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封城记 | 政策 & 媒体篇
本篇日记写于2020年3月26日。
『政策篇 』
今天是英国实施为期三周“封城”的第三天。
此前,先是很多大学决定线上授课,企业开始远程办公、远程面试,艺术节、美术馆、电影院、剧院等文化公共场所自行关闭,接下来政府在此基础上陆续关闭了健身房、咖啡馆、饭店、酒吧(Pub)、夜店(night club)、休闲娱乐中心(leisure centre)、学校、售卖非必须品(如衣服)的商店、图书馆、游乐场、礼拜场所和国会等。
同时,40多条地铁线停运、伦敦城市机场停运。控制非必须的出行、控制不住在一起的两人以上的公共聚集,要求人与人保持2m以上的距离,并且表示如违反以上规则,警察有权利制止、罚款甚至逮捕。在政府建议中出现最多的词已经从“Wash your hands”变成了“Stay at home”。
医疗方面,除了大量资金投入扩建医疗设备和疫苗研发(目前不知道这些钱具体用在了哪),还重新聘用了超过35,000医护人员,很多医学学生无需考证就可上岗,授权私人医院诊治新冠病人,并准备在ExCel London(年初还在这里工作过,唏嘘一下)建容量为4000张床的“方舱”。
之前官方一度强调检测的精度,并解释了不广泛测试的原因,不过最近首相Boris开始发言重视起检测广度,刚看到《卫报》最新的新闻说目前准备了上百万的15分钟家庭试剂盒,确认检测精确程度后会大规模投入使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NHS(英国公共医疗系统的统称)的容量,近三个月的non-urgent cases都被取消了, 比如我朋友等了将近六个月(……)的眼睛复查就取消了。另外NHS也招募起相关志愿者,24小时内报名了405,000人,可能是近期唯一看到英国民众觉得比较自豪的事。
社会方面,政府拨了不少资金给企业,比如帮助企业支付80%的工资以防止企业裁员,给公司12个月无息贷款;减缓还房贷的时间, key workers的孩子仍然可以送到学校由老师看管,目前还组织了300张宾馆的床给流浪汉,有出租车免费接流浪汉去住处(但BBC也表示当前的救助对于28,000流浪汉仍是杯水车薪)……
截至目前,政府一共公开拨款£91 million,在Bloomberg读到目前英国政府采取的直接支持已经超过08年经济危机。
尽管如此,英国应对疫情左支右绌的状况也是很明显的。医疗防护器具不足是最大的问题之一。我从多方渠道了解到当前NHS的医护人员保护措施非常不完善,也开始有医护人员表示停工抗议,一些小道消息也在传当前已经有很多医护人员被感染。之前听人说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会因为整体的氛围,即使有口罩等用具也不好意思带。
我房东是伦敦地铁的一名主管,伦敦地铁检测出第一个病例的时候从他那里了解到除了患者被隔离外并没有过多措施,现在他仍旧需要每天上班,防护措施也十分有限。
再者就是接诊能力不足,之前在新闻里读到轻症的患者即使确诊也大概率需要居家隔离。NHS也不断做出“We stay at work for you, please stay at home for us”的倡议。目前对自雇者(self-employee)的政策支持也被广为诟病,据说相关的新政会很快公布。
紧跟英国政策的这段时间有两个明显的感受。
第一就是可以说英国政策是“一刀切”的反面,政策基本都是循序渐进,并且留有很大空间。
但其实这也造成了很多的问题,同时给人留下“佛系治理”的印象。几次政策出来之后《卫报》都会用confused形容。
比如“封城”政策里一条表示“只允许critical workers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但政策实行第二天就发现对critical workers没有足够明确的界定,导致地铁在一些时段仍旧人满为患。再比如Boris表示考虑到民众的身心健康,仍旧允许居民每天出门锻炼一次。但由于目前对于民众每次出行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监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自我隔离还是多半靠自觉。
第二点,可能是为了应对这一施政特点,英国的政策非常灵活和迅速。
在Boris那场引起很大争议的关于delay阶段的政策发布会上,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表示目前的所有措施都是依据科学家们精密地研究和计算所规划出来的最优方案,但后续随着了解的深入,科研方面有任何变动,政策都会依此迅速作出调整。
正是这句话,让我在认为当时政策不够有效力的同时也没有过为焦虑。后续的政策也确实印证了这点,很多政策经常是上午发布,经过一天的批判发酵,就会有相关的补充措施发布或者回应。
比如我文章写到这的时候,就收到了BBC发布的关于自雇者可以申请每月最高达£2,500补助的政策,从相关措施引发争议到新政颁布,应该过去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在我的观察里,政策的迅速反应是和较为通畅的信息环境分不开的。所以下一节主要记录一些我对于媒体的观察。
『媒体篇 』
我住在地广人稀的伦敦远郊,平时又宅得住,所以当前“封城”政策本身对我生活造成的影响非常小。
疫情发展的三个月来,我最大的改变就是成了“资讯消耗大户”。除了原有的BBC和社交媒体又陆续订了端传媒,Financial Time和Bloomberg的会员,还下了卫报、纽约时报和财新辅助阅读,并且订了前两份报纸实时的疫情特刊。
在记录具体内容前,我想阐明的是,希望大家能明白,无论记述、赞美还是批评,国家、制度、政策、某个政治家的表现、媒体、专家、民众这些层面并不是在所有问题里都可以混为一谈的。
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对资讯的需求整体上是可以被满足的,尤其是政府现在会固定每天开疫情相关的新闻发布会,我会选择性看一部分;再有就是英国每周三下午传统的Prime Minister's Questions (PMQs),最近的一次是工党领袖对Boris(保守党领袖)的各种质询,也引发了很多关注和讨论。此外BBC和《卫报》都做了疫情的Live报道,实时更新相关新闻。
《卫报》还开了专门的渠道鼓励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一手的信息。
我每天获取信息的流程基本是先在BBC上看各种疫情相关政策的发布和解释,然后去《卫报》看对新政的质询批判、一线报道,接下来刷刷推看看热门话题和各种相关的吐槽倡议,再去FT和Bloomberg上看一些评论文章,最后就是偶尔刷刷Facebook,和国内的社交媒体以及与周围的本地人讨论进一步了解个人的看法和反应。
英国发布“封城”政策当天,我发现周围所有人都是一副“Finally”的心态。
尽管封城是某种程度上的众望所归,但不知是不是因为英国政府不应该主动干涉国民的公共及私人生活的传统观念,我打开当天的BBC,还是看到一大篇文章,一板一眼地解释关于为什么会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看到这篇解释,我一瞬间有种恍惚又想笑的复杂感受。
最近每天刷BBC都能看到一些关于人们关心的问题的解释,比如NHS现在具体有多少床位,多少救治设备,短期内可以增加到多少,需要增加到多少,打算如何应对人员设备短缺的问题,老人隔离期间护工的钱谁来出……尽管我无法判定这些数据和解释的真实可靠程度,也并不是所有的数据和形势都乐观,但每天读到相关的内容确实能够帮助我安心,同时对疫情和整个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还有一个小观察,此前BBC有一个我很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他们报道中所有戴口罩的图片都是亚裔,我觉得这个小行为会潜意识里加深人们的刻板印象,一直打算忙完手头的事给他们写邮件反映一下。不过最近的一个星期也有越来越多其他种族戴口罩的图片出现在报道里。
社交媒体方面,说来惭愧,我是因为这次疫情,才开始逐渐增加对Facebook和Twitter的浏览的。两个社交媒体都在这次疫情里给专业人士提供的信息给出了特别加持,这倒没什么特别的。我目前的乐趣主要在于看Boris和BBC news的推下的留言,以及热搜里发起的各种倡议。
比如之前关于自雇人员支持不足、超市囤货过多(这个接下来几天细讲)等问题都有相关倡议。
这里想讲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确诊新冠阳性新闻发出当天,我去刷了下推,发现#abolishthemonarchy上了热搜。仔细了解一下才发现,原来很多人对这则新闻关注的重点在于在排查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查尔斯王子居然可以优先很多人,尤其是医护人员确诊。大家非常不满,于是发起了废除王室的超话。这件事的第二天Boris就特别发表了讲话要进一步投入排查设备,尤其重视优先医护人员的检测。
由王室确诊新闻引发的后续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也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最后想说一下关于外媒抹黑中国的说法。
美国媒体不了解这里就不谈了,在我密切关注疫情的几个月里以上提到的媒体里我并没有看到什么关于国内疫情的所谓“抹黑报道”,大部分内容也不过是简略的数字加进展。如果非要说,我会觉得一些关于国内日常生活的报道被套在西方的叙事和思考方式下有些不符合国内的语境,但我还是倾向认为这是文化差异以及了解程度有限造成的,而非别有用心。
至于欧洲的媒体,据我和一些居住在本地的人了解,欧洲当地的媒体,尤其在疫情于欧洲爆发前,本来就对中国的报道就十分有限,大部分本地人对于国际新闻都并不关心,也就谈不上蓄意抹黑了。不过我觉得这种“不关心”也是本次疫情在欧洲爆发的一大原因,这一点我想在以后的文章里细讲。
前两天翻到了十多年前我在H1N1期间写得日记,觉得十分有趣,所以也想认真记录一下当前的生活,我也把这次疫情作为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以及反思自己的一个契机。
这次疫情让我前所未有地感到世界的割裂,也前所未有地认识到作为共同体,放下成见与事不关己的态度的重要性。
我在英国时间不久,所观所感也难免有偏差,欢迎各位理性批评和讨论。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