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贵阳

辜家鑫
·
·
IPFS
筑人往往不愿意离筑,他们信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被这恶劣的山水间开辟出来的一方水土养育得很是滋润。
贵阳甲秀楼
贵阳观山湖区
贵州省博物馆(新馆)
贵阳观山湖区


贵阳文化和川渝文化,语言,饮食都很像。有人说川人不出川难以成龙,贵阳也一样,筑人不离筑难以成虎。

但是,筑人往往不愿意离筑,他们信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被这恶劣的山水间开辟出来的一方水土养育得很是滋润。

辣椒是早期贵阳人,带到山中唯一的享受,天无三日晴的贵阳,有着类似蓉城的潮湿,也让辣椒在高原的梯田遍野开花。或是炒进菜里,或是做个蘸水,或是烧一大锅干锅,香辣的口感,刺激着贵阳人在这一片土地上奋斗。

贵阳人,没有饭填不饱肚子,尤其是晚餐,更需要米饭。中午,贵阳人吃不了那么多,或许是为了丰富餐饮,就把米改造成了米粉。贵阳的米粉分为三种,酸粉,细粉和宽粉。高原特产的牛肉,羊肉,切成薄片,猪肉炸酥,撒成脆哨,成为面中可口的主料。浇下一碗浓汤,撒上几段葱花,再配上点辣椒,好一顿安逸的大餐。

花果园的水泥森林,在山间构筑要塞,环围着湿地公园的茵茵绿草,满足了贵阳人对于香港的想象。

未来方舟楼盘在新世纪构建生态新城,拟古勾栏修建的方舟戏台日日上演着人间的悲欢离合。绚彩的霓灯,被河水掩映。

南明河是贵阳的母亲河,河水蜿蜒,不急不躁,缓缓的流逝着,水势悠悠,如同贵阳人的生活节奏。河上雄踞着甲秀楼,无论昼夜,守护着城市的逝者如斯,诉说着江长信对于播州之乱的牵挂。而今的阁楼,已然是宣统年间的建筑了。

黔灵山抱负整个贵阳城。古寺的晨钟暮鼓,回荡着山僧的云水禅心;泉水的汩汩涓流,滋养着世代的有情众生;猕猴的嬉打憨态,承载着童年的驻足回忆;步道的盘旋险峻,成就了暮岁的豪情壮志。

贵阳的春天山花烂漫,在这个山城一体的都市,开着车行驶在环城公路,漫山遍野的花招摇着春天的绚烂。

贵阳城最留人之外 在干夏季气温避晏之都盛夏最高温度极少突破32,平均温度可能也就28-29。爽爽的贵阳。避暑是贵阳的名片。

贵阳的秋天,最著名的景点当数花溪的“黄金大道”。落叶伴流溪,白马踏金泥。好一派清秋光景。

贵阳冬季,没有暖气,但贵阳人对抗严寒有一样秘密武器--火炉。在原来的冬天,家家户户习惯了生煤炉。在北方,室内的热气只是一种生活设施的基本保障,对于贵阳人来说“烤火”却成了一种享受,这种感觉很特别。到贵阳人家里,火炉边放着瓜子,你一进门,主人招呼“进来烤火嘛!"我没有这习惯,他们热情的招呼“你不烤火啊”。火炉上放有一圈铁,拿掉可以直接用来烧水,吃火锅。火炉成了贵阳人冬天的饭桌,一家人围着火炉吃饭,真个是热气腾腾。现在进入了电器时代,贵阳人也会用电的火炉,上方做了个电磁炉,四周可以散热,其实这样的庞然大物放到别人家里觉得占地方。贵阳人却觉得冬天有火炉踏实!

破破落落的小城市,却让人难舍难离。贵阳人爱贵阳,爱贵阳的山山水水,爱贵阳的辣椒粉面,爱贵阳的咔咔郭郭(黔方言:意为犄角旮旯),甚至爱贵阳的脏乱差。

贵阳人知足,易足。几圈麻将,一盘奇妙的胡法,几个闷豆(黔方言:胡牌)能当做几天的谈资。和成都一样,在哗啦啦的麻将声中,挥霍着四季,享受着人生。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