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標籤-因為它正在撕裂社會:《你懂個屁》EP06
一、前言
回顧上週。複雜難解的教改問題,以結果論而言,確實造成三十年的傷害和失落。卻以教育本身無問題,「一切都是國民黨的錯」,一言以蔽之。這樣的回應不禁令人惋惜。而這個想法,也成為本週主題的引子。當這個社會對任何問題都過度簡化,不去深究造成結果的原因。也並未思索別條道路發展的可能性。將一切所發生的事都化約成單一股有的簡略思想、信念。我們將失去了反省的能力,放棄反思的機會,錯過反轉的可能,只剩下流於情緒性的反駁。要得以懷疑固有的意識形態,甚至對自己的理念和決定提出疑問,這需要具備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而這卻是在台灣教育中始終欠缺的部分。
回到我們的文化。我們認為乖乖聽話、認真上課,不惹事、不找麻煩,尊師重道,視唸書成績為重中之重,如此才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因此我們並不鼓勵獨立思考,設想若老師在課堂中的教學內容不斷被學生挑戰,這是何等對權力的貶低,又脫序的課堂表現,這樣的學生得到的恐怕只有處罰,和老師的責備及針對吧。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成長,我們成為言聽計從,不敢表現自己和提出自己想法的人。漸漸的,我們也忘記了在很小的時候,我們有權力對所有一切都抱持好奇和懷疑,甚至社會也鼓勵孩子這麼做。但隨著年紀增長,追求真理所需要的對真相懷疑的批判思考能力卻被視作缺點,一種不夠「有禮」的表現。
再看李遠哲的回應,我們可以回憶,現在社會上出現的各種爭議問題,最終是否都只流於政治攻防的口水。國民黨批評民進黨為台灣帶來危險,並且連帶激勵支持者反對所有民進黨提出的想法;民進黨譏諷國民黨為中共同路人,攻擊國民黨是為中共喉舌,並且將情緒煽動制高點,將支持國民黨等於支持共產黨統一台灣劃上等號。那麼問題是,這些過於片面、單面向的主張,難道都是真實的嗎?我們得以用一個概念、定義,就去完整描述一個複雜的現況和群體嗎?
人們總是在不自覺間,急於對一些陌生、初次接觸的事物做出自己的論斷,不斷地想要將因自身處在不熟悉的議題之中產生的急迫感消除,進而可能會因此被他人的定義、社會的刻板印象影響。做出符合所謂理想中多數人(Majority)主導的想法,為特定或少數的族群貼上標籤,開始「標籤化」(Labeling)他人。以自己主觀認定的觀念,將之套用在其他族群上,簡單的分類,快速而又斷裂的認識他人。而在標籤貼上後,對他人產生固定的看法,接著一切行為舉止,在貼標籤者眼中,都符合其標籤的特質和形容。這些觀察的結果又再一次加深自己對他者的想法。如此循環,充滿憎恨又喪失真相的社會就步入惡性循環。令人心亂的隱憂是,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標籤化的存在和傷害,或拒絕承認這對社會有害。更糟糕的是明明有相關概念,卻還主張自己並沒有標籤化的行為,直接忽略自己的標籤化,還反過來將其利用為攻擊的手段和武器。
二、歷史久遠的標籤化
1. 標籤化為何危險
所以在討論開始前,我們首先要定義標籤化到底是什麼?首先我們先談貼上標籤。標籤用在商場是在物品上記載其基本資訊,藉以讓消費者得以對該商品有初步的認識,並得以了解這項商品是否符合他的需求。例如:去 Uniqlo 購買衣服,消費者得以知道該商品的用料、產地、價格、品名、尺寸等,作為消費與否的參考指標。商品標籤上記載的內容,當然不可能會是錯誤的,絕對是毫無疑問可以代表這項商品的真實訊息。然當我們要用貼標籤的方式,將一個人、一件事,或一整個群體,貼上統一的標籤,並說這個標籤記載的資訊可以完全符合真實,例如:原住民都很會唱歌、很愛喝酒;移工都製造社會麻煩,讓環境變得髒亂;客家人都小氣、摳門;宅男都是胖子而且很臭,這些都是事實嗎?因為我們見到了有這樣的人,所以我們就為該族群貼上標籤,認定只要屬於這個群體的人,各個都是如此。筆者以為這樣的類比,應當能夠清楚感受到貼標籤於人、群體之上,有多麼荒誕而失真。
從上述的舉例,首先,能夠發現一個「標籤化例句公式」:
族群 +(都)+ 刻板印象 = 標籤化
只要有這個公式,人人都可以隨時信手捻來標籤化他人。中國人都沒水準、臺南人都吃很甜、南部都很、台北人都很冷漠、英國的食物都很難吃。當然,這些例子都是很明顯的惡意,刻意的醜化和貶低這個族群。不過標籤化卻正是這樣的過程。標籤化即是透過一種公開譴責的身份貶低儀式,使受標籤者接受惡意的自我形象,並藉著儀式,讓這種自我形象成為其主要象徵,進而對於其他大眾而言,該標籤描述的行為和形象藉著儀式而被刻意放大。人們為彼此貼著標籤,標籤=這個人,並且這個印象不會改變,最後被貼上標籤的人也如此認定自己,導致傷害無法復原,跌落挫折的泥沼。
(推薦閱讀:繪本《你很特別》,Max Lucado)
2. 標籤化從何而來
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哈拉瑞(Yuval Harari)撰寫的《人類大歷史》一書中有提到過這個概念。他提到,人類自遠古時代便具有對陌生及未知事物感到恐懼的本能。這是因為在過去的環境中,若錯估風險恐怕會輕易丟失性命。因此人們遭遇不熟悉的人事物時,這樣不穩定的狀態會使人們感到緊張,並不斷對情況進行分析,急於給出結論以達到穩定,來讓大腦安心。除此之外,我們還會將每個人在各自經驗裡得到的結果互相分享、複製,藉此幫助族群裡的其他人不會再次遇上同樣的危險。而這份能力,就是標籤化的源頭。人類善於將事物統整,做出主觀性的詮釋,將這個詮釋擴張到所有與之相關的人事物上,並以此認定這個主觀詮釋就是客觀事實。這是出於本能,為了讓生存的風險降低。但在現代,這個本能卻因此讓人變得盲目。
標籤化有兩個基本元素:刻板印象(Stereotype)、以偏概全(Overgeneralization)。先對群體的一部分人產生一刻板印象,並主觀認定該群體的所有人都有同樣的特徵,一個典型的標籤化就做好了。但這些迫切想要對某一族群定下主觀認知的動機為何?對於陌生人事物的恐懼來自不理解,對他一無所知則難以衡量對自己是否有危害。因此我們就需要盡情地為周遭的一切貼上標籤,減少異己者可能對自己的傷害,將他們隔離起來成為非我族的他者以保護自己。綜觀歷史,精神病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無論是過去或現在,我們看見外在行為和內在思考與「正常」的多數人不同的人,我們就會認定這個人「有病」,這個有病就是指精神病(或有些人覺得是神經病),並設立了精神病院,來保護(監禁)這些人。將配合社會運作,懂得壓抑自我,成功社會化的多數視為「正常人」;將行為異於常人,有些怪異而照自己想法行事的人視為「非正常」,並將其收容制精神病院。1972 年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大衛羅森漢恩(David Rosenhan)找來了包含他自己在內八個人進行一項假病人實驗,這八人假扮精神病患,像精神病醫師宣稱他們在耳邊聽見了「砰、砰、砰」的聲音,並且嚴重影響生活,精神科醫師便認定這八人為思覺失調,隨即轉進精神病院。他們八人事先約好,一但進入醫院便不再裝病,並向醫療人員主張自己已經痊癒。沒有想到精神病院的醫療人員卻認為這八人不僅病況未好轉,反倒變得更嚴重,從幻聽到幻想甚至會說謊。直到這八人配合醫院的種種規矩,表現良好才被以「暫時好轉」為由出院。這個研究的結果轟動精神醫學界,許多醫院聯合起來批評羅森漢恩不尊重專業,並公開挑戰要羅森漢恩三個月內再派人到醫院,一定會揪出所有假病人。時限過去,醫院對外稱一共從 193 名病患中抓出 41 名假病人。諷刺的是,羅森漢恩根本一個人也沒有派去。
再舉一個例子,過去知名補教名師呂捷曾在課堂中說過一個笑話為人非議,他說:「芭樂大學的學生和台灣大學的學生出車禍,意義上是不同的。芭樂大學學生出車禍,新聞標題會下:大學生飆車,慘死輪下;台大學生出車禍,新聞標題則會下:國家棟梁殞落。」想當然爾,這番言論被抨擊,認為社會並未如此冷血,更不該以學歷高低區分生命的價值。可在 2016 年曾發生過的育達高中學生自殺事件,網路上的言論卻是「學店生玻璃心碎」、「浪費國家資源,死好。」更多的是包裝在合理之下的不平等對待。文科不如理科,高職不如普通高中,科技大學不如普通大學,私立大學不如國立大學,中字輩不如台政成清交。
以上舉出兩個實例,用來強調在不同的事件上,我們確實經常以對一小部分人的認知套用在一整個群體之上。這樣的化約是如此不公平,且對受標籤化的群體帶來多大的傷害。當然隨著時代演進,如今政治正確風潮正盛,這些十分明顯的類別多數已被列入大眾會「自我審查」而過濾掉範疇。可問題是非受到關注的族群呢?被認為不嚴重的歧視呢?更甚者,經過審查而過濾掉的話語,說到底僅僅不過是沒說出口,而並非想法、觀點已經全數改變。不免令人設想,若看似轉型的社會只是沈默螺旋的產品,小心謹慎的對話,也讓各執想法的極端越發遠離。政治正確,確實幫助受害的群體表面上得到尊重,但根本上是個治標不治本的方式。
三、貼上標籤讓自己變笨
政治正確的風氣加上沈默螺旋的現象,可能讓偏差思想趨於極化。因為抱持這類想法的人,一方面擔心提出自己的論點會被大量攻擊,另一方面又認為對話是無益的。最終光譜兩端的聲音再也不會互相傳達。人們歧視的對象,從區域、身份的差異,演變到深入思想當中的偏見。1450、酸民、塔綠班、網軍、中共同路人、小草、青鳥、藍白拖、柯屁、檳榔、藍蛆、綠畜,這些歧視的稱呼,讓對話變得不可能,使得隔閡更甚。火上加油的是,政治人物、網紅、公眾人物為了自己的流量、利益,將這些標籤隨口掛在嘴邊。手握滿滿的標籤,不斷見人就貼,讓粉絲、支持者拍手叫好,一再鼓勵批鬥、械鬥,建立起只要贏得這場鬥爭就能掌握一切讓社會變得更好。貼標籤的感受是令人愉悅的,因為他並不會對認知造成負擔,反倒認知才是從標籤而來。Daniel Dennett 在其作品《Learning and Labeling》裡就提到,標籤的根本是讓抽象無法描述的概念,有一個具體且有型可言傳的解釋。因為人的認知建立,必須依賴已經被歸納的資料,而這些資料的前提是必須要能夠被記錄、言傳和解釋。標籤意味著人們可以透過簡單的詞語,學習並理解複雜的概念,解構、重組,再次依照自己的意念詮釋,進而逐漸形成認知。這個過程是象徵性建立的系統,衍生的產品則讓認知的操作和使用變得可能。而認知也會再次被製作為標籤,以利大腦簡化處理資訊的過程。由 Dennett 的結果可知,標籤化對思想和認知的建立有極大的影響力。
「我們不需要解決問題,只需要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這句話時常被用來作為笑話,但反觀標籤化的現象,難道不為這句話的實體表現嗎?有效地討論才得以解決問題找到真相,標籤化卻截斷了對話的可能。讓人無法自省,不會再次思考,想法越趨極端。如果我們對非我族類他者的認識,都來自主觀的認知而非客觀的事實,那我們在對抗的究竟是腦中的幻想還是真正的實體?最終是否只淪為情緒的抒發,我們需要的只不過是一個可以群起攻之的目標,而非問題的解答和讓社會更好的對策。
過濾泡泡(Filter Bubble)就是在形容這樣的現象。人們會主動過濾掉與自己想法不符的內容,用以把自己保護起來,就像用一個泡泡把自己包住,不去接觸外人以防杜絕所有會讓己不悅或受傷的可能。然而隨著不斷的過濾,漸漸遇到越來越多與自己想法相同的人。乘載同樣理念的泡泡得以相結合,隨著人數的增加,泡泡逐漸成為城牆,對異己者的防守固若金湯,更加阻隔外在的聲音,只允許一種想法在城牆之間不斷迴盪。回聲室(Echo Chamber)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同溫層」即產生。日本作家大宅壯一曾提出媒體造成的「總白痴化」,其意思為媒體作為守門人,本是要製作優質且正確的內容給閱聽人,但如今卻只服膺於資本方和掌權者。成為傳聲筒並以此眷養著閱聽人,以劣質且未經查證的內容對閱聽人灌食。當我們不會主動懷疑,也不追求真相時,整個社會和世代都變得白痴。這與法蘭克福學派大家 Adorno 提出的文化工業,乃至其後進 Marcuse 「單面向人」更激烈的批判,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媒體的影響力已經不如過去這般強烈,從傳播學關注對象的轉向就可窺之一二。不過同樣的現象卻只是消息來源的轉變而已。過去是大眾媒體,現在則是網紅、社群、公眾明星、政治人物。樂於接受他們的想法且不思考對錯,再大量複製轉發不求回報,我們都成為服膺於他們的工廠生產員。
四、阻止撕裂社會,必須撕掉標籤
我們都是大眾的一部分,若是在接收和發表意見及想法的時候,沒有特別留意客觀評斷,就會容易掉入主觀論述的陷阱。要防止標籤化繼續撕裂我們的社會,我們就必須開始著手撕掉標籤。首先,我們必須訓練自己更有自覺的進行「客觀思考」,也就是練習去留意自身的偏見和盲點,進而評斷他人的想法是否屬於主觀的範疇,以此就可以意識到標籤的來源。當我們了解到標籤效應帶來的危害,並且能夠主動開始發現生活中的標籤,就至少能夠提醒自己不要歧視和傷害他人。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善用標籤化的正向優勢。利用標籤化的運作,為自己和他人貼上正向的標籤。例如:認真向上的人、勤奮好學的人、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等,為不同對象貼上正向的標籤,讓對方和自己都會以正面標籤的理念對待彼此,而收到正向標籤的人也得以成長的越來越接近如標籤所描述的樣子。讓本來危機四伏的環境,進入良善的循環,慢慢降低標籤化造成的傷害。
五、結語
我們必須了解到標籤化如何阻礙不同聲音之間的對話和交流。並且必須意識到當我們在進行我群劃分和他者攻擊時,我們的目的是什麼?動機是什麼?恨恨、害大、恐懼、排斥,這些都是源自於對對方的不理解,因為不了解、陌生的接觸,讓人感到不安進而隔離對方。但當我們阻隔自己與他人時,對話停止,我們又該如何能夠了解對方。所以破除標籤化,我們不要害怕不同立場的碰撞所造成的衝突,更可以擁抱對話帶來的緊張感,主觀的認為這所有感到抽離的一切都能夠使自己成長。我們需要多嘗試去接觸、去看見、去理解、去對話,標籤化才能慢慢被破除。
🔔 不想錯過精彩內容,立即追蹤
Spotify:你懂個屁
Apple Podcast:你懂個屁
Line 社群:你懂個屁研究室
參考資料:
李仁毅. (2022, December 19). 【行銷不定型:李仁毅談行銷】輕易的惡意:標籤化. INSIDE. www.inside.com.tw/ar...
林仁廷. (2021). 【張老師月刊專欄】談標籤化的傷害. 林仁廷心理師的社會心理講義. sn094545.pixnet.net/...
林仁廷. (2019). 【諮商實務】標籤或標籤化? 林仁廷心理師的社會心理講義. sn094545.pixnet.net/...
許家瑋. (2016, December 1). 一個自殺的學生,告訴我們台灣的教育標籤化從未消逝.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www.thenewslens.com/...
蔡宇哲, & 李盈儀. (2024, March 8). 如何拒絕「標籤化」?小技巧扭轉標籤效應 提升自信. 親子天下. www.parenting.com.tw...
Chen, J. (2018). 為何一個「標籤化」的網路玩笑,越來越難笑?甚至可能成為另類「霸凌」?|Jen Chen/公關女子圖鑑|換日線. 換日線 Crossing. crossing.cw.com.tw/a...
Dennett, D. C. (1993). Learning and labeling. Mind & Language, 8(4), 540-548.
Grant, A. (2023). Think again: The power of knowing what you don't know. Penguin.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