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常|最後的一節哲學課

窗邊的小鳥
·
·
IPFS
·
2022年5月10日是張燦輝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的最後一堂。

之前收到消息,張燦輝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會完成最後一堂。他是海德格的專家,我曾經有幸上過他教授的「存在與時間」(Being and Time) 及 「年老及死亡」(Dying and ageing)

上星期二,在哲學校友的羣組中收到Zoom的課堂link。終於可以有機會上他在中大的最後一堂,也是我以前上過的「年老及死亡」課。張教授可說是非常受歡迎,未正式上課時300個位置已經滿了。在課堂開始前,從螢幕之中見到他笑著與不同的老朋友、學生及同事打招呼,就知道參加這堂課不只是堂課,更是farewell的party。

偷圖自周保松教授facebook

課堂的內容不多詳述 ,一如以住,他的ppt超多,有110頁,當中引用了很多不同的哲學家對老年及死亡的看法,發覺他的ppt多了不少以往沒有提及的哲學家或其著作,又加入了他自己一生的回顧,這些都是以往沒有的。可想而知,他一直為課堂加入新元素,他很認真及享受他的課堂。 課堂一如以住及預:一定超時至少半小時。這不關乎是否網課的問題,在未有疫症發生,還在上實體課時,他的課堂都已經超時。超時半小時之後,他在中大的最後一課已經完結了。但還是留下很多參加者,他們除了打招呼外,還少不免講述一下如何認識張教授,他的為人及感激之情等等。

我在讀哲學的時候,印象很深刻的是中大的哲學系有一種很家庭的氣氛,每年新年,舊生會到教授的家中拜年,甚至有時會約出來一聚。在聽張教授的分享時,才知道這種傳統原來是由張教授的老師沈宣仁開始。沈宣仁教授的好客,對學生的熱情,都在張教授的身上留了下來,然後在系中一直延續都現在。甚至有一個舊生特意請教授為他未出世的嬰兒改名呢。

另外有一個感動的分享是,教授自知已經沒法回港(我想應該是政治理由),但請學生在每年八月都帶上蛋撻及一包香煙到中大的勞思光雕像前拜祭。他雖然不信鬼神,但他每年都會到這位影響他一生的老師的雕像前以示敬意及懷念。

勞思光雕像及張燦輝教授 圖出自「明周文化」

能夠入讀哲學系,本是我的幸運;能夠修讀由張燦輝教授所教的課堂,更是三生有幸。最幸者,是有機會在這世界感受到這份歷史的「傳」與「承」。

在此祝願張燦輝教授在外國的生活愉快,繼續探究哲學!


題外話
1) 中大的哲學系不用學費,開放給外人旁聽的傳統,也是由這位教授開始的。他非常歡迎不同的人了解哲學。他在任學系主任時,如果有其他哲學教授不歡迎外來人,他也會“XX佢”。以至所有有興趣的人可以自由sit所有的哲學課。 但如今外來人要進入校園,就要登記,這無疑為這理想加上一道無形的閘;加上香港時移世易,這份崇尚自由的哲學仍可以自由嗎?

2) 現在的網課要有Link才能上,像我這種畢業生,已經不知道有什麼途徑可以取得link sit堂。這其實也是另外一種無形的閘吧?


你是自由的,直面自己的年老與死亡吧!

【香港文摘】跟哲學教授上一課老年與死亡哲學 —— 專訪張燦輝

愛真理也愛自由:張燦輝談死論生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窗邊的小鳥接近沒有信仰的廢青,只是個在世上迷途的人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聖堂巡禮
34 篇作品

如是我聞|香港|觀塘後巷理髮店

移加旅程 (一)|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