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明:當武術遇見拳擊

大家備份
·
·
IPFS
·
2013-08-22*近日,美國重量級拳王泰森忽然在微博中詢問中國最棒的「格鬥家」是誰。有網友起哄,稱「城管」就是中國最棒的格鬥家。拳王表示沒聽說過這一號人物,並詢問城管是不是個「硬漢」。這條回應發出後即成為當天網絡的熱點,多家媒體均轉載了拳王泰森「大戰」城管的消息,網友們也紛紛惡搞這則看起來相當荒誕的新聞。

近日,美國重量級拳王泰森忽然在微博中詢問中國最棒的「格鬥家」是誰。有網友起哄,稱「城管」就是中國最棒的格鬥家。拳王表示沒聽說過這一號人物,並詢問城管是不是個「硬漢」。這條回應發出後即成為當天網絡的熱點,多家媒體均轉載了拳王泰森「大戰」城管的消息,網友們也紛紛惡搞這則看起來相當荒誕的新聞。

筆者以前寫武術相關的文章時,也常有網友留言質疑:今天的武術家到底能不能在擂台上戰勝泰森一類的美國拳王?這也是輿論詬病傳統武術發展的重點。

武術既然是一門以格鬥為目的的體育項目,那麼,實戰能力自然是公眾最關心的問題,網友們對此提出質疑也很正常。事實上,質疑並非現在所僅有。早在清末鴉片戰爭時期,中國和西方開始接觸之後,武術到底能不能戰勝西洋拳就已經成為擺在當時武術家面前的核心問題。當時中國武術的水平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歷史性的高度,清末,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的武林都湧現出一大批經過實戰檢驗的高手,並且創造性地發明出了「內家三拳」等中國武術的巔峰流派。從歷史角度來說,清末民初的武術發展可以概括為一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與今天的傳統武術「大師」們不同,當年的武術家並不逃避與其他流派進行實戰交流。反觀天山武林大會,當一名中國武術愛好者誠心想與各路掌門交流時,得到的回應卻相當冷淡。清末乃至民國的武術家,在這個問題上的表現與今天的「大師「們很不一樣,表現得相當開放自信。

當然,要開放則必須自信,要自信則必須有實力。當時的中央國術館可謂是全國武術精英的聚集地,各路高手進館前都需要經過擂台比武。由於當時的防護措施和體育競賽規則並不完善,此類比武過程往往非常血腥,即便是點到為止也多次出現骨折昏厥的情況。這些國術館的高手都是經過實戰且敢於實戰的實力派,接納拳擊這種新興事物自然也就不在話下。因為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從中獲益,還相信自己擁有和當時西方拳擊手較量的實力。

有關中國武術家擊敗洋人大力士的傳說,有些是「微小說」,純屬為了煽動民族情緒而創作,但沒人能否認確實存在有據可查且成績並不算差的實戰交流。

形意高手朱國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為當時中央國術館的教練之一,他堅持將西方拳擊訓練引入國術館的訓練系統,朱老先生也因此被視為中國拳擊運動的先驅。朱國福不僅引入拳擊訓練體系,還參加過英租界舉辦的拳擊比賽,並且戰勝了當時租界的英國拳擊手,這都是有據可查的確認戰績。在中央國術館的一些比武中,朱老先生也曾運用拳擊技術擊敗過當時極為有名的武術家萬籟聲(關於這次比武的對手傳聞甚多,萬籟聲說法是主要版本)。 國術館的其他高手當時曾對朱國福使用非武術技法有些看法,最終也都認為拳擊屬於「好玩意」,支持拳擊成為國術館課程的建議。

這個優良傳統一直持續到解放前。二戰後,中國的武術家仍然經常和西方拳擊手進行較量。今天仍然健在的上海體育大學教授蔡龍雲先生是其中的典型人物,蔡老當年有著「神拳大龍」的稱號。根據可查的與西方拳擊手比賽的獲勝記錄,他的對手包括蘇聯和美國的拳師,當然,這些對手可能不是西方最頂尖的選手,因為頂尖的選手應該不會到當時還非常落後的東方國家來進行比賽。即便如此,仍然可看出當時的武術界並不懼怕實戰,而且有著和世界其他武術流派交流切磋的慾望。

顯然,今天的各路「大師」們就沒有這個雅量了,造成這個現象的核心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退步了,人家進步了。

作為當今最重要的格鬥競技比賽,拳擊運動的選手和訓練機制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職業拳擊手每年都會進行幾十場的比賽,並且有著專門的各種運動輔助訓練工具,甚至可以利用現代計算機模擬技術進行科學定量分析。他們的教練和陪練人員,也享受著相當優厚的待遇。在這樣的體制下,拳擊運動可謂集中了西方國家最頂尖的科技和訓練資源,其選手也往往天賦過人並且經驗豐富。

反之,中國的傳統武術現在已經處於一個被邊緣化的地位,很多武術學校的生存狀況令人堪憂。各路「大師」的訓練機制和實戰經驗跟西方三流運動員都沒法比,這種情況下你讓他們進行比武,自然是毫無勝算。

另外一方面,清末和民國時期的西方拳擊運動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很多技法尚未完善成熟,從下圖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古典拳擊姿勢和今天的非常不一樣。而武術在明末清初卻發展到一個歷史性的高度,中央國術館當時是中國武術的最高殿堂,集中了當時全國最好的武術家,有著非常優厚的待遇(中央國術館的教練待遇甚至超過了同時期北大教授的水平),所以人才輩出。

(作者註:電影《紐約黑幫》中非常典型的古典拳擊動作。有趣的是,傳統少林拳的姿勢和這個頗為相似,均為握拳、掌心方向對自己臉部的準備架勢。少林武術家對此的解釋是:可以反勾對方的進擊手動作,施展擒拿。筆者和古典拳擊練習者交流時,他們表示,過去歐洲也有這個說法。由此可見,東西方的差別其實並不是大家想象中那麼大。)

如今,已經退化了的傳統武術自然無法挑戰進化了的職業拳擊手。大師們不肯實戰交流的原因,各位也都心中有數。

筆者唯一想強調的是,造成傳統武術如今這種狀況,並不能只怪罪於武術界的迂腐保守,中國武術家們也開放自信過,無論是精武會還是中央國術館的前輩們,都致力於完成了南北方武術的合流整理,甚至還引入了西方和日本的訓練體系。除了拳擊之外,參考日本劍道比賽,當時的武術家還創造了「短兵」這種頗具中國特色的兵器格鬥競技體系。假以時日,「短兵」也許也能夠發展成一門頗有市場的對抗性競技體育項目。可惜,這項運動解放後幾乎處於停頓狀態,影響力遠不如日本的劍道和西方的擊劍運動也是必然。

曾經的輝煌與如今的衰落,傳統武術淪落到如今的地步,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武術的輝煌時期,恰逢連年戰亂和動亂,缺乏正規化和競技化發展的環境和機遇;到了能夠安心發展的時代,卻已是人才凋零自信不足,失去了進軍世界格鬥競技的能力,淪為一門表演藝術。然而,無論今天的武術是如何花架子,我們都不能抹殺一個事實:至少,幾十年前的武術家是自信、開放並且敢於和其他國家武術流派競技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武術,真不僅僅是個花架子。

(註:本文原標題為《從「泰森大戰城管」看傳統武術的自信》)

(朱江明,知名軍事專欄作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法博士、軍事及國際政治評論人。)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大家備份騰訊大家已在2020年2月被中國網信辦勒令關閉,故希望在這裡把部分文章救回來。歡迎各位留言交流。【2024年起此處不只備份騰訊大家文章,唯會註明。】如備份文章作者想撤下稿件,請留言通知。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走向九七》對抗中國如螳臂擋車——李福善談北京學運及起草基本法

走向九七》信心、居英權和立法局發展——李鵬飛談「六四」後的香港形勢

走向九七》願祖國傾聽海外兒女心聲:徐四民談政協會議三大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