的立面表情與整齊排列,但在社區中央就硬是給你搞一個正圓的建築量體,圓形中圍塑出的是屬於居民共享的開放綠地,底層延圓周而設的各種商店滿足了食衣住行育樂,現今看來不論住戶或是建築都呈現了頹敗凋零,但延續至今的環境氛圍似乎還是能嗅到起初那種對於共同居住、安居樂業美好想像的餘韻。
(本文撰於201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